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8

搏出位 北漂男扮“北京人”疯骂"外地人"

2016-01-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马明鞠躬致歉摄影/本报记者张雅

  本报10日曾率先报道“地铁对骂”视频存疑点

  连续两日,北京青年报官方微信报道了两名演员冒充“北京人”和“外地人”,在地铁里拍摄地域歧视对骂的视频。两人的做法引起了网民的集体指责。11日,视频中扮演“北京人”的马明(化名),对自己的视频表示道歉。

  讲述:来京6年没起色想推广自己

  马明介绍称,自己是山东烟台人,来北京做演员已有6年。“但演艺事业一直没有起色,所以想拍点有个性的东西来推广自己,像偷拍、抓拍出来的那种感觉。”

  马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像“地铁对骂”这样爆粗口的视频,他之前也拍过不少,都上传在网上,但并未引起关注。

  7日下午,他和勇纪(化名)以及其他朋友一行四人上了地铁6号线,计划是由朋友扮作乘客,“偷拍”他和勇纪在地铁上的一段争吵。“在这条传出来的视频之前,我们已经拍过一条,但因为我和勇纪对台词的时候笑场了,所以就作废了。”

  对话:这段视频是摆拍的

  北青报:为什么想到拍这段视频?

  马明:我这个人匪气比较重,毕业后也没接到很多正面的那种角色,所以就想出一个办法,用手机自己拍自己,拍自己那种带匪气的视频,包括我自己演戏的时候也拍下来,然后发到网上吸引关注。

  北青报:拍摄这段视频是为了炒作自己吗?

  马明:不能算是炒作自己,只是想推广自己,以后可以拿着这些视频给导演看,然后能够接戏。

  北青报:但你在朋友圈里承认是“炒作”。

  马明:事情发生后第二天,在网上看到转的都是我自己的这段视频,我特别兴奋,觉得“我火了”,有老家的朋友发微信问我,我当时想装下脸么,都是发小什么的,就随口一说是“炒作”,但我是个小演员,没那种炒作的本事。

  北青报:那什么时候你觉得不太对?

  马明:视频当时一下在百度首页顶着,我当时第一反应挺高兴,好多人都看见我,我上首页了。但是后来一看评论下面都是来骂我的,然后又说这个什么“外地人”、“歧视”什么的,然后我一看坏了,这事不对,然后就赶紧不说话了,把电话什么都关了。

  北青报:这段视频是摆拍的?

  马明:是的,是我和朋友策划的,我们也有脚本、也会对台词。

  北青报:原来就计划是一个“北京人”和“外地人”对骂?

  马明:拍之前没想那么多,当时角色设定很简单,就是一个北方大汉欺负一个“南方娘炮”,其他的东西都是临场说的,说一遍一个样。虽然在北京生活了6年,但之前对“地域之争”这块我并不了解。

  北青报:为什么要提到“卖早点的”?

  马明:“卖早点的”这句就是我当时随口说出来的。

  北青报:那对于视频传播之后引发的讨论,你如何看?

  马明:我觉得挺抱歉的,想给网友们、给北京人,包括这些在北京的外地人在内的所有人道个歉,因为这件事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北青报:视频流传后,对你个人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马明:我好几天不敢出门了,甚至想回烟台老家躲几天。这几天还有陌生号码给我打电话,质问我说:“我就是在北京卖早点的,怎么了”,也有人给我打威胁电话,我挺害怕的。

  北青报:你们的视频里多次提到“废柴”等词,是为了宣传某部影视作品或者与一些营销账号有合作推广吗?

  马明:没有,这段视频是我和我朋友一起策划的,不是给影视作品做宣传,也没有和大V合作。

  北青报:那跟你一起“对骂”的勇纪你认识吗?

  马明:我不认识勇纪,我一哥们介绍的,他说他有一朋友演“娘炮”演的挺好。是我朋友找来的,他和我朋友认识。

  声音:没有长处炒作只会招来骂声

  为什么炒作者愿选择拍视频?

  早期曾策划拍摄类似网络视频的陈明(化名)看过了那段地铁对骂的视频,他对这段被疯狂转发的影像评价并不高。“摆拍的痕迹明显,营销的效果也不好。”

  陈明告诉记者,找到他这里的,或是为了炒作个人的知名度,或是为了某个产品进行推广。而之所以选择以这种“虚构真实事件”的方式,他觉得,无非就是因为相比“硬广告”,传播效果更好、花费更低廉。

  企业找到陈明策划、拍摄一条视频,最高的价格也不过在几万元左右,而如果是个人,通常在几千到万余元左右。还有些人则直接由朋友帮忙拍摄。“这比投放一条正式的广告,要便宜太多了。”

  对于网络上这段对骂视频发生在地铁的场景,陈明同样深有感触。“省钱呗,好多视频都爱在地铁上拍,也不需要租金。”

  怎样识别视频是否为炒作?

  在陈明看来,一个视频想成功,首先是通过拍摄让人们相信事件是真实的,并且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被大肆传播。“这需要一个周期,视频里的内容和人物被持续关注,甚至被人肉。”

  “但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洗白。”陈明说,当真相被人们发现后,拍摄者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是说这是在拍摄一段影视剧、也可能是说要呼吁人们关注某方面问题。“如果得到解释,对于个体或产品知名度的提高,或许会效果明显。”

  按照上述的标准,陈明觉得对骂实在不算成功。甚至它所引起的广泛关注,也并非单纯的内容,而是因为“摆拍”被拆穿。“摆拍的痕迹太重了。要像这视频的拍法,真被打架的人发现,早被揍了。从第一步上,这个视频就失败了。”

  这类炒作能起多大作用?

  最近有一次找到陈明的,是一位农民工。“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希望我能炒红他。”

  在圈子里多年,陈明已见过太多人抱着这样的目的来找自己。有些人可能已在“娱乐圈”闯荡过多年,也上过一些节目、接过一些角色,但收入和名望上却依旧不能如愿。“转了一圈,他们似乎只相信炒作这种方式。”

  陈明认为,即使此次视频没有引发如今的轩然大波,仍不能帮到两人什么。“关于地域上的争执或许会引起关注,可之后呢?”

  陈明自己也曾帮人策划过一段在地铁上的视频,那是个身手不错的小伙子,上演英雄救美的一幕。陈明寻思着,视频要剧组看到了,可能会找小伙子当武术指导。这是一条不变得准则,想用视频炒红自己,总要展现出来一些特点或长处。“不然,招来的只有骂声。”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