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中大理學院院長黃乃正:科研結合企業 助港再工業化

2016-04-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院長黃乃正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雪峰報道:去年年底,醞釀逾10年的港科院正式成立,創院27名院士中不乏重量級學者及諾貝爾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院長黃乃正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自己多年來一直向政府建言成立港科院,奈何上屆政府并不重視這一提議,直至現屆政府上臺才達成所願。他期望港科院除研究外,亦向市民推廣科普,并為政府政策提供意見,大力推動香港成為亞洲科研中心。

  冀港成為亞洲科研中心

  黃乃正是港科院董事兼創院院士,過去一直有參與港科院籌備工作。他憶述稱,有關港科院的設想已醞釀超過10年,他曾向上屆政府提出該設想,奈何政府官員誤將港科院的角色與科技大學的高等研究院相混淆,并未予以重視。

  黃乃正續指,近年來,不少香港科學家獲選進入中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美國科學院等頂尖機構,反映本港科研已達世界水平,他與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支志明及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葉玉如均認為時機已成熟,故再次與政府部門商討成立港科院一事,得到港府重視與認可。至去年12月,港科院最終在禮賓府舉行成立典禮。

  黃乃正表示,過去數年間,在東南亞國家或地區中,唯獨香港沒有科學院,每逢外國科學院來港參與活動時,惟有以裘槎基金會作為對口單位出面接待。他形容基金會對此感到「唔舒服」,所以在籌備期間,該基金會亦是第一個為港科院注資的機構。他強調,港科院日后除向頂尖科研人員頒授院士榮譽、進行科研外,亦會向市民推廣科普,以及為政府政策提供意見,期望推動香港成為亞洲科研中心。

  科研投放不足 港府企業需協力

  科研離不開經費投入,對此,黃乃正坦言,特區政府雖設有不同的資助計劃,但業界時常面對僧多粥少的窘境。他說,香港整體社會的研發資金僅占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約0.7%至0.8%,相比大部分國家或地區的科學研發投入達到2%至4%,香港實驗室所得經費「僅僅夠生存」,不足以做最好的研究。他表示,事實上,內地的實驗室普遍可獲得100萬至200萬元經費,外國著名大學所得經費更是驚人,以美國為例,單是一個學系的經費,每年總額已超過本港所有大學總和,可見本港對科研的投放確實不足。

  對於特首梁振英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有關「再工業化」的提法,黃乃正表示支持,但認為單靠政府的力量并不足夠,必須鼓勵商界一同參與。他指出,外國普遍支持科研,除設立基金資助大學實驗室外,部分企業更投入相當財力,用以自設實驗室及聘請教授;相形之下,香港則少有企業將資金投入科研,因此期望特區政府能夠推出措施,例如稅務優惠、豁免租金等利好,吸引工業界參與支持科研。

  與工總互動 科研工業結合

  黃乃正續說,港科院與香港工業總會(下稱「工總」)已建立策略夥伴關系,雙方成立常設機制,開拓互動交流平臺,將科研及工業發展相結合,務求推動香港高科技研究成果成功產業化,為本港科研人員及有科學天分的年輕人創造發展機會。在該常設機制下,雙方每年會舉行一次聯席會議,就科研及其產業化的發展向政府提交意見。

  此外,工總會員會參觀港科院院士的研究中心或實驗室,港科院院士亦會實地參觀工總會員的廠房及設施,黃乃正希望這些訪問可以加強企業家對應用科研的認識,并讓科研人士更了解工業生產的實際需求,以提高其研究成果產業化的機會。

  化學權威談科研經 實驗精神尤為重要

  黃乃正是本港土生土長的化學權威。1969年,他入讀中大,機緣巧合成為講師胡沛良的研究助理;隨后,胡沛良推薦他到其老師、倫敦大學學院Franz Sondheimer教授門下;取得博士學位后,Sondheimer再推薦他到美國哈佛大學跟隨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Robert B. Woodward教授學習。

  黃乃正憶述稱,自己就讀一年級時成為胡沛良講師的助理,并由此培養出對化學合成的興趣;跟隨Woodward學習期間,他則致力於紅黴素全合成研究,并將「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之有機合成」作為研究方向;回到香港后,他更與一位大學本科生合作,合成出一種教科書上聲稱從未有人合成過的分子。黃乃正說,他將研究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刊物后,引起學術界哄動。

  國外經驗成本地科學家優勢

  作為亨譽國際的化學專家,黃乃正一直醉心於純學術研究,笑言自己對復雜分子有興趣。他說,合成分子是科研的基礎,如果沒有合成、沒有新分子,很多研究就無法展開。他更表示,香港的化學、數學、物理等基礎研究相當出色,其中以化學成績最好。他舉例稱,在中國科學院中,港人多數集中在化學部,可見本地學者在化學方面的研究水準受到認可。

  談及香港科研優勢,黃乃正認為,這在於近90%的本地科學家擁有國外研究經驗。他解釋說,不論老年、中年,或是青年科學家,大多曾在國外參與實驗,了解不同國家的研究方式與優劣;相形之下,內地與臺灣的學者則普遍只有本地研究經驗。

  提起香港的教育制度,黃乃正批評稱越改越亂。他質疑教育局及坊間提出的「零功課」原則,認為學生應「學而時習之」,如果完全沒有功課,學生則難以全面吸收知識,從而令港生在全球競爭的大環境下失去優勢。

  現行教育制度不利跨學科發展

  黃乃正續指,人才的培養是科研的關鍵,惟現行教育制度卻不利於跨學科發展。他說,在教育改革前,中學生需修讀8至10門學科;但在中學文憑試制度(DSE)下,高中生只需修讀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教育4個必修核心科目,及2至3個選修科目。他指,生物、物理、化學和數學四者的知識本應互相緊扣,可本港學生卻出現「識化學,但唔識生物、物理」或類似情況,直接拖低理科生水平,因此質疑DSE或會「害死」日后想投身科研的學生。

  此外,黃乃正希望學校能訓練學生動手能力,因實驗精神對科學家尤為重要。他說,自己小時候可在市面上輕易買到整套實驗室工具,包括鐵粉、硫磺、本生燈等,更時常在家做實驗;曾經有一次,自己在家中研究硫化氫,不慎讓屋里充滿臭味而被家人責罵。他更回憶稱,自己哈佛時期的導師Woodward教授曾嘗試將與水相遇即會爆炸的鈉棒放入冰里,因鈉棒毫無反應,遂伸腳一踢,結果觸發爆炸,并在教授臉上留下疤痕。他坦言,實驗必然伴隨風險,但不能因此畏首畏尾,并強調富有實驗精神正是國外科研的優勝之處。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