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由于地理、文化的不同,世界上的聚落千差万别。建筑是人体的延伸,不同的聚落形态也如实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应对不同环境、文化和观念的策略。
介绍 10 个小聚落。
风之小聚落
亚兹德是伊朗最炎热的地区,干旱少雨。为了降低室内温度,聚落里风塔林立。由于高度差,风塔内部形成风压具有拔风效果。地表干燥的热空气被吸入地下的水渠,变得凉爽湿润,然后上升至房间降低室内温度,热交换完成后通过风塔顶部排出。看着聚落中的风塔,仿佛也可以看见风的行迹。
船屋小聚落
船屋的建造需要大量的劳力,通常要全家人共同完成。一栋大型的船屋一般需要 10 人进行 3 个月的工作才能修筑成。在最初的 Toraja 社会中,只有贵族才能住得起船屋。
船屋呈南北朝向,屋顶两端夸张的飞起,酷似行舟。传说中 Toraja 人的祖先是坐船来到这里的。一排排船型屋顶形成具有强烈方向性的矢量场,指向他们心中神圣的方向。
侗寨小聚落
大四的时候,和两个同学翘了一周课跟老师到黔东南考察民居,被侗寨独特的组织结构所吸引。只见一片低矮的坡屋顶间有一二高塔耸立——是为鼓楼。凡族中有大型集会,便在此擂鼓召集众人。平时也有三五村民在此聚会闲聊。这就是朴素但有效的共享空间。
圣托里尼小聚落
什么是色彩的和谐?
蓝色的海,和白色的房子。就是这样。
土楼小聚落
聚落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在这里达到极致。为应对经常性的械斗,外迁而来的客家人抱团而居画地为牢,筑起厚重土墙的城堡。而又常常为圆形,因为 360 度防御无死角。总之一切都为了防御。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内部非常的开敞,毫不设防。可以清楚的看见居住者的两种不同感情。三年前包了辆摩托车,看了大大小小几十座土楼。
四菜一汤,花 40 块在左边那只里住了一晚。
山洞小聚落
通常人们通过堆砌砖石修筑房屋。在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人们开凿山洞形成聚落。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
甲居小聚落
甲居在藏语里是百户人家的意思。这个「百户人家」的藏寨在 2005 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小聚落。整个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援,一直延伸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大二美术实习时住过一个月,主人热情好客,每顿都有十几个菜,仔细一看,全是不同做法的土豆
特努力小聚落
在意大利语中,特努力(Trulli)是单个、圆顶房子的意思。在普利亚地区,有一万多座这样白墙灰顶的特努力。它们的圆锥形屋顶非常引人注目,由一层层石灰石板叠压而成。石板之间没有砂浆等任何黏合剂。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石板之间的缝隙非常紧密,在下雨的时候也滴水不漏。
地坑窑小聚落
在北方黄土高原一带,有一种特殊的聚落形式,所谓「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坑窑。
地坑窑的构造为在平地上向下挖 6 至 7 米深,长 l2 至 15 米的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 10 至 14 个窑洞。窑洞高 3 米左右,深 8 米~12 米,宽 4 米左右。其中一洞凿成斜坡通向地面,是地坑窑的入口。
MOS 小聚落
传统聚落的适应性、自发性、同一性、差异性、拓扑变化等特点对今天的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MOS 事务所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