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的2015年12月末,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以下兩則新聞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澳大利亞政府扣押運往中國的奶粉;另一邊則是日本在本國開辟了“謝絕日本人”的消費中心,以迎合“爆買”的中國人。
澳洲:限制奶粉出境
“通知一下,從今天起暫時不代購任何牌子的三段奶粉,對的,就算找到貨也暫時不代購。奶荒如此嚴重的時刻,有必要把僅有的這些資源留給本地的父母,因為他們別無選擇,甚至連劣質奶粉也沒有。”早在去年11月初,一名兼職做代購的悉尼華人就已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了這段“通知”。
另一名從事兼職代購的女士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新西蘭有貨,一般她也建議客人直郵新西蘭奶粉,“因為新西蘭有RMP制度,也就是政府認可的奶粉直郵政策”。
這場澳大利亞奶荒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出現的,隨后的中國電商“雙11”更被澳大利亞媒體指是澳洲奶荒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亞以高品質的乳業聞名于世,長期以來受到了中國家長的追捧,是海外代購的最重要源地,今年元旦期間,中國海軍停靠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補給休整期間,有士兵也被拍到上岸購買奶粉的照片。這種追捧不僅催生了當地代購鏈,如今也讓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推出各類限購政策。
2016年元旦,家住悉尼的陳先生準備幫國內的親友購買一些奶粉。可他發現,家附近的超市貨架上,可供選擇的已經不多了。
“嬰兒奶粉已經標明‘每人限購四罐’,可是很多品牌還是沒有貨。貝拉米有機奶粉,這個是澳大利亞的本土品牌,三段已經沒貨了,一段二段偶爾有少量;愛他美金裝三段也沒有貨。”陳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除了嬰兒奶粉,一些熱門的成人奶粉也沒有貨。“比如德運成人奶粉,我今天去超市根本沒發現,家里老人又需要,只能去當地的華人禮品店看看了。”陳先生說道。據他介紹,當地華人禮品店雖然有貨,但價格肯定會比超市貴。
“一包德運成人奶粉超市賣10澳幣(約合47元人民幣)左右,到了華人禮品店就被抬高到了18澳幣(約合84元人民幣)。”陳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就這樣一包的成人奶粉,在淘寶上的價格最高更飆漲到了每包150元。
為應對市場上嬰兒配方奶粉短缺問題,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協同供應商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增產、限購、提價等措施,同時開始打擊以牟取暴利為目的的囤積居奇和跨國代購行為。
2015年年末,澳大利亞當局在墨爾本截獲并扣押了60噸準備銷往中國的嬰兒配方奶粉和奶制品。
這些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從位于墨爾本東南部城市克萊頓的一家倉庫購買的。據倉庫的一名女性員工說,這些奶粉將被銷往中國地區。
據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報道,澳農業和水資源部長喬伊斯的發言人證實說,該部確實在11月墨爾本攔截了一批準備運往海外的奶粉,但并未透露攔截和沒收的原因。
這位發言人說,目前對這批貨物是否涉嫌違規出口的調查仍在繼續,“農業部的職責是確保出口貨物符合出口法、符合外國政府的相關要求,確保出口貨物安全并且被準確描述。”
早在11月,澳農業部就曾發表聲明強調,出口到中國的奶粉都必須遵守澳大利亞的《出口管制法》。而根據該法律,從澳大利亞出口10公斤以上本地制造的嬰兒配方奶粉到中國,必須提供出口許可證明和授權出口許可證書,同時還要提供符合中國奶粉進口規定的有效文件,違反規定者將面臨12個月的監禁。
澳農業和水資源部長喬伊斯表示:“農業部正盡其所能確保澳大利亞出口貨物符合所有澳大利亞的出口法規以及中國的進口法規,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整個乳制品供應鏈正面對一個機會來滿足澳大利亞以及海外不斷增長的需求。”
不僅如此,據新華網報道,2015年圣誕節期間,澳大利亞超市巨頭伍爾沃思有限公司也發布了奶粉限購令:有購物者發現,該公司旗下超市奶粉貨架上的中英文標識上寫道:“因為供應問題,每名顧客只能購買4罐嬰兒奶粉,我們正努力使供貨恢復正常。”但一旁的中文標識上卻說,每人限購兩罐。
很快,就有消費者指控伍爾沃思超市“涉嫌種族歧視”,不應這樣對待華人消費者。伍爾沃思超市隨即回復稱,這種不一致是標簽錯誤,出現問題的門店已修正錯誤。
公司發言人馬奧尼在接受澳大利亞媒體采訪時堅稱這只是失誤,總部已通知各家出現問題的門店重新更換標簽。根據現行政策,每名顧客每次最多可購買4罐嬰幼兒奶粉。
但這并不是第一起針對華人的限購令。陳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現在去超市,如果偶爾幫親友買禮品,都盡量避免去奶粉區,“我怕見到那些瘋狂的代購,也怕人家以為我是代購。”
盡管如此,陳先生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是這一波澳大利亞乳業繁榮的受益者。據陳先生透露,他在2014年年初購買了貝拉米公司股票,如今該公司股價已經從2澳幣的股價漲到了14澳幣,讓他著實賺了不少。
“Blackmores(澳大利亞保健品品牌)更加夸張,從30澳幣漲到200澳幣,比澳洲四大銀行股價加起來總和還高。”陳先生補充道。
日本:本國人不得入內
在另一“被買爆”的優質奶源地日本,卻是另一番景象。
2015年12月1日,日本年度流行語揭曉,描述赴日中國游客在日本瘋狂購物的“爆買”一詞獲得年度大獎,話題熱度直接超過了在反對安保法案運動中誕生的“安倍整治不容原諒”、還有被撤回重選的東京奧運會“會徽”等。
在頒獎儀式上,日本一家知名連鎖免稅店的總經理作為“爆買”一詞的代表領獎,他表示這個詞入選意味著,中國消費者有能力影響日本的社會和經濟。
面對“爆買”的中國游客,日本商家索性推出限制本國人進入的消費中心。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前,一場“優待外國人”的風潮正在日本商業界興起,一些商家拒絕日本本國人入店而專門接待外國客人,目的是讓更多的外國游客“爆買”日本商品,以牟取暴利。
《產經新聞》的報道說,由于外國游客的“爆買”行為不斷刺激日本消費市場,因此,以外國游客作為主要服務對象,為外國游客提供多語種翻譯和了解日本文化服務的商業機構紛紛加入“拒日本客人”“限定外國游客”的隊伍。
據報道,日本餐飲巨頭“和民(WATAMI)”于2015年1月在銀座開了一家專供外國游客使用的餐飲店。該店以中國、越南等國的團體游客為對象進行服務。他們在店內準備了各種具有日本特色的小零食,以開展試吃活動為主,不斷地宣傳日本文化。
對于這種餐飲店,“和民”在相關的推廣材料中寫道:“來店客限定為外國人旅客,采取完全預約制,與旅行公司HIS株式會社及JTB集團這些外國人專業旅行代理店進行送客合作,以招攬客人……在海外,設定限制銀聯卡持有者的優惠,并與進行旅行市場促銷活動的中國企業展開網絡市場合作,以增加客人。”
不僅如此,日本的各大商場也開始推出專供外國游客的服務,如外國人專用的“沙龍”“休息室”等紛紛登場。近鐵百貨公司大阪店為外國游客推出存包、賣場介紹等服務,三越百貨銀座店將從明年2月起,將為購買額達到一定數量的外國游客提供免費飲料服務等。
另有日本公司打算抓住機遇,改造公司大樓,使之成為專供外國游客利用的酒店。日本有線電視巨頭USEN表示,該公司將于明年春季把位于東京澀谷的大樓改建成專供外國游客的情侶酒店。
從2015年年初的一只馬桶蓋開始,由于簽證寬松和免稅商品名目增加,日本的旅游吸引力持續提升,中國游客的日本買買買持續了一整年。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截至2015年12月中旬,全年訪日外國游客數已超過1900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預計達到創紀錄的500萬人次。
2016年1月2日,日本關西地區的百貨店迎來新年首次售賣。多家百貨店為吸引中國游客購買,專門準備了受到中國民眾歡迎的商品福袋。
位于大阪市中央區的高島屋大阪店,為應對中國游客,準備了匯集暖水瓶和陶瓷菜刀等在中國受到歡迎的商品福袋,而面向外國人的免稅柜臺增至11臺,比平時增加六成,這些深受中國人喜愛的福袋在當天上午就銷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