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注】“城鎮化的短板主要體現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高。”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曾表示,城鎮現有的7.5億常住人口中,有2.5億左右的人沒能在城鎮落戶,沒能享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沒有相應的市民權利。農民工“進城”,其背后的支撐是各項公共服務的綜合配套提升。
“現在的趨勢是,如果農民工不能在城市里解決身份問題,到40歲以后就要回去,如果回去的人比進來的人多,就會出現逆城鎮化。”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預防方式就要發展新型城鎮化,讓農民工得到城市戶口,成為真正的市民,享受均等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的城市工作重點任務,“市民化”建設成為首要任務。
會議指出,城市發展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農業用地按相應規模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的過程;推進城鎮化要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此前12月14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并將推進農民工市民化作為化解房地產庫存的重要方式之一。結合“十三五”規劃建議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我國城市工作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解決“人的城鎮化”的問題上。
破農民工進城“五道關卡”
落戶、就業、住房、社會保障和子女上學,被稱為農民工進城難的五大關卡。以三線城市山東省淄博市為例,當地房租價格在每月700元起,加上吃穿住用費用,每位希望在此長期安家的農民工,每月至少需要賺到3000元以上才可能保障生活的穩定性,如果考慮買房、小孩當地入學、養老的費用,則需要更多。如果農民工遷移到山東濟南等二線城市,穩定的月收入則至少需要達到3500元。
事實上,穩定的城市生活所需的穩定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阻擋了農民工流向小城鎮的腳步。
11月,四川統計局公布《2015年四川進城務工人員市民化現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被問及“如果落戶城市,您會首先選擇落戶的城市是哪里”,82.4%的受訪務工人員選擇大中城市市區,列首位的是省內地級中等城市市區,占比達55.7%,其次為成都市區,占22.7%,而愿意落戶省內縣(市、區)的只有14.9%,反映出進城務工人員看好省內大中城市。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農民工不愿到小城的原因是就業機會少,收入不高。
另一方面,房價高也限制了農民工落戶城鎮的意愿。調查顯示,進城務工人員對將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普遍較為謹慎,半數以上進城務工人員不愿將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六成接受調查的人員認為,這與房價過高有關。而此前國家統計局的調查也發現,2014年農民工在務工地自購房的比例僅占到1%左右。
如何克服五道關卡,實現農民工真正“進城”?李國祥認為,下一步需將更多產業聚集在小城市,同時大城市的大學、醫院等可部分遷至小城市,以便為小城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公共服務。
防止出現“逆城鎮化”
“城鎮化的短板主要體現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高。”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曾表示,城鎮現有的7.5億常住人口中,有2.5億左右的人沒能在城鎮落戶,沒能享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沒有相應的市民權利。
農民工“進城”,其背后的支撐是各項公共服務的綜合配套提升。
“現在的趨勢是,如果農民工不能在城市里解決身份問題,到40歲以后就要回去,如果回去的人比進來的人多,就會出現逆城鎮化。”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預防方式就要發展新型城鎮化,讓農民工得到城市戶口,成為真正的市民,享受均等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以實施居住證制度為抓手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質。
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接近55%,與國際發達國家80%左右的高城鎮化率相比,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加快城鎮化對做好城市工作、推進現代化的重要性: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亦指出,中國將努力化解房地產庫存,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