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創業公司估值10億美元也難逃一死

2015-11-05
来源:新浪科技

  新聞應用Flipboard在2011年11月11日的下載量并不高,尤其是中國地區。

  然而查克是個意外,如果不是百無聊賴到了極點,這位學生肯定不會選擇在圖書館里消耗掉整一天,也肯定不會翻來覆去將iPad玩兒個遍,并在App Store里發現熱門推薦應用Flipboard。

  “一個讀新聞應用,特點是不限于一家媒體,分類很明確,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循著興趣一直讀下去。”查克如此回憶起“初相逢”。

  曾也登峰造極

  2011年,以新聞聚合應用起家的Flipboard和發布剛滿一年的iPad一樣,正在成為火爆全球的流行標志。它緊緊抓住了人們利用iPad閱讀新聞的需求,成為App Store里的“殺手級應用”,甚至一度登上App榜首。

  在近5年的發展歷程中,Flipboard的模式變化不大,仍然是按照原本的新聞聚合加社交的思路在走,并按照用戶關注的分類推薦新聞。除了用戶,它還獲得了硅谷風投的青睞,包括風險投資機構凱鵬華盈、有“硅谷教父”之稱的Google天使投資人羅恩-康威,以及Twitter和Square的聯合創始人杰克-多西在內的知名VC向其投資了近1.6億美元,估值高達8億美元。

  不過,這個2013年9月的估值在2年后并沒有發生新的變化。比這更令人驚訝的是,多名公司高層相繼選擇離開。聯合創始人埃文-多爾、CFO杰夫-麥康布斯、CTO埃里克-馮、首席營收官科姆-龍,以及產品負責人尤金-魏等人并不愿等到IPO鐘聲響起再離開,甚至熬不到被收購那一刻。

  此前,Flipboard確實考慮過出售,但在與Twitter眉來眼去幾個月后,公開宣布出售失敗。Flipboard賣不掉的原因,行業內流傳的是雙方就價格無法達成一致,尤其是Twitter方面對Flipboard的營收增長情況表示擔憂,同樣表示擔憂的還有《華爾街日報》,后者在上月專門發文稱,Flipboard去年的營收額僅為2000萬美元,遠低于8000萬美金的內部目標。

  然而,對于外界的擔憂,創始人兼CEO麥克-麥丘卻表示:“一切安好。”并認為,創業5年的公司有高管離職并不稀奇,8000萬美元的目標也是無中生有,畢竟非上市公司并沒有披露財報的義務,出售給Twitter遇阻不過是恰好遇到了Twitter換帥,政策方面無法確定。

  創始人兼CEO麥克-麥丘的辯駁并不足以讓質疑平息,畢竟擺在Flipboard面前的,除了各執一詞的營收目標,估值停滯、高管離職和廣告價格下降都是事實。此外,當年登臨App Store榜首的Flipboard,如今已下降了984位。

  有人調侃稱:估值8億的Flipboard剛融了5000萬美元,一時半會兒并不會宣告破產。

  今成前車之鑒

  實際上,對Flipboard的關注并不限于Flipboard本身,人們更多的擔憂在于:當年跟隨iPad風生水起的新聞應用們,似乎在隨著iPad銷量的下滑而走下坡路,更壞的情況是,這一批移動互聯網最早的受利者,雖然最先享受到人口紅利,有了高估值,卻后續乏力,前景堪憂。

  一方面,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現在已經有數十款新聞閱讀應用可供選擇,Flipboard當年為《紐約時報》、《財富》傳播內容,但現在,這些傳統媒體已經自己開發了應用。BBC和CNN等一大波沒有抓住第一階段熱浪的媒體,如今也學會了如何將原有用戶轉移到App上,熱度甚至一度超過了Flipboard。其實,在Flipboard最輝煌的那幾年里,確實考慮過自己做原創內容,但最后的結果是,創始人兼CEO麥克-麥丘出面表態:我們無意涉足原創內容領域,去成為一家發行商。

  反觀后來趕上的Buzzfeed和Vice,采取了深挖新聞細分市場和自創內容的方式,保證了自己忠實用戶群的形成。

  前景堪憂的另一方面來自巨頭進入,目前為止,Facebook和Twitter也都改版了自己的應用,將新聞放在顯眼位置。有硬件入口優勢的蘋果更是推出了自己的新聞聚合應用Apple News。有人將蘋果的進入稱為:新聞聚合類應用的喪鐘。

  在國內,與Flipboard最為相似的ZAKER并不認為前者的遭遇值得大驚小怪。ZAKER創始人李森和在接受采訪時告訴新浪科技:“對Flipboard的發展感到意外,但又覺得是正常現象,因為推動Flipboard開疆僻壤的iPad現在也到了下滑的階段,而且Flipboard并沒有抓住產品迭代的機遇。”

  “以廣告為營收方式確實會有局限,但移動廣告還處在萌芽發展期,哪怕是之前增速很快,達到300%、400%,也不意味著現在100%、200%的增速就要失敗了。”李森和說道,“估值停滯是可能會給創業公司帶來較大壓力,但資本的估值并非就是你的價值,早期價格偏高、預期偏高的事情時有發生。”

  此外,李森和還認為,巨頭收購創業公司確實喜聞樂見,但國內巨頭收購新聞類應用的現象很難發生。“比起國外,國內有門戶階段,而且現在門戶都先后孵化出了微博、微信,所以通過收購新聞應用來實現‘新聞+社交’的戰略布局并不顯得有意義。”

  在Flipboard遭人詬病的原創缺失方面,ZAKER覺得在自己無法做出優質內容的前提下,依舊會選擇有判斷性地推送優質的微博內容或公眾號內容。不過,ZAKER在國內的另一家競爭對手——今日頭條已經在月前專門開辟了“頭條號”來鼓勵自己平臺上的原創內容產生,而更早之前,其還以“不做新聞生產者,只做新聞搬運工”自我標榜。

  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Flipboard在2013年9月第一次估值8億美金時候出現頹勢,或許并不足以引起廣泛關注,但跟隨Flipboard一起敲響警鐘的是云存儲服務商Dropbox、流媒體音樂服務公司Deezer、提供血液檢測服務的Theranos,以及為大多數中國人熟知的Evernote——更為人熟悉的名字是“印象筆記”。

  和Flipboard一樣,這些公司都有很高的估值,甚至如Evernote,已經邁入了10億美元為標準的獨角獸俱樂部。在此之前,高估值創業公司留給人們的印象往往只剩兩點:一是繼續高歌猛進,成功IPO;二是被巨頭收購,創始團隊拿到大把現金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常常被忽略的是上述兩種情況發生的條件:持續保持高增長。之前曾有投資分析人士表示,高估值的背后如果不是高增速,那高估值將變成障礙。它們面臨的問題會是,如果希望被收購,那么估值往往太高;但另一方面,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可能也無法吸引公開市場上的投資者,從而完成IPO(首次公開募股)。

  這無疑給國內創業者重重澆了一盆冰水。很多時候,每當一個創業公司完成估值10億美元的融資,團隊本身或者對外傳達出的,往往與完成上市敲鐘一樣開心。甚至有創業者對新浪科技表示過:“我們創業就是為了追逐迷人的‘獨角獸’。”

  從Flipboard、Dropbox和Evernote的遭遇來看,瓶頸的產生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是營收模式單一,例如,Evernote和Dropbox主要靠付費用戶和企業用戶創收,為了增收,必須降低免費用戶使用上限,犧牲免費用戶體驗。而主要依靠廣告的Flipboard,一旦廣告收入被分流,面對地就會是一個風聲鶴唳的世界。

  二是巨頭進入,比如Evernote對比微軟OneNote和蘋果Notes,Dropbox對比Google Drive和蘋果iCloud,第三方應用顯得不再那么必要,在很多創業公司大談"垂直壁壘"時,巨頭往往可以利用用戶基數優勢,在產品利潤方面做更多讓步,如蘋果Notes對于上傳云端無限制,Google Drive免費容量達15GB,但Evernote和Dropbox的初始免費容量都有限制,免費用戶顯然將投入大公司產品懷抱。

  此外,Dropbox輸給對手創業公司Box的原因稍顯特殊:未及時上市,沒抓住機會圈錢。Box則深度整合企業功能,和幾家大廠的關系不錯,初期展現出的發展思路和眼界就比較開闊。

  不過,殘酷的事實和真相往往還不止于在競爭中落敗,而是在洶涌的創業大潮和激流勇進的時代大潮中,不容你有絲毫懈怠。在iPad發布時,史蒂夫-喬布斯曾宣告數字媒體新時代即將來臨。

  但跟隨新數字媒體成長起來的Flipboard,如今卻可能要用到喬布斯的另一句警句:記住你即將死去。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