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80后港大生林家進:三個創業錦囊

2016-05-0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創業有三難:獲取資金難,將技術轉化為產品難,在銷售產品時找到合適的管道難。此次創業十日談,本報邀請靠AR技術起家的天機數碼CEO林家進分享自己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與經驗,希望為初創者們帶來啟發,讓創業的道路少些荊棘多點風景。香港商報記者李映萱

  林家進(Terence)是80后,在港大修經濟,畢業時正遇上沙士、經濟下行,他找了一份與傳媒相關的工作,之后曾到過廣州發展,也接觸過網絡策劃,在2008年正式接觸IT行業,在2013年開始創業,主打AR技術。

  說起AR(AugmentedReality)技術,該技術中文名叫增強現實,可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并進行互動。Terence說,自己公司的AR技術已申請了專利,但說到如何將AR技術運用到產品中,發揮技術的價值,實屬不容易。

  技術絕對不等於產品

  「技術畢竟是技術,如不能把技術變成新的東西,就是空想。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AR技術可以做什麼?」Terence說道。

  為AR技術申請完專利之后,Terence便開始利用AR技術幫人做散單,也曾用AR技術幫電影公司做宣傳。當顧客經過電影公司的宣傳海報時,可以用手機掃描這些宣傳海報,手機里的海報畫面頓時變立體,同時Terence還與游戲公司合作,利用技術幫人設計一些小游戲。

  隨著時間推移,市面上也開始有其他公司做AR技術,Terence表示,光靠AR技術為別人產品服務的生意,開始越來越難做,因為整個制作與開發的過程耗時長,成本高。

  因此Terence思考要如何優化AR技術創造出一件產品,直到去年8月,才正式確定了計劃書,決定將AR技術與語音技術結合,制作一套教兒童學習英語與普通話的學習卡。

  產品是初創企業的基石,所以初創企業擁有一項新技術時,最好不要把技術當做一種產品。這樣不僅可以讓公司的業務更多樣化,也可以防止其他公司也研發出同樣的技術時,公司的優勢會消失殆盡。

  拿贊助要了解條件

  不論你有新產品還是新技術,要讓人知道還得靠推廣。然而,推廣需要金錢支撐,所以這又成了初創企業的又一道難關。

  Terence分享,若初創企業想從港府拿到創業贊助,那麼你的項目要能和政府合作或是與香港某間大學合作,成功率會高很多。同時,沒有市場化的初創企業會更有優勢。

  另外,Terence建議,香港創業者們不要只把目光放在香港。他表示,如今內地鼓勵創業創新,現在內地有不少針對創業者的孵化器,亦有很多機會可以為創業者們成功籌集到資金。

  銷售管道很重要

  當創業者們創作出產品時,顧客絕對不會主動找上門來,這時選擇適合的銷售管道會讓你事半功倍。目前,Terence的學習卡已經在一些補習社、書店及網上售賣。

  值得留意的是,傳統的銷售管道,如書店,通常能夠提升產品的認知度,網上銷售則可以覆蓋大量客戶。Terence建議,初創立的產品可以同時嘗試多種銷售管道,通過不同方式讓產品曝光。

  到內地或香港創業?

  很多創業者都在討論,究竟是在香港發展好,還是在內地發展好。其實,筆者認為兩地各有千秋。

  香港法律完善,對創業者的專利會有一個好的保護,同時與國際接軌,創業者可以在香港擁有很多與國外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內地的市場大,科技人才多過香港,整體氛圍較好,但競爭也很大,抄襲現象較多。例如:當一家公司開發出一個熱門的新產品時,市面上很快就會有相似的產品出現,而且價格比較便宜。

  成功人士「唔熟唔做」

  筆者認為,如討論起創業在香港還是內地這個話題時,創業者不要只想這兩個地方有什麼好處,最重要的是創業者要衡量自己能做些什麼。

  筆者也曾訪問過一些白手起家,走向人生巔峰的大佬。總結一下,他們做生意的特點就是「唔熟唔做」。也就是說,這些大佬們不會輕易嘗試自己不熟悉的業務,或者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做生意。

  所以,如果創業者對內地市場沒有任何了解,只認為內地市場大,容易做生意而貿然進軍內地,搞不好就會弄得個東施效顰,無功而返的結果。李映萱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