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菲律宾单方提出的针对中国南海边疆的所谓仲裁案,来自德国、荷兰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当地时间5日在柏林洪堡大学内举行研讨会,从多学科角度辨析了南海问题的实质与真相。
国际经济法专家、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邱润根表示,尽管菲律宾在提起国际仲裁时,进行了人为的事由切割和包装,以便符合强制仲裁管辖的要求,但国际海洋法公约的立法宗旨和法律结构设计的逻辑表明,这一国际仲裁从一开始就违背法律规定,而中国主张完全符合国际海洋法公约的立法宗旨和法律规定,也符合国际法的基本法理,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法理支撑。
“中国的‘三不’(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立场,是对国家领土主权利益的正当维护。”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上成功的争端解决”研究项目博士候选人罗刚表示,所谓“南海仲裁案”既是对中国国际法规则使用能力的挑战,但同时也可能是中国在当代国际法体系发展进程中深度参与建立新国际法秩序并施加积极影响的机会。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国际公法专业博士候选人彭芩萱委托柏林洪堡大学法学硕士吴桂德介绍了她与荷兰的几位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合作发起的南海仲裁案公开信行动。
据介绍,这封信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条款做出了解释,对菲方这起“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条分缕析,将菲方滥用程序和仲裁庭越权管辖的事实展现在读者眼前。公开信以英文写就,并拟翻译成荷兰文和中文,将在全球范围内徵求学者签名支持。
会议主办方代表、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王琦表示,海外学人应牢记自身使命,利用独特优势,发挥海外智库和民间外交的作用,用国际社会能?理解、愿意接受的话语展示中国的立场,传播中国的主张,为南海和平发展之声注入更多的中国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