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2015年12月31日在八一大樓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并致訓詞。
资料图为训练发射掠影
實現強軍夢重大決策
授旗儀式后,習近平致訓詞。他指出,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必將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載入人民軍隊史冊。
習近平強調,陸軍全體官兵要適應信息化時代陸軍建設模式和運用方式的深刻變化,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領導管理,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習近平強調,火箭軍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火箭軍全體官兵要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端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
習近平強調,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戰略支援部隊全體官兵要堅持體系融合、軍民融合,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跨越發展,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加速發展、一體發展,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戰略支援部隊。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昨晚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成立陸軍領導機構,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有利於加快陸軍現代化建設步伐,為健全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創造條件,也有利於軍委機關調整職能、精簡機構人員。
火箭軍戰略威懾核心力量
考慮到第二炮兵實際上擔負一個軍種的職能任務,這輪改革,將第二炮兵更名為火箭軍。楊宇軍說,火箭軍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對於記者問及,成立火箭軍,是否意味著中國將加大核力量建設?中國的核政策和核戰略是否有所改變?楊宇軍指出,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御的核戰略,核力量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國的核政策和核戰略是一貫的,沒有任何改變。
關於戰略支援部隊,楊宇軍說,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是中國軍隊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主要是將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后組建而成的。成立戰略支援部隊,有利於優化軍事力量結構、提高綜合保障能力。
對於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楊宇軍說,中央軍委印發的《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系統闡明了為什麼改、改什麼、怎麼改,對深化改革提出指導性意見和明確要求,有利於統一全軍官兵思想和行動,匯聚改革強大正能量,對落實改革任務將起到重要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楊宇軍并表示,這輪改革按計劃分階段實施,我們將根據改革進程,適時發布有關信息,回應大家的關切。
二炮走入歷史
「二炮」正式更名為「火箭軍」。短短兩天時間內,先是國產航母首次得到了官方證實,緊接著又傳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種「火箭軍」誕生的消息。可見解放軍改革路上動作頻頻。原任二炮司令員魏鳳和及政委王家勝,出任火箭軍司令員及政委。
第二炮兵成立於1966年7月1日,始終由中央軍委直接掌握,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
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和第二炮兵一個獨立兵種組成,「二炮」雖然與陸海空三軍同為正大軍區級,但是相比陸海空三軍的軍種身份,「二炮」的兵種身份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作為直屬中央軍委掌控的戰略部隊,「二炮」除了身穿陸軍制服外,實際上和陸軍集團軍沒有關聯,之所以使用「二炮」的名稱,主要是成立之初考慮到保密等問題的需要。
那麼中國為什麼要成立「火箭軍」呢?軍事觀察人士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二炮」已經漸漸無法適應解放軍未來的戰略需求。目前中國面臨的國際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以美國為首的潛在對手對於中國戰略打擊力量尤為重視,打著應對「朝鮮核威脅」等幌子不斷在中國周邊部署反導系統,醉翁之意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中國的核常導彈部隊如東風系列、巨浪系列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威懾潛在對手的重要角色,軍事觀察人士表示,新成立的「火箭軍」如果能統合戰略核潛艇以及戰略轟炸機部隊,甚至空天防御部隊,無疑將有效簡化實施立體作戰任務的流程,極大提高中國整體戰略威懾能力,對於打破潛在敵人對中國的戰略封鎖圈,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從1966年到2015年,第二炮兵已經走過了49個春秋,近半個世紀的征程中,「二炮」圓滿完成了保家衛國威懾對手的神聖使命,在辭舊迎新之時,「二炮」功成身退,將更大的重任交付給新成立的「火箭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