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媒體:紅頂中介與少數黨政機關幹部關系曖昧

2016-01-06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紅頂中介: 腐敗新現象冒頭

  從多個部門和系統分流出的專項資金“跑冒滴漏”,吃拿卡要從公共機構擴散到私營機構,官辦、半官辦、官民合辦的“紅頂中介”與少數黨政機關幹部關系曖昧……

  中國社科院5日發布的第五部《反腐倡廉建設藍皮書》(下稱“藍皮書”)稱,目前,國企腐敗和不正之風、“雁過拔毛”式腐敗、“兩個責任”的銜接落實、防止腐敗措施不夠得力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國企任人唯親致“鏈條性腐敗”頻發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巡視組反饋的“體檢表”不斷地透露出一些國企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較多。梳理這些“體檢表”發現,一些國企既存在收受賄賂、貪汙挪用等傳統直接的腐敗,也存在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內外勾結套取國有資產行為,通過資本運作套取國有股份等隱蔽複雜的腐敗樣式。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在一些國企中,部門領導人員親屬違規辦企業,第三方業務占比過高引發利益輸送,特定關系人利用領導人員職權牟利,繼而出現了“寄生性”、“家族式”利益共同體。還有的國企違規用人,“近親繁殖”土壤較厚,任人唯親、搞“小圈子”導致“鏈條性腐敗”頻發。

  公共領域是腐敗問題“重災區”

  近年來,國企海外投資較多,但國有海外公司和工程項目監督存在諸多困難,海外投資風險防范和監控難度較大。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課題組組長孫壯志介紹,目前,公共資金、公共資產和公共資源領域是腐敗問題發生的“重災區”,尤其是從多個部門和系統分流出的專項資金經常出現“跑冒滴漏”現象,貪占克扣、截留挪用、優親厚友、虛報冒領等問題較多。

  藍皮書中提到,現實中的監督仍存在不少盲點,有些崗位和人員未受到足夠關注。目前,辦事求人的地方較多,靠“打點”、“融通”現象普遍,吃拿卡要從公共機構擴散到私營機構,通過影響立法、部門決策謀取利益,利用中介和社會組織腐敗等新現象冒頭,“無官無職”的人也可能會雁過拔毛“撈外快”。

  值得一提的是,官辦、半官辦、官民合辦的“紅頂中介”與少數黨政機關幹部藕斷絲連,關系曖昧。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項目取消了,但中介卻設有前置性條件,要求服務對象必須購買的服務種類依舊花樣繁多。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蔣來用介紹,按照“三轉”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應將不該管的職能轉出去,但受“路徑依賴”的影響,職能轉變並不“一帆風順”。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領導班子任務分工缺乏統籌安排、通盤考慮,紀委轉出來的業務無相應部門或單位承擔,無人員落實,出現業務“真空”的現象。

  有的部門因為人員不專業,缺乏相應履職能力,不善於甚至不會落實主體責任,具體工作不知道如何開展,造成原來有聲有色的工作在移交過程中被弱化,功能作用減退。此外,一些紀檢監察組織仍在承擔現場監督招投標、政府采購、人員聘用管理、招商引資、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等與監督執紀無關的業務,出現職能越位、錯位與缺位並存交織的現象,監督責任虛化。

  堅持“開前門”堅決“關後門”

  目前,我國防治腐敗的能力建設受到限制較多,現代化水平還不夠高。

  藍皮書介紹,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進展緩慢,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存在,信息互通共享存在諸多限制,嚴格管理監督黨員幹部的基礎工程“貧血”;臉譜、指紋信息處理等技術運用不充分,身份戶籍管理與現代社會管理不相適應,一人多個身份證、護照等現象存在;預算編制和執行仍然粗放,財務管理存在漏洞,執行標准硬化與僵化同時出現,科研經費管理未完全適應科技創新的迫切需求;電子發票、公務卡、信用卡等從根本上有利於防止腐敗的工具還沒有普遍推廣,大量現金使用給腐敗留下較大空間。

  藍皮書建議,要健全黨員幹部廉潔成長機制,在公務員中建立與業績掛鉤的浮動薪酬體系。堅持“開前門”,保證工資收入足以保障公務員體面尊嚴地生活;堅決“關後門”,嚴肅處理“小金庫”、違規發放津補貼及其他違紀違法行為。

  此外,重視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廉政建設,加強國企重要領域和關鍵崗位人員誠信管理,要求申報個人有關重要事項並進行抽審;“裸官”擔任國企高管需報請批准;在並購、交易等商業合同中增加反腐敗條款,對有腐敗記錄的商業夥伴設立交易限制條件。

  藍皮書建議,眼下應著力治理“吃拿卡要”式腐敗,紀檢監察網站建立“吃拿卡要”曝光專區和投訴舉報監測分析系統,對多次遭舉報投訴的公職人員調查核實後予以嚴肅處理。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可采用“微服私訪”、委托第三方獨立調查等方式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索賄行為調查取證。對“吃拿卡要”問題不糾正、不查處、不治理,甚至故意掩蓋、袒護的,或者“吃拿卡要”現象接連發生的,實行“一案雙查”,既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又要嚴肅追究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責任。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