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廣州打造最強大腦 5年35億吸引“高精尖缺”人才

2016-03-01
来源:廣州日報

  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發揮產業領軍人才在集聚中高端產業、實現經濟中高速發展等方面的引領作用,近日廣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

  《意見》提出了20項任務舉措,旨在廣州重點產業領域內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精尖缺”的產業領軍人才,吸引帶動各類產業人才來穗工作,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據估算,實施《意見》及配套文件每年需投入約7億元、5年共約35億元,對每個創新創業領軍團隊來說,可獲得300萬元人才經費和最高30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資金支持力度在全國具有相當競爭力。

  目標

  人才集聚高地、創新創業樂土、知識創造中心

  2020年

  ●全市企業人才總量大幅度增長

  ●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批“高精尖缺”的產業領軍人才在穗集聚

  ●推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自2016年起,5年內——

  在商貿會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航運航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汽車、精細化工、重大裝備與機器人、文化創意等我市重點產業領域內

  支持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含團隊成員)

  每年支持1000名產業高端人才、2000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吸引帶動各類產業人才來穗工作,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

  廣州打造最強大腦

  支持創新領軍團隊

  5年內對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內企業或新型研發機構承擔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攻關項目的約50個高端創新團隊,分別給予300萬元人才經費資助和最高30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并提供首購首用風險補償的工作支持。

  支持創新領軍人才

  5年內對具有良好科研背景和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內企業或新型研發機構擔任應用研究和技術、產品研發重要職位的約100名高端創新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人才經費資助。

  支持創新創業服務領軍人才

  5年內對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在降低創新成本、促進創新活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約50名服務業高端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人才經費資助;所在機構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廣州市科技創新券服務機構及服務目錄。

  建立人才綠卡制度

  暫無落戶意向的非廣州戶籍產業領軍人才,在購房、購車、子女入學等方面可享受廣州市市民待遇;為外籍產業領軍人才提供入境和停居留便利,持人才綠卡可辦理2~5年長期居留證件。

  獎勵

  引才成績突出企業

  鼓勵企業通過獵頭公司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市外引進產業領軍人才,按其引才成本費用的50%給予一次性費用補貼,最高每人5萬元;對每年引進市外產業領軍人才數量居全市前列的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額外費用補貼。

  獎勵

  產業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每年對1000名在企業管理、研發、生產、財務、銷售等崗位擔任高級職位的產業高端人才,2000名具有較高能力和技術水平、從事企業核心業務的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按其上一年度對我市發展作出的貢獻給予一定額度的薪酬補貼,最高每人150萬元。

  獎勵杰出產業人才

  每年對30名為我市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作出卓越貢獻的產業領軍人才,按三個等次,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薪酬補貼。

  支持創業領軍團隊

  5年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內約50個高端創業團隊,分別給予300萬元人才經費資助,并以股權資助與無償資助組合方式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同時提供工作場所房租補助、貸款貼息、首購首用風險補償等工作支持。

  解讀廣州產業領軍人才政策“20條”

  堅持政府引導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相結合

  記者日前專訪廣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廣州產業領軍人才政策“20條”。

  記者:此次研究起草《意見》及配套文件是基于怎樣的背景?

  答:去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提出要把廣州建設成為體制創新、機制健全的國家區域創新平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創新中心,強調要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和激勵。近年來,廣州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為集聚高層次人才、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就當前來看,我市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仍相對缺乏,科技人才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動力還不夠足,人才集聚效應與北京、上海相比還有差距,又面臨深圳、蘇州等城市的挑戰。因此,進一步突出重點、整合資源,研究出臺新的人才政策,勢在必行。

  記者:此次支持的領軍人才主要涵蓋哪些重點產業領域?主要目標是什么?

  答:《意見》及配套文件緊緊圍繞廣州三大戰略樞紐、“三中心一體系”和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建設,立足打造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新體系,在商貿會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航運航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汽車、精細化工、重大裝備與機器人、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領域內,5年支持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含團隊成員),每年支持1000名產業高端人才、2000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

  記者:《意見》“20條”中對廣州產業領軍人才的支持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意見》圍繞產業領軍人才在廣州創業、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堅持政府引導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相結合,主要提出了“五個一”的支持舉措,包括:

  實施“一個支持計劃”,即實施“羊城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對我市的創業領軍團隊、創新領軍團隊、創新領軍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領軍人才給予資助;建立“一個獎勵制度”,即建立“產業領軍人才獎勵制度”,對為我市發展做出貢獻的產業領軍人才、引才成績突出企業給予補貼;完善“一個服務機制”,即建立完善企業人才評價服務機制、人才綠卡等服務配套機制;搭建“一個發展平臺”,即支持人才承擔科技項目、扶持企業建設創新創業平臺等;暢通“一個流動渠道”,即暢通產學研人才流動渠道,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科研人員創業。

  記者:此次廣州產業領軍人才政策主要有哪些創新之處和亮點?

  答:一是實現人才政策聚焦。一方面緊扣經濟建設主戰場,將支持對象聚焦在能為我市重點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領軍人才身上;另一方面是強化資金聚焦,力求聚焦到切實產生效益、最具潛力的人才項目上。二是打造精細化、組合式政策體系。按照“分類施策,精準支持”的思路,區分不同類型的企業需求,既有對人才項目的資助,又有對人才的獎勵補貼,也有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上的突破創新,同時還提供人才綠卡等一系列生活工作便利條件,力求打出組合拳,全方位支持產業領軍人才。三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突破性地引入社會專業投資機構參與對創業領軍團隊項目的評估評審,并通過政府股權跟投、貸款貼息、融資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對人才團隊給予支持,有力撬動市場力量對人才工作的投入。

  記者:對廣州產業領軍人才的支持需投入多少資金?在資金使用、監管上有什么舉措?

  答:據估算,實施《意見》及配套文件每年需投入約7億元、5年共約35億元,對每個創新創業領軍團隊來說,可獲得300萬元人才經費和最高30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這樣的資金支持力度在全國具有相當競爭力。這次在資金使用方式上規定得很嚴很細,例如采取“后補助”模式,財政無償資助資金在入選項目達到預期效果后再按計劃撥付;又如引入“政府股權跟投”模式,對獲得市場資本投資后的創業領軍團隊給予財政股權跟投;文件也重點在加強資金監管上作了規定,目的就是為了防范套取財政資金,降低財政資金投入風險,力爭實現財政資金安全高效。

  記者:產業領軍人才政策的實施細則將于什么時候推出?相關人才團隊項目的申報什么時候可以開始?

  答:剛出臺的《意見》及配套文件是核心環節,接下來,市委組織部、市科創委、市人社局等有關部門會加快出臺相應實施細則,預計第二季度將陸續對外公布,相關人才、團隊項目的申報工作也將在細則公布后緊鑼密鼓地開展。

  專家點評

  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嘉森

  “綠卡制度”穩定中層人才

  2007年到廣州創業的許嘉森,現在身份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廣州市杰出專家、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業內人士,他表示新出臺的人才政策有兩方面的突出亮點。

  “首先,它實現了人才的全面覆蓋,意即對人才的認識相對更全面。”許嘉森說,以前講吸引人才,很多時候都是強調高端人才、專業人才。現在,新的人才政策不但覆蓋了高端人才,還覆蓋了骨干人才、行業人才,“不僅僅是局限在很小眾的人才,而是覆蓋到了涉及廣州新興產業聚集相配套的各種相關人才。”

  許嘉森認為,第二大突破是出臺了“廣州市人才綠卡制度”。他說,一個城市面臨的競爭,根本是這個城市面臨的人才競爭。“這種人才競爭不是說人才一定要住在廣州,拿著廣州的戶口,我們國內其他城市的人才,沒有落戶廣州的人才,也可以為廣州的發展所用。”他表示,在國家層面,現在也陸續出臺相似的綠卡制度,廣州出臺人才綠卡制度非常及時,也跟國家整個政策調整相配合。

  對于“人才綠卡制度”,許嘉森認為就是讓廣州所需要的人才享受廣州市民的待遇,涉及到安家落戶、買房買車、孩子入學等一系列實際問題。他認為,該制度若能落實到位,對行業人才將有相當吸引力,對人才的穩定,尤其是對骨干人才以及基數最大的中層人才的穩定,都有巨大作用,最終將惠及整體產業發展。

  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鄭厚明

  既重人才引進也重人才服務

  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的鄭厚明表示,近期,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配合參與了廣州的人才政策起草調研,《意見》無論從政策體系還是人才體系方面來看,均有創新。從政策體系的完備程度來看,《意見》中人才分類明確,定位精準,對不同類型的企業人才進行了不同的劃分,在“育才”的基礎上進行分類。

  從政策體系上來看,對人才的鼓勵,既有針對團隊的,也有針對做出實際工作的人才進行。“過去的人才引進趨向于重引進,輕服務,但從目前的政策體系來看,精準性的人才引進政策,除了重視人才以外,還同時重視人才在廣州的創新創業以及對人才的服務。”鄭厚明稱,“在我們看來,目前的人才政策體系,是實現了政策的聚焦,回歸到市場真正的主體。”

  鄭厚明指出,政策聚焦主要突出在重點產業的聚焦,為廣州的引才服務;服務對象的聚焦,為推動廣州重點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企業的高端人才、緊缺人才服務;資金聚焦,將政府的資金聚焦在具有發展潛力的人才和項目上,回歸經濟建設的主戰場。

  “國內有些地方還局限于拼政策、拼資金,其實政府的財政資金是有限的,我們最終還是要用政府的引導來撬動社會資本,充分吸納社會資本,為人才引進服務。”鄭厚明表示。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