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工业是香港经济重要支柱,行政长官梁振英上台後,特区政府也因应市场变化适度有为,在本年度的《施政报告》中,接纳香港工业总会(工总)的建议,提出推动「再工业化」,期待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工总倡议,港府可考虑提供税务优惠,让企业科研开支获得三倍扣税,鼓励企业投入科研提升产业结构。香港商报记者韩濠昕香港经济过度依赖地产和金融业,一向备受批评。工总一直以来都倡仪香港经济要多元化,主席郑文聪教授坦言:「本年度《施政报告》接纳工总建议,提出推动『再工业化』及『创科产业』发展,我们非常之开心。」
特首、创科局长考察珠三角工厂
最近工总邀请特首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一起,到工总会员位於珠三角的厂房,了解粤港两地工业合作情况,分别参观了伯恩光学(香港)及东江集团(控股)的厂房。
工总主席郑文聪
郑文聪说:「行政长官梁振英很关心香港工业发展,重视在内地营运的香港工业,对香港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伯恩为港资企业,成立於1986年,於2001年开始涉足面板保护玻璃,现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产商,全球市场占有额超过60%,客户包括Apple及Samsung等国际知名品牌。东江集团创始於1983年,是一家领先的一站式的注塑解决方案供应商,已於2013年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工总期望港府继续增加香港的工业资源、重建香港的制造能力,及利用创新科技加强香港工业竞争力。
制造业仅占港GDP1.4%
本港工业发展曾盛极一时,推动香港经济起飞,八十年代初最高峰时,香港制造业曾占香港GDP的23%,雇用工人曾占香港劳动人口的41%,中国改革开放之後,香港工业家把握到时代机遇,利用内地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把生产线迁移至内地,香港的工业家普遍拓展到更大的市场,亦累积到不少财富,而香港本地经济则转向服务业发展,如今制造业仅占香港GDP的1.4%。
港府想重振香港本土工业充满挑战,但长线看对香港当然有好处。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教授认为,「再工业化」可以为香港带来的三方向的改变,包括:(1)避免过度依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让香港产业适度多元化;(2)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的矛盾和不满;(3)为香港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施政报告》提出共超过46亿元的拨款和基金等措施:预留20亿元予创新及科技局以投资收入资助院校进行中游及应用研究;预留20亿元成立创科创投配对基金,以吸引私人风险投资基金投资於创科初创企业;预留5亿元成立创科生活基金。
新加坡四倍科研资金退税
工总倡议港府应参考外国普遍利用税务优惠,来鼓励企业投放资源进行科研、发展创新科技。事实上,香港科研的经费远比邻近地区为低,邻近的深圳研究开发开支占收入4%,广州占3.8%,而香港只占0.8%,一般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费用平均介乎2%至4%。郑文聪说:「人家新加坡(科研开支)可以四倍退税!」因此,所以工总建议港府推出科研开支可「三倍退税」,若有此税务优惠政策,相信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诱因,鼓励企业增拨资源做科研及产业升级。
郑文聪又希望港府推出更多措施,协助企业升级走向「工业4.0」。究竟什麽是工业4.0?又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早是德国推出的高科技工业战略,中国去年5月亦借鉴德国工业4.0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要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型成「制造强国」。
向工业4.0迈进
工总方面指出,不少港商在本港及珠三角地区生产模式,仍停留在「工业2.0至2.5阶段」,即半自动式配合人手生产,技术含量与德国正推动的「工业4.0」仍有一段距离。工业4.0目标是提高工业里的资讯化程度,整合不同智能生产技术,以促进更灵活的生产流程。例如以前的机械臂,只是流水作业做相同的事,但工业4.0里机械臂,在每一次新工序里都可以不同,以车厂为例,这一台可以喷红色油漆,换下一台可喷蓝色,流程里每一台汽车都可以是个性化订单,而又不会增加额外的人手成本。
郑文聪认为,在本港的先进制药、机械人技术、先进工业物料等产业,都适合进行「再工业化」,这些产业不必讲求生产量要大,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过程都不必占用很多土地,最重要生产利润够丰厚。
国际视野
外国不乏成功个案
「再工业化」并非空中楼阁,世界各国都有「再工业化」成功的例子。自从全球经济後一体化,美国制造业纷纷迁往生产成本较相宜的发展中国家,但近年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将生产线搬回美国。
美国再工业化展现成果
据世界银行报告,金融海啸前,服务业占美国总GDP的比例约为77%,制造业则仅占约12.9%。2008年金融海啸後,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後,便积极从不同方向推动美国「再工业化」,自2009年起相继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及启动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後,促进官产学研在科研上的合作,提供长期税务优惠激励私营企业积极创新,以及加强职业培训等。
过去外移的美国制造业,包括苹果(Apple)、福特汽车、通用电气(GE)等,都被吸引回流,近年逐渐增加本土生产。甚至外国企业也垂青在美国设厂,包括韩国大厂三星电子以及日本汽车大厂丰田汽车等。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回升,产值连续增长,单位劳动力成本亦有所下降。
瑞士、以色列经验值得借监
瑞士也是「再工业化」的成功例子。瑞士完全有可能只依赖旅游业和金融业支撑国家经济,却大力发展钟表行业、精细生产制造行业。此外,中东唯一民主国家以色列,人口只较香港多几十万至一百万,当地缺乏资源,又饱受伊斯兰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可以发展出不少创新科技产业。
亚洲的新加坡是另一个好例子,该国土地面积只有香港一半,经济可以集中在金融业发展上,不必发展造船业、炼油业,但是新加坡却没有这样做。现时新加坡的金融业发展的势头迅猛,与其工业基础牢固有莫大的关系。
再工业土地问题难解决
香港地价高昂,要推动「再工业化」,工业用地供应及租金是一大难题,但土地开发却受挫。香港工业总会认为,土地供应绝对需要政府提供协助。梁振英特首在《施政报告》推出措施,调整了工业政策,在土地供应方面,透过科技园公司,在工业提供合适的生产设施。
将军澳建高效能多层大厦
科技园公司正研究在将军澳工业,发展高效能多层大厦,出租予创科产业,从研发、原型制作、产品设计、生产、测试及分销、行政管理,到市场推广及品牌建立,提供「一条龙式」服务。据了解,当年兴建3个工业是针对传统工业,实际使用的地积比率仅1.1倍,相信新建的多层大厦,可利用有限土地创造更多空间。
不过,在科技园及将军澳工业区增设多层大厦,对推动香港「再工业化」效用有多大,仍需时间观察。因为一直以来,本港各区亦不乏多层式工商大厦,本港土地资源珍贵,一块土地用作什麽用途,除了要配合政府规划外,更重要是配合市场需要,政府未必能发挥到地皮的最大经济效益。
数码港沦地产项目
董建华特首时代,为振兴亚洲金融风暴之後的香港经济,认为当时香港需要发展资讯科技,把薄扶林钢线湾临海优质地皮免地价,批给李泽楷的盈科拓展,希望发展成类似美国矽谷的高科技中心。多年之後,数码港究竟成为香港矽谷还是豪宅项目,港人心知肚明。
政府将一块土地拨作工业发展,便不能够发展住宅或商业,有得就必有失,扶持某个产业用意虽好,但换个角度看,对没有受扶持的产业就不公平?如何取得平衡就考验政府智慧。
何谓再工业化
「再工业化」并非新名词,早在20世纪後期,欧美国家已开始提出「再工业化」的概念,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後,世界各国意识全球经济一体化後,不少国家经济结构过度单一化,於是不少国家采取「再工业化」政策,透过支持本土工业升级,引导海外制造业回归,调整产业结构等,为国家重塑竞争优势。
香港推动「再工业化」,并非单纯指厂房搬回香港,而是指发展一些不需要大量土地资源,而是利用智能生产、数据分析、IT化、物联网等技术,使生产流程全面自动化,为产业增值。从而提升香港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使「再工业化」成为香港的新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