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於5月17日發布的一份詳盡報告稱,通過基因工程種植的農作物可以安全地食用,不會增加患癌症、肥胖、胃腸疾病、腎病、自閉症或過敏的幾率。
這份長達388頁的報告於兩年前開始動工。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院召集了50多位科學家、研究人員、農業和工業專家,組成報告編寫委員會。編寫過程中參考了900多項相關研究,使用了自轉基因作物首次發明以來、至今20年間積累的數據。
總的來說,轉基因(GE)作物為美國農民省了不少錢,但並未增加作物產量。在部分地區,轉基因作物成功降低了當地的害蟲數量,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但在其它地區卻增加了抗除草劑的雜草數量。此外,該報告還指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轉基因作物對黑脈金斑蝶的數量造成了影響。
華盛頓一家非營利性組織、公共利益科技中心的生物科技部主管格雷戈裏·傑斐(Gregory Jaffe)認為,這份報告編寫得詳盡而全面,對許多近年來轉基因作物引發的爭議進行了評估。
轉基因作物的基因通過人為操縱,使其具備了一些此前沒有的特性。其中最常見的便是抗害蟲能力和抗除草劑的能力。有了這兩種特性,農民便可以在農田中隨意噴灑除草劑,在殺死雜草的同時,不會對作物本身造成損失。抗幹旱能力出現的時間還較短,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此次發布的報告名叫《基因工程作物:經驗與展望》(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旨在對目前針對轉基因作物及其制成的食物的安全性、以及引發的環境和社會效應進行的研究做一次客觀的綜述。
對人體安全
為了確定轉基因作物制成的食品對於人類來說是否安全,編寫委員會將美國、加拿大與英國和西歐國家近年來的疾病報告進行了比較。美國和加拿大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便開始食用轉基因作物,而英國和西歐地區則食用得較少。
結果發現,自90年代轉基因作物問世以來,並未有哪種疾病表現出了長期的增長規律。
肥胖或2型糖尿病與轉基因食物之間也未發現任何相關性。乳糜泄(Celiac disease,指病人對麩質(麥膠)不耐受的疾病)在兩地人口中均有增加。此外,英國兒童泛自閉症的發病模式也與美國相似。
該報告最後總結道,轉基因作物與傳統方式種植的作物相比,並不會為人體健康帶來更高的風險。
批評家:受行業影響太大
一些反轉基因作物組織對該報告提出批評稱,在農業行業的影響下,這份報告中得出的結論摻了不少水分。
Food & Water Watch是華盛頓的一家政府問責組織。該組織認為,此次報告的編寫委員會與生物科技行業和其它企業之間的聯系太過緊密,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因此質疑他們研究工作的獨立性。
“批評的聲音總是會被邊緣化。”該組織的執行主管薇諾娜·豪特(Wenonah Hauter)說道。
經濟與生態效應
該報告指出,從總體上來看,轉基因作物減少了農民的耕種時間,降低了雜草和害蟲帶來的損失,因此為農民節省了不少費用。但對於害蟲、農耕活動和農業基礎設施而言,轉基因既有積極影響,又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
報告指出,抗害蟲作物在中西部的部分地區使當地的害蟲數量有所下降,尤其是一種名叫歐洲玉米螟的害蟲。
但在部分地區,由於農民在具有抗除草劑能力的轉基因作物上大量噴灑除草劑,反而使一些雜草也演變出了抗除草劑能力。
此外,該報告還指出,雖然一些支持者稱轉基因作物能帶來更高的產量,但美國農民的作物產量似乎並沒有明顯增加。
還有許多人認為,轉基因作物與黑脈金斑蝶數量的減少有關;該報告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截至2016年3月,尚沒有證據表明,除草劑引發的馬利筋草(黑脈金斑蝶幼蟲的唯一食物)數量下降導致了黑脈金斑蝶數量的減少。事實上,在過去的兩年間,黑脈金斑蝶的數量還有所提升。不過,該報告建議對這一狀況繼續進行檢測。
棉花、大豆和玉米最常見
該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只有12種轉基因作物進行了商業化種植。大多數轉基因作物由棉花、大豆、玉米、甜菜和油菜幾大品種組成。
美國用於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包括:棉花、大豆、玉米、甜菜、油菜、苜蓿和番木瓜,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西葫蘆、黃色西葫蘆、蘋果和土豆。
不過,其中的四種作物格外受農民歡迎。2015年,美國99%的甜菜、94%的大豆、94%的棉花和92%的玉米都屬於轉基因作物,要么具有抗除草劑能力,要么有抗害蟲能力,或兩種特性皆有。
該報告還指出,轉基因作物占了全球農作物數量的12%。
不過,轉基因作物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強烈抵制,尤其是在歐洲地區。
“非轉基因”成為賣點
有大量美國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生產的食物的安全性或其它效果表示了擔憂。去年由市場調研公司NPD Group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57%的美國人擔心轉基因食物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食品行業也對此表示了關注。2015年,商業雜志《Progressive Grocer》發表報告稱,美國2014年銷售的食品和軟飲中,貼有“非轉基因”標簽的商品總價值達到了100億美元(約合652億人民幣)之多。
在食物上標注“非轉基因”字樣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的市場營銷和產品區分手段。據“非轉基因項目(Non-GMO Project)”網站稱,該項目已經有了將近35000種認證產品。
據美國《包裝事實》(Packaged Facts)雜志估計,2014年,全球食品與軟飲總市值超過了5萬億美元(約合32.6萬億人民幣),其中非轉基因產品約占5500億美元(約合3.59萬億人民幣)。該雜志還預計,到了2019年,全球非轉基因食品與軟飲總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約合6.5萬億人民幣)。
洛杉磯的一位食品行業分析師菲爾·蘭伯特(Phil Lempert)認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此次發布的報告可能並不會改變這些消費者的態度。
“這是一個情感上的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