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不讓座是我的權利嗎

2016-05-05
来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不讓座是我的權利嗎(民生觀))

  又出了“該不該讓座”的新聞。一位老人坐動車到省城看病,買的不是全程票,半路上車這位堅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兒很不滿意,但座位主人認為,坐自己座位還有錯嗎?

  判斷這個話題,有一種說法流傳甚廣:不讓座是本分,讓是情分;讓了,你可以夸我,不讓,你不能罵我。坐自己的座是權利,可以主動放棄,但他人不能褫奪。

  不讓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奪的權利嗎?

  座位享用權產生于分配規則,應該回到分配規則這個源頭看。

  先看公交車情境。公交車的座位是一項面向大眾分配的公共資源。為了通勤效率,它必須迅速分配;因為普惠特性,它還得平等地分配,不能搞價高者得。那么,“先來后到”成了最自然、最合理的尺子。但這把尺子比較偏向行動迅速、體力強健者,為了公平,需要加上對“老弱病殘孕”群體照顧的權重。所以,尺子的全稱是“先來后到+兼顧老弱”。所以,即便你先占了位子,并不意味著你就有滿滿的享用權利。故而,售票員大姐常對身邊有老人的乘客喊:“小伙子,麻煩給老人讓讓座兒吧!”這不僅是道德呼吁,也包含著加權后的權利定位。

  然而,人們幾乎見不到這樣的場景:空姐走入頭等艙某年輕人座位旁,“小伙子,經濟艙有位老大爺坐得太擠,麻煩你換換座吧!”為什么?因為飛機和動車跟公交車不一樣,尤其是頭等艙和高鐵座位,屬于商務資源,分配遵循的是商品交換的原則。花了錢,享用權利是飽滿的。

  當然,有飽滿權利,也不一定往飽滿里用。動車上,老人生龍活虎,對票入座誰也說不出什么;老人臉色蒼白、病體沉重,這時候主動讓渡一下自己的權利,更值得贊許。

  “該不該讓座”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得區別具體情境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但是,似乎可以形成如下共識:可以呼吁道德,但不能搞道德綁架。不能因為自己的“年齡優勢”,就可以罵罵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強迫人讓座;可以捍衛權利,但要厘清權利的邊界,公交車座位享用權并不僅由“先到”法則產生,死不讓座沒有那么理直氣壯。此外,只講權利話語而任由冷漠滋生,也非社會之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