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主棺發現的玉璧,直徑約20厘米,質地通透。
12月20日,在海昏侯墓主棺內棺蓋板發現的朱雀紋飾。當日,海昏侯墓主棺外棺蓋揭開,發現了大量黃金和玉器。
12月20日上午,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棺的外棺正式開啟,馬蹄金、麟趾金、玉璧等大量精美文物現身。最難能可貴的是,內棺棺蓋上有漆畫,出現了一只站立的朱雀。
“升級版”鑲琉璃馬蹄金
12月20日上午8時,工作人員采用將棺蓋板整體吊起的方式,完成了開棺的首個關鍵步驟。這塊外棺蓋板,現已提取至距墓室一公里遠的文物保護室。
開棺后,棺內布局呈現:與約3.7米長的外棺不同,內棺長度僅2米多,位于外棺內的北側。南側的空地放置着陪葬品,其精美程度,超過此前在槨室內出土的文物。專家解釋,這與漢代的喪葬習俗吻合。在當時,人們會在棺內放上最喜愛的物品。
工作人員介紹,內棺南側的這部分空間,發現了幾十個馬蹄金、麟趾金,與此前不同,此次馬蹄金上還鑲有琉璃。專家稱,在漢代,這種技術只有皇室貴族掌握,發現琉璃,也能證明墓主人的身份定不一般。
未看到絲織品痕跡
在一圓形竹笥內,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工藝、造型都“堪稱完美”的圓形玉璧。玉璧發現時,被壓碎成幾部分,經過整理后,目前已能看出原貌。該玉璧直徑接近20厘米,呈白色、質地通透。除該玉璧外,棺內還有兩枚同樣精美的玉璧,因棺內疊壓情況復雜,還未被提取。
海昏侯墓考古隊領隊楊軍說,最難能可貴的是內棺棺蓋上有漆畫,在漆畫南面,出現了一只站立的朱雀。按古代習俗,青龍、白虎、朱雀等吉祥物都會同時出現,至于其他吉祥物是否存在,要等待清理工作進一步開展才會揭曉。在畫的其他部分,目前還看到一些起點綴作用的云朵紋飾。
此外,之前備受關注、也是海昏侯墓中出土數量較少的絲織品,這次仍未出現。在內棺東南側,有一只長約50厘米、寬約20厘米的漆箱,專家組組長、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信立祥稱,專家們曾初步推斷箱內或有墓主生前所穿的衣服,但開棺后並沒有看到絲織品的任何痕跡。
揭“墓”
內棺開棺墓主身份或可確定
此次開棺,離發掘啟動的2011年3月24日,已有近五年了。截至目前,海昏侯墓已出土了兩萬多件文物,發掘墓園四萬多平方米。
專家組成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教授李存信介紹,外棺棺蓋揭開發現,內棺棺蓋保存比較完整,與此前的推斷一致。棺柩西側,外棺板滑落,內棺板緊靠棺床部分有倒塌,目前無法看到棺內情況。
今天早上八點,專家們還會前往墓地進行考察,並進一步討論內棺的開棺方法。這將最終決定內棺開啟到底是在現場還是在低氧實驗室進行。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本月21日到23日,將有近40位秦漢考古領域的專家來到南昌,參加學術研討會。內棺的開啟時間將于研討會結束后決定。
信立祥稱,如果整體打包,將不再打包外棺,只將內棺與底下棺床一塊吊走,重量估計在三、四噸左右。
在此前的發掘中,專家已經確定這是某一代海昏侯墓,並有一些出土文物把方向指向了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內棺會不會有確定墓主身份的決定性證據,比如金印,這要等開棺才能揭曉。”信立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