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前CEO斯卡利提了一個詞叫(zoom in)抽象和(zoom out )聚焦,前者指從戰略高度看整個行業方向,後者指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世界少有把這二者完美統一的人。
創業要解決的,就是開放性的環境下,找到方向。在執行非常重要的前提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預測就是找到大風口,做快樂的豬。如果你能夠判斷清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成功了99%。因此,預測變得更重要。
阿裏巴巴上市的時候,我感慨很多。我覺得,阿裏巴巴上市最成功的不是馬雲,而是孫正義,一夜之間成為日本首富。這一切,無非就是在那個時間,他做了一個預測——電子商務有前景、馬雲很牛、中國很厲害。三個點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當然,預測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我們還是要多花時間想想,自己的預測到底有多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不斷改變。
1、怎么做好預測?
具體到怎么做預測,我認為有三點:
第一,穿過未來看現在。找到一條正確的路,怎么走都是對的;而走在一條錯誤的路上,全力以赴都不行。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站到一個更大的高度回看現在, 用預測在大方向上的清晰,去極大地緩解你在執行方面的依賴。
第二,不斷仰視,空杯學習,相信現象即規律。不要看到別人強了,就覺得這個沒什么了不起,那個也沒什么了不起。要思考,滴滴為什么成長那么快,O2O意味著什么,為什么這么熱,自己可以找到怎樣的機會?
第三,偵察兵模式,不斷試錯,用資源換機會。早期創業者唯一核心的資源就是時間資源,就是不斷試錯。口袋購物的王珂,做微店,一個禮拜就上線,不停測試,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不停打怪,不斷獲取經驗值。創業就是不斷打怪的過程。如果憋一年才發布,人家早起來了。當公司到一定規模,再派一些偵察兵,做一些方向性的小組化嘗試。
2、關於預測的三條准則
預測也不是天馬行空。一個預測出來後,用怎樣的視角去判斷它,修正它,完善它。 我總結了三條預測的准則:
第一個准則:創造新市場,不要在過去的市場糾纏。
如果現在讓我重新走一次,兩年前就不做PC端了,直接殺入移動端。我相信兩年後的獵豹,移動會更強。
第二個准則:邊緣切入,尋找垂直市場第一,甚至壟斷。
不要去找競爭對手最核心的點打,總堅信自己是戰神,最後都會死得很慘。一定要追求一個垂直市場的第一。
“第一”有多么重要呢?首先是心理上的重要。其次,只有“第一”才會被人記住。現在已經不是韋爾奇時代的“數一數二法則”。這個時代就是“數一法則”。變成“第一”後,就可以從“第一”的位置真正往下切。
第三個准則:不仰攻,不依賴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