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苏州工业园区探索三大发展新目标

2016-01-21
来源:扬子晚报

 前不久,中德工業4.0技術展示創新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揭牌。這是中國首家用實際生產線來展示德國工業4.0應用方案落地實施的創新中心。該創新中心作為一個合作技術平臺,可以開展高規格培訓、促進中德企業聯合研究和創新項目的建立實施。

 
2015年9月3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根據有關批復,“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打造中國開發區升級版”、“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作為園區未來發展的三大目標,被著重提出。這意味著,將來園區不僅探索出一條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園區經驗,最好未來還能向全國進行推廣。
 
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 請進來,走出去!除了資金,也有技術
 
在電腦上發號施令,智能化流水線就能心領神會,按部就班地生產出所需產品。這是記者在位于園區獨墅湖慧湖大廈的中德工業4.0技術展示創新中心看到的奇妙景象。
 
據該中心的工程師介紹,該創新中心展示的這套帶有全球領先的工業4.0技術全自動流水線,集聚了許多全球領先的工業4.0技術,在國內還是首次出現,2014年曾在德國獲得工業4.0創新獎項。該智能流水線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定制,完全可以做到全自動。只需簡單輸入,就可以生產出兩三百種,甚至更多類型的產品。
 
園區有這么一組數據: 1994年至今,已集聚外資企業5400多家,占全市開發區總量近三分之一,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50多家。不過,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不僅是“請進來”。在新形勢下,更要積極地主動“走出去”。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企業赴境外投資持續活躍,投資規模快速上升。2010年-2014年,園區共有122家企業赴境外投資170個項目,新批中方境外投資額累計達8.2億美元,新批中方境外投資額從2010年的0.9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3.3億美元,增幅達300%以上。2015年1-5月,園區新批境外項目數達29個,新批中方境外投資額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30.8%。
 
為幫助中國企業走向世界,近年來園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例如早在2014年6月,園區就已經創新推出了中新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新加坡的銀行機構可對園區企業發放跨境人民幣貸款、股權投資基金人民幣對外投資、園區內企業到新加坡發行人民幣債券、個人經常項下及對外直接投資項下跨境人民幣業務等。今后,園區將設立為境外投資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專門促進機構,打造境外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
 
打造中國開發區升級版
 
人才總量居全國開發區首位,人均GDP僅次于上海浦東新區
 
自1994年正式啟動以來,蘇州工業園區歷經20多年發展,已然成為國內園區以及中新合作典范,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數據顯示,蘇州工業園區以占蘇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卻創造了驚人的15%的經濟總量,并連續多年名列“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第一位,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家級開發區第二位,人均GDP僅次于上海浦東新區。
 
有資料顯示,蘇州工業園區聚集了國家級的51家研發機構、外資研發機構14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665家、各類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5000余家,人才總量居全國開發區首位,創新資源豐富。
 
蘇州工業園區自建立以來,對第三產業和高新科技一直很重視,早在10年前就持續增加投入,以形成一個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產業集群。根據該園區提供的2015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6月份,園區生產總值達1001億元,同比增長8.1%;實際利用外資10.4億美元;進出口總額376.8億元,狀態平穩;固定資產投資281億元,下降1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8億元,增長10.5%。
 
園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園區將致力于探索外資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機制,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搶抓全球產業布局調整機遇,積極引進高端產業,鼓勵和引導企業增加研發、銷售、總部等職能。鼓勵區內優勢跨國企業主動實施兼并重組,將集團海外高端產能轉移到園區;鼓勵現有企業主動加快轉型升級,進行產品升級換代,提升技術水平,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新的業態;鼓勵企業從制造環節向服務延伸,使加工制造向投資、品牌和生產性服務升級。加強對產業鏈前端設計企業的培育和扶持,發揮其對產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
 
“納米產業“、“云計算”和“生物醫藥” ,“三駕馬車”馬力十足
 
和“提升國際化開放合作水平”、“打造中國開發區升級版”一樣,作為園區未來的三大發展目標之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也將將迎來新一輪建設熱潮,成為先行先試的熱土。
 
從2004年開始,蘇州工業園區就相繼提出了制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科技跨越、納米技術產業三年雙倍增等產業轉型“大計”。而 “云計算”和“生物醫藥”作為另外兩大新興產業,與納米產業組成了推動園區產業轉型、跨越發展的“三駕馬車”。當前,MEMS、微納柔性制造、氮化鎵等領域產值增長迅速;醫療器械開始規模銷售,一批新藥陸續完成臨床實現上市;智慧云、健康云、教育云等云計算產業初具規模。“三駕馬車”年均產值增長都在30%左右。
 
目前,區內70%的外資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經江蘇省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占蘇州全市的近“半壁江山”。(通訊員 單小輝 記者 薛馬義)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