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左侧的一块石头上,按原状复制的石虎也已受损。
昨天下午,不少当地市民慕名来看石龙。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无证据证实石龙有关张献忠沉银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石龙村的石龙清淤维护工程正式启动,当地流传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被认为与明末张献忠在此处附近“江口沉银”有关,甚至被称为“寻银诀”,更增添了石龙的神秘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京华时报记者从彭山文物部门了解到,文献记载该石龙雕刻于宋代、张献忠“江口沉银”发生于明末,并无文献、出土文物等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关系,流传的童谣也未明确指向张献忠“江口沉银”。
雕刻在山沟里的石龙
石龙雕刻位于石龙村的石龙沟,在山沟里的一处半山腰上。昨天下午,京华时报记者赶到现场时,多名当地人正在石龙下方堆砌石头,准备做成堡坎,防止石龙周围再被泥土及滑坡掩埋。
石龙的龙头朝下,龙尾朝上,龙身盘踞在石壁上,龙鳞龙爪清晰可见,活灵活现,但龙尾附近仍被泥土覆盖,尚未完全清理干净。龙身左侧有一条细细的清泉从山上流下。
彭山区文管所的文物保护管理员赵尚春也正在这里忙活。他介绍,该石壁材质为红砂石,浮雕有镂空部分,龙头位置原有一处方口井,象征着石龙在吸水,雕刻于宋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因年代久远,被泥土覆盖,但龙身左侧的清泉始终未断流。
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该石龙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整的高浮雕摩崖造像,造型完美、雕刻精湛,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赵尚春介绍,文革时期,因山体滑坡、雨水冲刷,石龙再次出现。1982年,当地确定要清理石龙上的泥土。1984年春,彭山县文管所将覆盖物清除,石龙方展现全貌,当时他们在龙头旁修建了一个水池蓄水。但因资金紧张疏于维护,时间久了,水池及部分石龙龙体又被泥土覆盖。
在争取到资金后,经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门批准,今年3月14日,石龙清淤维护工程全面启动,被掩埋的龙头和龙身将再次现世。彭山区外宣办副主任梁卫东介绍,他们预计将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完成清淤维护工程。
童谣指石龙石虎蕴含财富
石龙左侧的一块石头上,还有一尊石虎。当今的彭山县志记载,石龙凿于原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在)山门外,与之相对的石虎在文革期间已被损毁,后当地照原样仿造一尊,因石材质量不够好,虎头又自然损毁。
据当地文管部门介绍,相关文物专家通过对该石龙的雕刻艺术进行研究,推断该石龙雕刻于宋代,至今应有千年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彭山县志·杂识》已对该石龙有记载,“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爪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神工鬼斧者然,与石虎山相对。谚云:‘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盖即此也”。当今的彭山县志称,石龙系高浮雕,长17米,身径0.7米。
石龙右下方不远处,还有两处摩崖题词。
一处题词署名徐原烈(又名幼常),标题是《石龙沟》,但该题词中部分字迹已难分辨。据介绍,徐原烈是民国时期彭山县的编志局局长,对江口地方进行编志史料时,对石龙做了题词。
另一处题词写着,“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署名为“幼常再题”。
当地村民称,当地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童谣。“从我们祖上就开始流传,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位60多岁的村民说。
彭山区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梁卫东称,在中国,龙一般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但为何宋人会在石龙沟这个山沟里雕刻这样一条精美的石龙,目前尚无考证。
沉银遗址或将全面发掘
石龙石虎向西直线距离约1500米的地方,是府河和南河的汇合处,也就是正史《明史》、地方志《彭山县志》所记载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地方。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领袖,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登基成为大西皇帝。但张献忠的大西皇帝没能做多久。1646年,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11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
清初《蜀难纪实》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因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部队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此后300年间,“江口沉银”始终不曾被忘记。据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有渔民在江口河中获得一把刀鞘,转报到了总督孙士毅那里,他派人到江口打捞多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
太平天国时期,清咸丰帝让成都将军裕瑞在此处设法打捞挖掘,但一无所获。民国时期,也有川军专门打捞,收获甚微。
2005年,彭山县在江口镇岷江江口河道内施工时,挖出一个有7锭银锭的圆木,经鉴定为明末崇祯时期征收的税银。
2011年,此处江口河道清淤,挖掘机又挖出一些文物,包括一页金封册、一枚印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以及一些碎银。
据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底,来自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等单位的10多名专家聚集在彭山,对沉银遗址、文物进行研讨后出具意见书: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据介绍,国家文物部门对“江口沉银”非常关注,或将于近期对“江口沉银”现场进行全面发掘。
3月14日当地启动对石龙的清淤维护工程后,又有观点将童谣与“江口沉银”联系在一起,认为童谣是“寻银诀”。
昨天,多批当地游客来到石龙清淤维护工程现场,观看石龙。这些游客均称,他们是看了网上关于该石龙与张献忠“江口沉银”有关系的报道后,慕名前来。
不过,赵尚春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石龙雕刻于宋代,“江口沉银”发生于明末,目前并无证据证明石龙石虎与“江口沉银”有关系,流传的童谣也只是说“金银万万五”,并未明确指向张献忠“江口沉银”。
京华时报记者怀若谷
发自四川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