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年一屆的亞洲最大航展新加坡航展上,空客、巴航工業等各大飛機制造商競相發布預測報告,以期最大程度分羹亞太地區這塊誘人的市場蛋糕。
記者注意到,不同于空客偏重對寬體機需求的看好,巴航工業認為亞洲的航空公司面臨著過剩運力的挑戰,預測在70~130座級市場,未來20年亞太航空公司將接收1570架噴氣商用飛機,按當前目錄價格,總金額達750億美元。
在巴航工業2月16日發布的最新亞太地區(含中國)航空市場預測報告中,巴航工業特別提到,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崛起,是該地區近十年航空旅行激增的一種自然的市場反應。但是,運力的增加也影響了機票價格并產生了一種新的動態:收益率下降迫使航空公司降低單位成本,導致其選用更大型的飛機提高運力,但反而降低了客座率,導致更大的票價折扣——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盡管2015年的座公里收入增長率達8.6%,但該地區的航空公司平均凈利潤率預估僅為2.9%,而且主要得益于油價下降。亞洲的航空公司面臨著過剩運力的挑戰,且盈利能力仍較艱難。”巴航工業認為。
巴航工業商用航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塞薩-席爾瓦表示,已經向航空公司表明了從“紅海”轉向“藍海”所帶來的益處,即遠離那些競爭已非常激烈的成熟市場,而把視線投向那些目前服務水平較低或還未開發的市場,從而尋求商機。因為這些市場的收益率更高,可達兩位數。
因此,巴航工業認為,亞太地區存在諸多尚待發掘的機會。該地區250多個市場,或30%的窄體機市場日均航班數低于一班。此類市場應該根據每次出發的旅客平均人數,選用70-130座飛機提供服務。此外,37%的區域內渦輪螺旋槳飛機在距離超過200海里以上的航線上執飛,而這些航線更適合噴氣飛機運營,因為后者可以覆蓋更多的航線,運營成本更低、且對乘客吸引力更大。
不過,據空客公司同日發布的預測,未來20年亞太地區旅客運輸年均增長率達5.6%,將需要約12810架新飛機,價值2萬億美元,占全球同期新飛機需求總量的40%。其中,對于寬體機的需求占到同期全球需求的接近一半,對單通道飛機的需求占同期全球需求的三分之一還多。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巴航工業擔憂的運力過剩主要存在于東南亞低成本航空公司;而空客公司主張的更大飛機則主要是為滿足該地區日益增長的運力需求并減輕機場擁堵。整體而言,亞太地區未來20年仍將在新飛機引進方面起到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