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中國》節目組 1月20日報道
提起“中國合夥人”,你或許會想到黃曉明出演的電影,但你肯定也會想到電影的原型俞敏洪(微博)。從一窮二白到事業有成,這位史上“最勵志”校長與他的合夥人徐小平王強一起將新東方打造成教育界傳奇。多年之後,俞敏洪開始了他的二次創業,與他的新合夥人盛希泰組建洪泰基金,以資本為力量,在萬眾創業大潮中開始新的沖鋒陷陣。
“當年我跟徐小平和王強創辦新東方時,都是北大出來的知識分子,容易發生知識分子之間的沖突。”在近日錄制的由胡海泉跨界主持的《創業中國》節目中,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表示。相比新東方時期,俞敏洪認為,2014年底與盛希泰一起創辦洪泰基金,兩個人則是在江湖上錘煉了很久才走到一起,個性互補,更有緩沖餘地。
不同於王強、徐小平,這位新合夥人特立獨行,熱愛拳擊。他曾任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參與中聯重科、藍色光標等幾十家公司的IPO,為了他和俞敏洪的新事業,盛希泰將過去的輝煌全部歸零,百分百的全情投入令俞敏洪折服。
2014年11月,由俞敏洪、盛希泰聯合創辦的天使基金—洪泰基金在正式成立。基金一期規模為2億元,單個LP出資門檻為1000萬元人民幣。牛根生、張磊、黃怒波、趙文權(藍標董事長)、周少雄(七匹狼董事長)等人已成為第一批LP。一年多時間,洪泰基金像一支快速反應的精銳部隊,完成了其在新消費、新科技、新健康、新金融和新教育五大領域的布局。
從相識到合夥
細看履曆,俞敏洪和盛希泰交集並不多,除了一條,他們都是全國青聯的委員。俞敏洪回憶:“第一次見面是很多年前了,我倆都是青聯委員。”但那時的他們只是點頭之交。在那個時代,跨界並不是一個流行的詞彙。不同的行業背景讓他們的交流很少涉及事業上的合作。
不過也正是從一些看似與各自事業無關的話題開始,兩人越聊越投緣。
俞敏洪說:“泰哥當時對參與到中國現代的新經濟、新的創業大潮、面對年輕人的看法讓我很吃驚,突然眼前一亮的感覺。”他們的共識就是做投資一定要真正地參與到項目中,而不僅僅是作為出資人。
就這樣,洪泰基金的理念確定了。而在之後的發展中,這兩位合夥人也達成默契。盛希泰在節目中透露:“我和俞敏洪這一年裏非常默契。我做任何決策,可能沒來得及跟他商量,他都會理解我。我覺得合夥人之間任何出發點都應該是善意的包容,去理解對方。”
“利益之間互相的判斷和讓利也非常重要。”俞敏洪補充。
作為“羽泉”組合成員多年的主持人海泉對於合夥人之間的信賴也是深有體會。“合夥人應該互補、融洽、信賴、包容、理解。”
創業必須“自轉”
雖然二次創業的俞敏洪、盛希泰比起第一次闖蕩江湖的時候多了太多的資源、人脈、社會地位,但他們也保留了首次創業者的激情和勤奮。
“洪泰有兩條文化,第一,淩晨兩點鍾之前發微信,幾乎沒有不回的。第二,發完微信,五分鍾之內必須回。我們讓創業者自轉,而不是投資人拿鞭子在背後抽的文化帶動了很多創業項目。”盛希泰對勤奮十分看中:“你睡得比我早,起得比我晚,你憑什么成功?!”
有著投資人身份的海泉也對此表示認同,他透露,自己一般都是淩晨以後睡覺,白天事情太多只能用零碎的時間跟創業者溝通。“我發現有些我跟他溝通的時候會很快的互動,有些肯定已經睡覺了,慢慢地我會知道誰可能更勤奮一些。在創業的階段有這種創業激情,你自然就會非常興奮,每天都像打了雞血。”
的確,盡管時代變化了,但勤奮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任何時候都必須的關鍵因素。二十分鍾的節目,凝聚了俞敏洪、盛希泰二十年的經驗和思考,願觀眾與創業者們都能從節目中有所收獲,得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