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战国策:被忽略的思想群体

2015-11-06
来源:搜狐读书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战国策派”是真正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长期以来,他们的著作,除了极少数例外,如贺麟先生,都幽灵一样散落在各地不同图书馆的“保存库”,或N字打头的“内部书目”中。

  去年11月,“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雷海宗、林同济卷”出版,雷卷粗估超过50万字,新发现了雷先生在报刊发表的大量文章,和此前整理出版的论著结合在一起,可以比较全面地窥见其四十年代的思想历程;这是一个突破。林卷却未能在《天地之间》(2004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展。而陈铨、何永佶等人的情形,则几乎没有改观:“民国思想文丛 战国策派卷”(2013年)收入何文近十篇,但较之九十年代出版的《时代之波》文选(何仅收一文),整体上进展甚微。而事实上,陈、何二人,著述甚丰,绝非泛观可了。

  除了资料方面的限制,上世纪四十年代“意识形态战”——不是1910年代的“思想战”——的沉重负担,更深刻地制约着“战国策派”研究的进展。到今天为止,充斥人们视野的,依然是那种孤立、刻板的、“德意志”思想文化的传声筒的“德国策”形象。

  然而,除陈铨一人留学德国外,其余人接受的,都是美国学术训练——贺先生也是在哈佛获得硕士学位后赴德,一年后即提前回国。在他们的论著作中,除陈、贺二人因学术专业与德国有关,不时涉及外,包括林同济在内都并不如何经常提到“德意志”。尤其是雷海宗先生,以我的阅读而言,除一篇对哲学家Jaspers的书评,并无与德国有关的文字。至于其史学观念与治史方法,与他在清华前后所濡染的梁启超、陈寅恪,及在芝加哥大学所承受的美国史学大家James Westfall Thompson——欧洲中世纪史、早期现代史大家,芝大至今有其纪念大楼——的影响,如果不是有更深刻的关联,也绝不在《西方的没落》之下。硬以“文化形态史学”来看,雷先生也更接近汤因比,而不是斯宾格勒。

  但我们的研究者,却仍在以“德国思想在中国”的模式,无意识地延续这一策略。意识形态抹黑策略的效果,可见一斑。实际上,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看,他们相互之间虽不无共同之处,但学术背景、理论方法的差异,同样明显。

  以内中居于中心位置,相似度看似很高的雷、林二先生而言,实亦大不相同:雷是典型的史家,讲学论政,一皆出之以史的尺度;林究心政治,论史衡文,亦不忘政治的逻辑。以二人的史观而论,雷先生的中国历史五阶段论,与林的三阶段论很不相同——硬说地话,林先生更接近于斯宾格勒,而离中国历史更远。

  与其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厚此薄彼,以至于连一些核心人物的基本情况,如早岁即扬名清华,哈佛政治学博士出身,仅在《战国策》就发表过10多篇文章的何永佶,竟然连辞世的年份,至今也无法确定;不如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有分有合,呈现其作为一个时代中心人物的姿态。当然,如何让“战国策派”回归其自身的思想史语境脉络,则是新的工作展开的前提。

  近些年知识界对“战国策派”的关注,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持续影响。亨廷顿的历史理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那就是汤因比的,虽然其理论指向大相径庭。而战国策派则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做出了中国文明的的回应,那是对中国文明之世界历史价值的贞定。完全不同于当下一些市侩的颠倒之论。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