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5

比异性相吸还吸引中国科学家的是什么?

2016-03-16
来源:中新社

 

  两颗互相环绕运行的白矮星产生的引力波(示意图)。NASA

  摘要:上个月,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成真。可是这令科技界狂欢的事儿,多少让中国人心塞:唉,上世纪80年代与美国同期研究,又错过了。不过,错过了相亲,未必错过牵手,关于中国加入了全球引力波探测竞赛的消息在今年的中国两会上成为外界关心的话题。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记者一波波地赶来采访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委员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告诉中新社记者,"今年要求采访的量大得多,也有来自国外的采访邀请。"据说,排队情况是这样的:

  中国探"波"方向一:走进西藏阿里"登山"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引力波探测有三大方向。其中,张新民是"阿里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与负责人。项目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在西藏阿里地区5100米的山巅探测原初引力波,也就是宇宙大爆炸时创生的引力波。

  神秘的阿里,就是这里:

 

 西藏阿里地区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杨喆 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表示,"'阿里计划'的地理优势是国际上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这样能"捕获"原初引力波的概率更大,赢的几率也随之增大。"张新民则预估,"3至5年可以出成果。"即使不能探测到原初引力波,出一个研究成果也将为未来探测提供一条线索。

  中国探"波"方向二:眺望太空"上天"

  中国引力波探测的第二个方向是主攻黑洞撞击发出的波动对空间产生的变化,中山大学的"天琴计划"和中科院的"太极计划"对此进行研究。

  哦,第二个方向原来是在这里: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黑洞模拟动画。 视频截图

  "天琴计划"将用15年至20年的时间发射卫星上天。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罗俊表示,与美国相比,"天琴计划"会有光学辅助手段。美国探测的引力波为短时间爆发型,天琴探测的低频段的连续型引力波,可持续验证。

  "天琴计划"正在全球高薪招募研究人员。欧洲引力波探测项目"LISA计划"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愿合作,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顶尖教授也想成为合作者或者顾问。

  除了"天琴计划"找来外援,中科院发起的、以胡文瑞、吴岳良为首席科学家的"太极计划"也是一个中欧合作的国际合作计划,也许,下一个探测到引力波的就是中欧小伙伴。

  中国探"波"方向三: "潜伏"天坑等她来

  位于贵州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新社图片 钟欣 摄

  除了三大计划外,隶属于中科院的国家天文台则正在准备探测"脉冲星测时引力波",欲掌握其对时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他们正在利用贵州巨型天坑、喀斯特洼地建造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天文工程,总投资金额达12亿元人民币,2011年3月动工,预计2016年9月竣工。它将使中国深空探测能力延伸至太阳系外缘,有助于探测引力波。

  中国与引力波的约会还有多久,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