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42

非理性悲觀

2016-01-18
来源:香港商報

  早前有民調機構以「各國民眾是否對經濟前景表示樂觀」為主題進行調查,訪問了世界各地網民。結果顯示,香港人緊次法國,成為悲觀比率第二高的地方。事實上,2016年僅僅過了兩個多星期,港股就已經連連下挫。當然,跌市的不止香港股市,各地大市在近期也一片愁雲慘霧,內地滬深300指數在短短四個交易天內便出現了兩次熔斷停板。

  過度反應理論

  股票價格的表現,雖然最終還是與該股票所屬公司的營運表現有關,但許多時候,也會被投資者的心理影響,而投資者的心理,又不是常常冷靜理性的。投資心理學上便有所謂的過度反應理論,該理論同時亦被認為是金融學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

  過度反應理論說明了市場總是會出現過度反應的現象。人們因為一系列的情緒與認知等心理因素,會在投資過程中表現出非合理的思想,從而導致市場的過度反應。

  投資者缺乏全面的資料

  耶魯大學的羅勃席勒教授在2000年出版了一本名為「非理性繁榮」的書,將當時十分火熱的股票市場稱作為一個非理性的自我膨脹泡沫。而就在一個月后,納斯達克股票指數便由最高峰的5000多點,經過近兩年的下跌,最低跌至1100多點。

  羅勃席勒教授曾在一個研究中發現:當日本股市見頂時,只有14%的人認為股市會暴跌,但當股市真的暴跌以后,卻有32%的投資者認為股市還會再暴跌。羅勃席勒教授解釋投資者通常是參考最近的經驗,并從中估計末來趨勢,只有很少投資者會考慮長期及全面的資料。換句話說:市場總是會出現過度反應。

  市場有個講法是「大市見底之時,不會有人大鑼大鼓」。要找出見底之時當然不易,但現在大市低迷時,許多投資者已經忘記上年牛市時,曾經后悔在價低時沒有多入兩手的心態。

  英國格林多大學會計及財務學高級講師會計及財務學學士課程主任梁港生(逢周一刊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