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清華同學會舉辦峰會研管治
各方痛斥激進主張害港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珈莉報道:香港清華同學會值成立60周年之際,舉行「清華·香港·對話」主題峰會,邀請了多位嘉賓,包括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瓊、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羅范椒芬、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等,分別就社會政治、創新科技及教書育人進行對談,並分析特區政府在管治時所遇到的難題,又痛斥激進主張只會「累死」香港。
王振民:須民主科學及公正
王振民昨於會上指出,民主是良好管治的條件,但如果一個社會的立法、司法等議題都要百分百民主,做什麼決定也要投票,政府將無法運作。因此在民主之餘,也要重視科學和司法獨立,當社會建立在民主、科學和公正的基礎上,才是最佳的管治。王振民續說,民主只佔管治的三分之一,三者結合才是《基本法》中香港體制的原意,認為香港回歸至今推動民主,同時不應忘記尊重科學和公平正義的做法。他又指,在民主社會中不能淡化精英的作用,因為只有政黨和精英能承擔責任。
李慧瓊表示,內地的經濟發展與本港的經濟發展差異正逐步收窄,現時「一國兩制」的差異並非經濟,而是政治、價值及文化。她指,「一國兩制」的落實大大提升了香港市民當家作主的意識,尤其是青年人不再視香港為借來的地方。回顧「一國兩制」的實踐過程,須承認一些沒有預計的矛盾正逐步浮現,如兩地關係變得緊張、特區內部出現行政和立法關係未能理順。
李慧瓊:社會出現泛政治化
她特別指出,普選方案未獲立法會通過後,社會上的政治形勢發生變化,違法佔中、暴力衝擊出現,令法治精神受到挑戰,暴力意識亦不斷滋長,更有人提出「自決」、「港獨」,以解決社會問題,社會出現「泛政治化」,即使是小事也會變得尖銳。
泛民主派須與激進勢力切割
她認為,要走出困局,首先應回到「一國兩制」設立的原意討論,因為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一國兩制」是對國家、香港最有利的政治選擇。她指,日前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時,主動與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溝通,期望此溝通能持續,同時希望泛民主派議員與激進勢力切割,強調激進是「無運行」、「無路行」,只會「累死」香港,只有透過溝通、協商才能處理香港自身的問題。
李慧瓊指,要解決社會上的矛盾,應推動「一國兩制」與時並進,不應因當年只說50年不變而不去想如何令「一國兩制」發展下去;其次是希望社會重拾理性包容、求同存異的香港價值,通過理性討論創造共贏的局面;第三是追求優質民主,改善議會運作,重申追求民主不單是選舉或普選行政長官,而是一個理想的目標。透過追求民主,追求整個政策的決策過程要務實,尋求共識。優質民主是尊重法治、程序及別人,反對部分人口說民主,卻以反民主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的人士。
警惕偽本土向分離主義說不
她續說,第四個建議是要本土特色,向分離主義說「不」,強調要小心、警惕「偽本土」;第五是要開放多化,不要封閉排外,指出封閉只會令香港「有損害,無得益」,與世界潮流脫軌,亦不能推動香港走得更好,故要認清那些主張、行為會造成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