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商報聚焦:中國破7!底在何處?

2016-01-20
来源:香港商報

  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強調,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中國6.9%的經濟增速仍是一枝獨秀。

  【香港商報網訊】國家統計局昨公布2015年中國主要經濟數據,連串「新低」令人大跌眼鏡。最引人注目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增長6.9%,為1990年來首次跌破7%。儘管國家統計局官員稱6.9%的增速「是一個不低的速度」,但經濟增速放緩趨勢是否已成,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這些問題仍不免令人憂慮。也正因此,中國的結構性改革成敗至為關鍵。(尚有相關報道刊A2、A9版)

  重磅經濟數據連創新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5年中國GDP為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6.9%,是1990年以來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

  分季度看,2015年一、二季度同比均增長7%,三季度增長6.9%,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此外,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0%,亦創15年來新低。

  一連串「新低」數據,引發市場關注。人們不無憂慮:增速放緩趨勢是否已成?中國經濟是否如同A股一樣,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逾25%

  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持續復蘇乏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際貿易下降,金融風險增加,「這些都不可能不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在此情況下,中國經濟6.9%的增速「是一個不低的速度」,符合中高速增長的目標。

  王保安指,6.9%的增長速度是在多重困難背景下取得的:首先,是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央主動調整經濟結構,壓制投資增長率,房地產去庫存化的結果;其次,是在對衝進出口收縮7%情況下取得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致使出口降低,中國經濟增速絕不可能只是這個數字。

  當前,中國正處經濟發展結構轉型期,三期疊加下,資源環境、市場環境及供需等條件都發生變化,能夠取得6.9%的增長速度,確屬來之不易。王保安強調,「在當前國際環境條件下,中國6.9%的速度還是一枝獨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是在25%以上」。

  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環球經濟開局不利,中國經濟亦難獨善其身。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難免有人擔憂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會延續2015年的下行趨勢。對此,王保安坦言,2016年,中國將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過程中,「有些行業可能還會延續下行狀態」;但是,另一方面,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新商業模式正在中國蓬勃發展,如網絡零售、高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等,「綜合這些因素,我們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仍將平穩增長。我們對此是有信心的!」

   2016中國經濟前低後穩

  2015年業已過去,中國經濟雖錄得一連串「新低」紀錄,但成績單總體仍算得上「中規中矩」且不乏亮點。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不會比去年來得小,但專家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2016年中國經濟總體走勢最終將趨於穩定。(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鍾穎琳)

  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整體宏觀風險仍不小:地方債危機,國際匯率大幅波動,服務業增長不及一二產業下降幅度,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尚不能快速顯示出良好效應,金融改革和國企改革雙雙滯後,整體經濟增長核心動力缺乏,等等。諸多因素仍將掣肘中國經濟新一年的健康發展。但在宏觀政策穩中有進,改革與結構調整整體有序前提下,中國經濟仍值得期待。

  中高速增長成新常態

  談及2016年中國經濟總體走勢,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預測「將趨於穩定」。他解釋,雖然目前經濟增速出現回落,但增長質量在提高,經濟結構出現調整,「儘管現在看來很困難,但很多矛盾在慢慢解決。未來趨穩可能性很大。」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曾剛亦認為,中國經濟基數越來越大,增長速度逐步減緩,人口紅利逐步減少,再加上各種結構性因素和外部資源因素,都決定了2016年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回落至中高速增長,最終趨穩。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接受本報專訪時預計,2016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可能會進一步放緩,但下半年情況會有所好轉,全年經濟增長很可能前低後穩。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學博士熊衍飛亦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將繼續探底,形態上維持L型。未來經濟新增長點主要來自新型城鎮化、工業4.0項下高端裝備製造、國際產能合作項下「一帶一路」和內需拉動。

  雙策寬鬆驅動新引擎

  昨日在港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上,與會專家分析稱,當日中國經濟最新數據符合市場預期,而中國今年去產能或進入較實質性階段,財策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當日,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於亞洲金融論壇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會趨緩,但並不會出現嚴重下滑,也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論壇上,摩根大通亞太地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晶表示,現時內地服務業為GDP增長貢獻50%,製造業則貢獻40%,反映出第三產業將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預計今年服務業貢獻或會增至60%,而未來10至15年佔比將增至逾70%。

  瑞士銀行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表示,中國經濟仍處在下行探底的過程之中,受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偏弱影響,預計2016年投資增長僅單位數字;而消費則可能有10%至12%的雙位數增長。她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在6.5%左右。她表示,幣策財策今年會保持寬鬆,財政政策主要用來穩增長,貨幣政策是保持金融的穩定,因此,「人行年內或有一到兩次減息,300到500個基點的降準」。

  另外,國際輿論也注意到,中國經濟增長呈現「雙面」:「舊引擎」減速同時,「新引擎」已經發力,消費領域和服務業向好。

  貢獻GDP超半成亮點

  消費挑大樑 拉動經濟可期

  在外貿遇冷、投資增速回落的情況下,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頂梁柱」。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昨日表示,2015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2015年,兩位數增長的消費數據在內地經濟的成績單中格外醒目。

  進入「十三五」,內地迎來期盼已久的消費型經濟時代。不少專家指出,不論是需求側還是供給側,中國消費仍有進一步挖掘的潛力,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將在未來變得更為顯著。人均收入增長7.4%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名義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

  「收入情況決定了消費的需求側,是消費的核心和基礎。」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此外,近年來中國的社會保障力度不斷增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工作迅速推進,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第三產業比重不斷增加

  除了有收入和社會保障做消費的「定心丸」,經濟結構出現的新變化也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活力。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0個百分點。服務業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不斷上升。

  蔡志洲表示,人們對於吃穿用等物質消費是有限的,近年來服務類商品的消費呈現出大幅增長趨勢,「房租、交通、旅游、在外吃飯、娛樂、教育培訓等服務商品的支出占據了消費的很大部分。」

  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巡視員趙立東表示,中國居民的消費需求正經歷從量的滿足向質的提升、從有形產品需求向服務消費需求、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性化三大轉變。「未來的消費潛力存在於根據需求變化而產生的消費結構調整和升級上。」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表示,商品正向品質化、品牌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健康類產品、文化類產品將越來越多,這些調整都會為消費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網購已經成為消費新業態。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上零售額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

  粗鋼產量35年首下降

  隨著內地經濟由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在工業方面,因產能嚴重過剩而需求持續疲軟,內地粗鋼產量出現35年來首次下滑。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2月內地粗鋼產量同比下滑5.2%,至6437萬噸;1-12月同比下滑2.3%,至8.0383億噸。此外,數據還顯示,2015年內地發電量為5.618萬億千瓦時,較上年下降0.2%,為1968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下滑。

  華泰期貨分析師XuHuimin稱,這意味著,隨著內地經濟增速放緩,鋼鐵產出開始下滑,今年可能會有更多廠商減產。不過鋼鐵廠希望維持市場份額,供應的縮減將會是漫長的過程。

  民生宏觀在數據公布后分析認為,工業與建築業是給2015年中國經濟拖后腿的主要因素。傳統工業在產能過剩、杠桿高企、庫存過多的三座大山下負重前行,基本供過於求、價格跌成白菜、利潤下滑不止的局面沒有改變。

  而2016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中科院預計,2016年中國鋼鐵行業景氣將繼續維持低位運行態勢,2016年全年粗鋼產量為7.86億噸左右,同比下降約3.1%;鋼材產量為11.11億噸左右,同比下降約1.5%。

  「新經濟」在成長?

  隨著內地經濟的轉型,服務業成為經濟的新亮點,西方經濟學家大多將服務業看做中國經濟的一線生機。專家分析認為,內地政府已經啟動經濟結構調整計劃:將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的經濟增長方式,轉向推動消費和服務業增長。安保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和戰略投資專家ShaneOliver分析稱,中國經濟仍保持了平緩增長,未出現猛烈下滑,說明中國政府實施的推進經濟轉型的政策正在起效。他認為,這些政策早已開始醞釀,去年下半年開始加速推進,未來將看到更多。

  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經濟能否成功轉型仍充滿挑戰,比如位於新加坡的魯比尼全球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Daili表示,實施結構性改革和穩定增長之間,中國需要把握住「脆弱的平衡」。

  不過,英國宏觀經濟學家GavynDavies則表示,如果仔細的觀察數據,中國經濟的轉型未必那麼美好。Davies指出,幾乎所有這些名義數據上的再平衡都是由於工業產品相對價格的大幅下跌、服務業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脹調整后的實際價格顯示,過去10年間,中國的經濟沒有什麼轉型可言,勞動力和資本并未離開工業。鐘禾

  固定資產投資創15年新低

  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59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68%。此外,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創2000年來新低,前值為10.2%。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跌谷底

  數據顯示,2015年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8%)。年末多地樓市的熱銷未能溫暖跌入冰點的房地產投資。

  2015年,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跌至歷史低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不振直接拖累固定資產投資,進而影響經濟增長。

  業內認為,這種現象背后的「病因」就是樓市庫存高企。2015年末,中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接近7.19億平方米,達到庫存高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化解房地產庫存作為2016年中國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苗樂如認為,房地產庫存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病灶,官方已經準確診斷出了這一點。他指出,樓市分化,庫存高位,不僅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向中高速換擋,更因為中國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達33平方米,戶均一套住房,住房市場已經由供需緊張的高速發展轉入供需基本平衡的常態發展階段。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指出,在2016年的「去庫存殲滅戰」中,應該更多關注結構問題。比如一、二線城市的庫存壓力已經大為減輕,一些地方甚至可以主動補庫存,而三、四線城市則需要繼續去庫存。另外,應該鼓勵房企創新商業模式,比如鼓勵房企采用購租并舉的策略,加快樓盤的消化速度。

  官方言之鑿鑿統計數據真實

  對數據可能「摻水」的質疑,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昨日在北京回應稱,中國公布的GDP數據真實可信。

  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說,過去一年間外界對中國GDP增速的真實性有質疑,「甚至有人認為中國GDP真實增長可能在5%以下」。對此,王保安回應稱,中國公布的GDP數據「真實可信」。

  王保安說,中國GDP核算「有紮實的、準確的基礎數據」,也有制度、體制和機制保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機制是100萬「四上」企業(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進入官方的聯網直報系統直接報送數據,「中間不存在有人干預或者修改數據的可能」。

  王保安表示,中國有2萬多人的直屬調查隊對經濟數據進行調查統計和核實,以提高數據生產品質;與大數據企業合作;每五年要進行經濟普查,對經濟社會發展數據進行「地毯式」的調查和統計。

  他指出,中國采用的是國際上通行的統計核算方法,并全面借鑒了國際上GDP核算的先進經驗。此外,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權威機構「對中國的統計數據,尤其是對GDP核算是認可的,采用的也都是我們的數據」。

  結構單一 東北需熬經濟陣痛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昨日指出,東北地區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需要轉型,短期來看東北經濟可能經歷更大的陣痛。東北地區經濟增速持續下降備受關注。2015年前3季,東北三省增速排名依然吊車尾。其中遼寧以2.7%的增速墊底,黑龍江前3季GDP增速為5.5%,排名倒數第3,吉林前3季GDP增速為6.3%,排名倒數第4。

  對此,盛來運昨日表示,東北的結構比較單一,加上受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影響比較大,因此相對其他地方,東北經濟受影響的幅度更大。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提出2020年東北地區經濟保持中高速成長,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不過,盛來運說,東北地區多高耗能產業,要調結構、轉方式,東北經濟會經歷更大的陣痛,而政府政策發揮效果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從短期效果來看,東北的各項經濟指標則可能會受到更大影響。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