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香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論壇時指出:中央「支持香港巩固既有優勢、開发新優勢」。
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少數高度開放的經濟體之一,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之高也舉世罕見。普遍認為,香港經濟這兩個特點在國家推動「一带一路」建設中可以发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一篇評論稱:「與內地省份相比,香港在法律、金融、專業服務和工程顧問等領域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在國際商貿、技術轉移合作、知識產權管理、債券融資、跨國法律支持、仲裁和訴訟、工程管理等領域可以提供服務,扮演『超級聯系人』的角色,非香港莫屬。」
香港優勢基於傳統格局
但是,深入分析就发現,香港參與「一带一路」建設,必須以創新精神來发揮其「高度開放」和「服務業发達」兩大優勢,因為「一带一路」無論對於人類文明发展、中華民族偉大复興還是對於香港前途都具有劃時代意義,而香港這兩大優勢仍舊建基於傳統格局。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冷戰」背景下,香港經濟高度開放以嚴重依賴西方國家為基礎。上世紀70年代,因為西方金融資本向亞洲拓展,香港发展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長期以來受倫敦和紐約兩大全球金融中心制約。
從上世紀70年代末至上世紀末,內地改革開放以借鑒人類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吸引外國尤其西方國家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為主要特徵。香港憑藉依靠而建立的西方制度和取得的成就,以及長期作為中國與西方唯一中介的地位,得以左右逢源。
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香港的絕大多數制造業廠商遷至廣東省珠江三角洲,香港本地迅速发展服務業。但至今,無論華資拓展的還是外資設立的,香港的服務業一直是以內地為主要市場。
然而,「一带一路」建設順應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全面深刻調整,順應人類的重心由過去500年一直在西方(歐洲、北美)開始向東方(亞洲)轉移。「一带一路」建設是中國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從現在起至本世紀中葉,中國企業將越來越多地「走出去」,同亞洲、歐洲、非洲及其他洲的許多國家加強合作、深化聯系,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總之,「一带一路」建設開啟人類文明发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复興的新紀元。
香港須與時俱進
因此,香港參與「一带一路」建設,发揮既有優勢,必須做與時俱進的調整。
一、香港必須從長期依靠西方,盡快調整為堅定依靠國家。
從上世紀90年代中以來,香港經濟在客觀上對西方的依存逐漸弱化,對國家主體的依賴愈益加深;尤其在2003年CEPA簽署並實施後,香港與內地經濟形成了不可逆轉不可阻擋的一體化趨勢。然而,至今,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在主觀上依舊迷戀西方。反對派更是集體趨於激進和極端,最近,「本土主義」、「去中國化」和「港獨」勢力甚囂塵上。香港必須堅決排除「本土主義」、「去中國化」和「港獨」的幹擾和破壞,才能真正投入「一带一路」建設。
二、香港服務業自上世紀80年代中以來幾十年服務內地市場所積累的經驗,固然寶貴,卻不足以開拓「一带一路」沿線各國的新市場。因為,「一带一路」涉及幾十個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國家,情形遠較內地的复雜。
有一種觀點:香港社會擁有不同宗教和種族長期和諧相處的經驗,有助於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拓展「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有一定道理,但不足以引伸至普遍適用的經驗。香港熟悉歐美发達國家,對发展中國家欠了解。
還有一種觀點:香港服務業由各國資本投資經營,有助於拓展「一带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跨國集團早在「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業務,不必它們的香港分公司越俎代庖。
誠然,坐而論道不如付諸實踐。只要密切聯系「一带一路」建設實踐來发揮香港經濟優勢,必定展現創新精神。(周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