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產品不僅賣給香港人,也賣給內地人乃至世界各地居民,惟保險公司和從業員素質難免良莠不齊。2015年,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接獲的索償投訴創新高,難怪中保監不久前發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善意提醒內地消費者買香港保險產品至少有五大風險,包括香港保單不受大陸法律保護等。中保監強調,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必須親赴香港投保,並在香港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內地投保香港保單,則屬於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
住院/醫療與旅遊險投訴多
本港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今年4月11日公布,保險索償投訴局2015年接獲647宗新投訴個案,較2014年的603宗增加7.3%,創下該局自1990年成立以來的新高。多年以來,在眾多個人保險產品中,引起最多索償糾紛的兩類保險產品分別是「住院/醫療保險」與「旅遊保險」,投訴個案的兩大主要類別為「保單條款的詮釋」及「不保事項」。
內地人在港購買的保險產品中,不少是住院/醫療保險。今年4月22日,中保監在對內地居民的提示中指,內地消費者投保香港保險適用香港地區法律,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法律進行訴訟。與內地相比,香港法律訴訟費用一般較高,可能要花較高的時間和費用成本。中保監亦指,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賠款、保險金給付以港幣、美元等外幣結算,因此還需承擔外幣匯兌風險。
購港保險前小心衡量風險
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此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亦表示,內地居民可能對淨資產分配有需要,內地居民購買個人的意外保險、疾病保險等服務貿易類交易,在外匯管理政策上,是允許和支持的;但對於境外購買人壽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這兩類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目前法規上未明確允許、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是存在大量風險的。
今年3月,央行叫停內地居民通過銀聯卡購買人壽、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產品,雖然意外保險、醫療保險原則上不受限制,但單筆支付金額不可超過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