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寫在前面】
在12月30日舉行的2015年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了演講。在馬雲看來,企業家要適應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企業經曆的“災難”同時也是機遇,在危機關頭,能熬過去的企業才有“抗體”。馬雲說,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企業家,就好比股市是牛市的時候,街上買菜的老太太都能賺錢。當經濟不好時,才能體現哪些是優秀的企業。
澎湃新聞根據馬雲現場講話整理全文如下:
其實這一年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但不管怎么說,我們都活下來了。
商場如戰場,戰場上活著的人,是成功的,企業也一樣。戰場上,商場上年底還能站在那兒聽講座,還能交流,還能發獎金、工資,那就是不錯。做企業的第一要素,就是不死,跟戰士一樣,上戰場的第一要素,有時候不是為了贏,而是活著。
2015年最後一天,我們都沒倒下,這是非常值得慶賀的!
我們每年都把未來的一年想得非常艱難。盡管我知道,第二年肯定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們好,未必我們公司能做得更好,我們公司可能會有很多不可預期的困難出現,看清楚未來的災難,仍舊為之,這才是真正的樂觀。
所以我覺得,我們做企業,要腳踏實地。其實未來的3到5年,經濟情況並不樂觀,但是未來5到15年左右,中國的經濟還是很有機會的。
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企業家。股市是牛市的時候,街上買菜的老太太都能賺錢,你不能把自己稱之為投資者,只能稱之為炒股者。經濟不好,你才是優秀的企業。
好企業,基本上經曆過幾個悲慘的經曆,或者是自己的原因,或者是經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覺得,在危機關頭,能熬過去的企業才有“抗體”。
最近也聽了很多經濟學家講:在短期以內中國經濟有下滑壓力。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下滑壓力是長期的。我們要學習適應(經濟增速)5、6%,甚至在未來20年,我們能保持2%-4%(的增速),也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繼續保持15%的增長,這是要出問題的。
即使2%-4%,有的企業依舊能達到200%、300%的增長,有的企業再好的經濟形勢,也做不好。其實經濟形勢好壞,與你自己做得好壞沒有多大關系。所以,不要因為說你的企業做得不好,你就“歸功於”經濟不好,經濟不好也有好企業,經濟好的時候,不好的企業也有的是。
總體來講,過去的一年中國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二胎開放了,人民幣進了“籃子”……2015年其實很不簡單,很多事情我這輩子可能看不見,都發生了。但是,我們企業家就是要把握那些可能超越我們期望和預判的東西。
我自己有時候想,人家現在把阿裏巴巴看得挺神,其實阿裏巴巴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公司。16年以前,我們說出要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那個時候我們公司排名可能200萬名以外,說這句話很狂妄,但是稀裏糊塗地居然做到了這個目標。這不是因為我們多厲害,而是我們處在一個很有意思的獨特的時代。這不是虛話,我們確實感謝這個國家,感謝整個改革開放,我們確實感謝互聯網,感謝所有年輕人。沒有這些,阿裏巴巴所有的夢想,真是一個空想。
今天全世界變化最大的國家,可能就是中國。正在經曆著巨大的變革,轉型也好、升級也好、創新也好,各種各樣的變革,都非常之大。特別是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在在座所有的企業家我們擁有的機會,可能是人類社會在一個時代極其罕見的。
我們是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企業的質量、數量、規模、品質,跟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比,歐盟比,歐洲比,跟日本比,還相差非常之大。今天,我們有能夠參加“世界杯足球賽”的中國國家企業隊,其實就像中國足球隊一樣,我們能進去,也是檢漏進去,我們實力遠遠不足。但是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未來一定會誕生很多世界級的企業。
中國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請問中國有多少企業活過了30年?而要想成為一個持久的經濟體,大概需要50年,很多企業只有跨國50年的曆程,這50年曆程內至少有5到10次災難,是經曆了國家、國際形勢和企業內部的災難,才能稱之為一個堅強的企業。任何一次打擊,對我們來講都是一次機遇。
大家今天講得最多的就是創新,中國這個時代也是千年不遇。幾千年來有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真正消滅貧困?但是我們這代人正在努力實現。互聯網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我們是否能把握、掌握?
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我們要理解這個時代,要讀懂這個國家。我們企業家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放棄什么,企業才會走得久。我們的知識越多,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缺乏智慧,因為智慧能告訴你什么是我們不要的。
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商業變革的時代,商業變革,每個人對機會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有人把好好的機會做成了災難,而很多人又把災難做成機會。其實機會在沒有形成機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機會,形成機會以後,往往是災難的開始。
所以,今天的霧霾,已經形成了霧霾,抱怨有什么用呢?這時候是我們做企業巨大的機會,如果你改變了這個霧霾的現狀,改變了中國的環境,你有可能是未來30年最了不起的企業。
創新,企業家的職責是創新,創新的主角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科學家,企業家是稀缺資源,我們可以培養職業經理人,但是不可能培養企業家。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記住,我們企業家就是野生動物,我們就是原生態。我們對很多問題的反思和思考,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對創新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
創新不是講故事。如果你覺得靠概念可以成功,那么你最後得到的,還是一個概念,如果你覺得講故事能成功,最後你剩下的,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大家要記住,創新是逼出來的,沒有人是在順利的情況下可以做好創新。創新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剛才王新奎教授講的我非常同意,企業家是個狀態,創新是有個時間的。馬雲的創新,可能就三年五年,但是創新付出巨大的代價、壓力,是超過想象的。創新時間有限,如果你在乎許多外界的東西,就會失去人生中最寶貴的那一刻。65歲,你只能在自己家裏做一些兒孫滿堂的創新了。
創新也是有巨大風險的。傳統銀行機構在風險處理上比我們互聯網創新要做得好。其實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傳統金融可能做的風險是把防彈衣做得越來越厚,越來越好,而我們的創新是讓殺手根本不可能靠攏你。我們想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你是把防彈衣做得更強還是讓殺手沒有可能出現在這個場地上?思考的深度廣度,都是我們值得創新、反思的地方。
我們企業家一定要想明白另外一些問題,就是到底什么是成功?
我個人也講點哲學的。成,我們有時候講,成在自己,功在後代。如果沒有把功傳給別人、社會、傳承下去,讓你的員工、客戶、家人、所有認識的年輕人能得到那個功,你並不是很成功。
中國最怕的就是“首富”。有好幾種富,一種是富有的富;中國當首富是個“災難”,應該是負責任的負;還有就是負債最多的負,我們也不少,
但是我希望是首福,福氣最好的人,有安穩的結局。千百年來做企業做得大的多少人有好的結局?我們不能解決我們的生存,出身在哪裏,但是可以決定我們怎么死,企業更是如此。我們要為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員工、自己的後代找到一個很安穩、平穩的福氣,只有你的家人、企業、員工、客戶都得到好的、圓滿的結局,這才是我們要的首福,福氣的福,可能來得更好。
做企業,我們現在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中國的企業開始學會了埋怨。其實真正的企業家,是不埋怨的,做成功的人,永遠在檢查自己的問題。台上的嘉賓都是在講,我反思我過去的一年,但是不成功的人總是在怪別人,實體怪虛擬,都是別人沒有做好,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其實實體經濟也好,虛擬經濟也好,今天都是個嬰幼兒,兩個孩子打架,都說對方不好。其實任何一個企業,我們永遠面臨著未來的挑戰,我們永遠面臨著被別人淘汰,或者被自己淘汰。
剛才講過剩產業,中國有過剩能力嗎?沒有,是落後經濟的能力過剩。中國制造業下滑了嗎?制造業從來沒有下滑,世界上有蘋果、特斯拉,是那些創新的(制造業)。中國零售行業做得不好嗎?零售行業做得很好,是你的零售行業做得不好。
20年以前,你怎么把那些小商小販、國有體制的那些落後、不能引領把握掌握未來的消費需求的商場給滅掉?你活了20年,這20年,你專注在房地產,沒有專注在客戶體驗上,今天互聯網把你給淘汰了,也是天經地義。互聯網企業也一樣,沒有幾家企業真正能活好三到五年,如果真正看一下,互聯網企業的死亡率比傳統企業好不到哪去,甚至更為殘酷。
我們今天看到這些問題,也是我們的機會。
中國經濟不管怎么調整,不管浙商企業會面臨多大的挑戰,,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我們浙商群體過不了,中國沒有一個商幫過得了,如果我們跨不過,誰能跨得過?中國幾個商幫每年會有一天聚在一起,學習討論半天時間?有多少商會能這么組織起來,這么研究和學習,反思自己、學習別人?我們做不好,誰能做得好?所以我們對自己,還是要有信心。
都說我們浙商的鼻子很靈,哪兒有商機,哪兒就有浙商。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有可口可樂的地方,就一定有浙商,沒有浙商的地方,好像沒有可口可樂。所以浙商今後不僅要擅長於發現需求,我們還要創造需求,不僅要善於追趕需求,我們要引領需求,我們不僅僅要找到外在的需求,更要發掘內在的需求。
所以,我覺得我們浙商未來最大的機會,在於整個國家就是品質的提升,消費品質的提升。
我認為馬雲很難複制,因為我自己也複制不了,也不知道怎么走到今天了。從沒想過自己會做企業,走到今天,是純粹的巧合、偶然。但是很多以為自己能複制,麻煩就大了。你只能超越,不能複制。而且規模、速度並不決定你多成功。決定你成功的,不是你多大多快,而你多好、多有舒適感。
中國經濟一樣,(GDP增速)7%,還是9%,不重要,中國經濟什么樣的比例最舒適,這是最重要的。只有舒適度,才是最好的。有舒適度,你不會有這種壓力,會調整自己。企業也一樣,不要看到別人有30%的增長的一天,別人也有負30%增長的一天,只有把自己做好。工匠精神,經濟速度放緩,有什么不好?
我最想不明白,其實水平好壞,在於慢速度,而不在於快速度。在快的過程中,一定會出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要懂得放慢腳步,要懂得建立機制,要懂得用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方式,最好的技術來提升創造最好的產品,而讓年輕人去提升速度,不要跟年輕人比速度,也不要跟年輕人比技術和產品的創新。
最後,我也想提醒大家,2016年並不好過。過好了,你就當馬雲說錯了;過得不好,你要相信,其實大家過得都不好,挑戰只會越來越大。
互聯網對大家的沖擊,是遠遠超過你們在座所想象的。組織的變革、人才的變革、文化的變革、技術的變革,剛剛開始。
所以預祝大家2016年不是活得好,而是2016年我們堅持再活過去!因為陽光總是在那兒,希望能夠照到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