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ViuTV能否與TVB一拼?

2016-05-06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香港的電視業迎來巨變。正當亞洲電視黯然熄機,結束近60年免費廣播歷史之際,香港電臺馬上接手,推出全新的模擬頻譜廣播,而數天后ViuTV更強勢開臺,首輪系列主打節目均口碑滿道。究竟,新免費電視臺涌現,會否沖擊香港的電視生態,又會否打破無線電視(TVB)的壟斷局面?

  ViuTV之得非TVB之失

  初步收視資料顯示,香港的電視業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首度登場的ViuTV,成功搶奪了觀眾眼球,其皇牌節目首兩星期就觸及約10點的最高收視,其餘非傳統黃金時段亦有約6點左右,成績無疑較此前的亞視優勝。(至於港臺電視,則暫未提供收視報告。)

  相對來說,面對競爭對手來勢洶洶,無線收視有所下跌,無疑是個必然結果,惟相關跌幅尚算溫和,基本僅流失了兩三點收視,總的來說仍能維持在廿多點水平。

  有兩點值得留意:一、無線領導地位未見太大動搖,本身的餅雖見減少但并不嚴重;二、ViuTV更多其實開拓了新的電視客源——即吸引了原本不看電視(無帹)的觀眾,也就是將整個電視業的餅造大了。所以說,香港的電視業走對了路,展現了新的良性競爭。

  實況娛樂追看性不及劇集

  可是,有分析將數據解讀為ViuTV撼動無線,則是言過其實。畢竟,ViuTV之得,不是無線之失。要說ViuTV足以挑戰無線地位,目前來說還是言之尚早。

  事實上,ViuTV主打的是實況娛樂,亦即以名人為主的真人騷realityshow,目標觀眾也是較年輕、較開放的,與無線截然不同。啟播以來,ViuTV無疑帶來了許多新鮮感;可是,新鮮過后能否持續,這才是未來的關鍵所在——尤其要避免出現「成也實況,敗也實況」之窘。

  首先,實況娛樂當然具有相當吸引力,惟論追看性卻恐遠遠不及劇集。雖然,實況娛樂的種類繁多,由Vi-uTV已登場的旅游、搏擊節目,到海外的荒野生存、時裝模特、烹飪煮食、演藝歌唱、裝修設計、以至見習求職等等,可謂應有盡有。不過,歸根究底,其主要吸引之處,還是圍繞「矛盾」二字,藉著不同平臺將參加者的人性醜惡表露出來,繼而滿足觀眾的偷窺揭私心態,說得通俗一點其實即「睇人鬧交」,可謂萬變不離其宗。可以預期,這很容易落入「換湯不換藥」的境況,且亦容易散播負能量氛圍。而事實上,近年海外的真人騷已漸走下坡,愈來愈多還不惜刻意挑動「矛盾」,無怪乎觀眾都開始看膩這個重復模式。最新資料亦指,本週ViuTV同一皇牌實況娛樂節目收視,已由最高逾10點跌至3點左右。

  這跟劇集明顯不同。比喻言之,劇集好比小說,是書店歷久不衰的暢銷書種,因為小說里面的人物、情節等等,都易引來共鳴、使人投入。即使大體種類還是離不開愛情、喜劇、警匪、權斗之類,但已夠帶來萬千變化,令人百看不厭。查歷來的愛情小說、愛情電影、愛情劇集等愛情故事,豈不多如繁星?實況娛樂某程度也是一些故事,但在情節上就過於單一,沒有什麼其他支線,而人物刻畫亦然,遠遠不夠故事立體。此外,同一題材,實況娛樂一般只夠拍攝十集(數小時)左右,之后就要另尋出路,這無疑需要大量消耗創意,不似劇集般,一個劇本已夠一拍二三十集(幾十小時)。

  自家造星能力不足

  當然,也有不少實況娛樂鼓勵正能量,可通過設計鋪排,讓觀眾投入到節目參加者的發展旅程上,因而大大提高共鳴感與投入感。有見及此,類似節目也往往容易造星,特別見諸演藝類的節目;不過,這實要求更佳的表現手腕,否則或恐弄巧反拙。觀乎ViuTV的節目,則顯然傾向標榜「矛盾」一面。

  這又帶來ViuTV的一大問題,就是制造明星的能力。

  一套劇集,往往容易成就明星,多少明星因為拍劇一炮而紅(近期韓國自是佼佼者),原因就在於故事性,觀眾先喜歡角色,然后喜歡演員。無線強在劇集,所以過去經常能夠成功造星;時至今日,拍劇仍是將藝員帶入屋的最佳辦法,效果遠遠勝於其他綜藝節目。反之,ViuTV的造星能力則恐有不逮,著重實況娛樂既是主因之一,惟更重要的是,乃甚至根本沒有計劃造星,其節目主持人及參加者等,絕大部分都是外判招來。在缺乏自家藝人的情況下,包括自家主持、自家演員、自家歌手等等,就恐難以建立觀眾忠誠度,也難以節省藝員成本開支。

  劍走偏鋒 恐淪二奶臺

  除此以外,ViuTV還有機會步上港視HKTV的后塵,原因就在於目標觀眾及其相關口味方面。

  HKTV銳意拍劇,冀與無線一爭長短,結果卻投入(input)與收入(output)極不相稱,正好與無帹相反,尤其因為政治立場太過鮮明,以致目標觀眾群過於狹窄,最終便落得無以為繼、轉型求存的下場。某程度上,ViuTV避開正面挑戰無帹,是個明智的決定;但同樣地,卻恐墜入觀眾群愈縮愈窄的漩渦,繼而嚴重局限自身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無線的觀眾群主要是較年長一輩,并已建立所謂「慣性收視」,幾乎壟斷了整個免費電視行業。所以,ViuTV轉而搶占無線以外的觀眾群,特別是平時不看電視的青年,例如在節目編排上,都將皇牌節目放在較晚時段播放,另外題材都偏向創新,部分更加大膽踩界,不惜挑戰免費電視的監管尺度等,凡此種種,於現階段而言,策略無疑相當成功,并成功將電視行業的餅造大了,可是,如果相關策略長久不變,就只會進一步奠定無線作為「大臺」的地位,而ViuTV則僅是個覬覦小眾市場(nichemarket)的「二奶臺」。當然,跟黃絲味道十足、觀眾群異常狹窄的HKTV相比,Vi-uTV的觀眾群相對廣泛得多;惟值得留意的是,如果ViuTV繼續愈走愈偏,以致逐漸形成負面形象,觀眾隨之流失絕對可以預期。情況就如早前拙作《歌影視本土化是走錯路》所示一般(詳見2016年4月8日《香港商報》A2),同樣跌入市場愈縮愈窄的下場。

  總的來說,ViuTV的崛起,能否改變香港的電視業生態,甚而取代無線的地位?暫時答案傾向否定。然而,香港的電視業終於迎來新局,還望一眾免費電視臺能夠競爭進步,為觀眾帶來更多元、更高質的節目選擇。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