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國家需要 發揮香港所長
香港主動參與一帶一路
【香港商報網訊】回歸19年,香港因為背靠祖國內地的龐大市場,並得到中央因應本港的強項而推出相應的優惠措施和政策,讓本港享有前所未有的機遇。現時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跨越超過60多個國家,學者認為,香港市場應以長遠戰略發展眼光,更加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香港商報記者 黃兆琦
回歸以來中央一直是香港特區的最大支持者,國家的支持是提升本港經濟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5月來港為港人打氣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大力支持本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正如張德江所言,「一帶一路」的倡議獲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相關建設將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促進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與新型工業化,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讓發展成果實實在在地惠及沿線各國人民,為世界經濟加快復蘇增加正能量、增添新活力。
香港須善用自身優勢
香港是環球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更是中國的特區,自然會受惠於「一帶一路」的推進。張德江呼籲香港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家發展戰略,主動對接「一帶一路」。他認為,香港優勢包括區位優勢、服務業專業化優勢、開放合作的先發優勢,以及文脈相承的人文優勢。
市場普遍預期英國「脫歐」影響非常深遠。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受訪時強調,英國「脫歐」為世界貿易、金融市場、各國經濟關係帶來很多變數和不確定性,本港有機會將承受很大衝擊和挑戰,香港需要更具體詳細評估現時環球形勢,並以長遠戰略眼光去對待「一帶一路」。
劉佩瓊說:「『一帶一路』概念剛提出來三年,是剛剛起步的時間,香港不可能扮演什麼角色,也不可能主導。香港可以發揮的優勢和作用,特別是在國際協作和金融方面發揮作用。香港各界,包括商界、專業界、金融界的眼光要放得遠一些,去認識和了解沿線國家的具體情況、現在的實力和將來發展潛力在哪裏,才能找到機會發揮自身作用。例如有些地方很窮,短中期內不可能是產品市場,有些地方可提供勞動力和設廠、有些地方可作為投資自標地等等。」
處理資訊能力待加強
正如張德江所說,中國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在國家戰略大局中的作用,支持香港鞏固既有優勢、開發新優勢,支持香港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支持香港拓展國際經貿聯繫。劉佩瓊表示,香港是英語較為發達的地方,只要能進一步加強,對外溝通的能力很強。不過,她又認為,香港的資訊雖然很發達,惟將資訊整理、處理和分析,以採取相應政策的能力,有待加強。
諾亞財富香港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說:「企業以前也在『走出去』,進行境外貿易合作,不過國家出臺戰略和政策後,有更多優惠和支持措施,大大提高了商界的主動性。現在香港主動爭取的,包括一些前期調研,協調項目評估。香港正在努力爭取機會,與金融業結合,保險、證券業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發展可以很大。」
香港能支援金融服務
「一帶一路」倡議涵蓋廣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動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促進社會文化、經濟、金融和基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他又表示,本港的資本市場及資產管理專業人才和多種類的金融產品,可以為亞投行在項目融資、發債、投資、財務管理及外匯管理等方面的運作提供支援。此外,香港擁有熟悉項目談判、擬訂工程合約及合約管理、國際法律的專才和專業的仲裁服務,可以參與有關項目的籌建、施工與運行。
港可定位文化融合中心
中央大力支持香港以多形式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文化教育合作,打造人才交流平臺,以及沿線城市加強人文交流,開展友好往來,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民心相通工作,為日後與內地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打下更堅實基礎。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說:「香港以前是中西文化融合中心,現在香港可以定位為中西文化、一帶一路,以及中國文化融合中心。」
為鼓勵更多「一帶一路」地區的傑出學生來港升學,今年《施政報告》建議向獎學基金注資10億元,以所得的投資回報,假設是每年3%至4%,即約3000萬至4000萬元用於「一帶一路」獎學金,分階段新增名額至100名。最先受惠的是印尼學生,港府提出在2016/2017學年起在「特定地區獎學金」計劃增設「一帶一路獎學金--印尼」,每年會向最多10名傑出的印尼學生提供獎學金以支付學費,每名學生每年12萬元為上限。有關措施有助推動本港大學教育的國際化。
教育產業值得發展
巫伯雄一向認為,教育是值得本港發展的產業。他建議,當局除了提供獎學金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尖子來港學習,也可以吸引多些自費學生來港,假如本港能夠像美國一樣成功發展為全世界學生交流和學習的中心,對香港有多重好處,包括本港大學水平與國際化程度,都能一直獲得提升,以及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和留港。
他說:「讓更多外國學生自費來港讀大學,除了幫助教育產業發展,其他文化產業如出版和旅遊,也有輔助作用,所以很值得發展教育產業。」
「一帶一路」的發展,不能純粹從商業利益極大化角度去盤算。張德江希望香港以更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將自身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放大和提升香港的優勢。
下一步建醫療中心
假如成功透過「一帶一路」將沿線國家與香港連接,巫伯雄相信,下一步本港更可以大力發展醫療產業。他說:「香港成為融合各地文化、知識和技術的中心後,也可以作為醫療中心,中西醫藥結合加上當地傳統醫療結合。不過,是否有地方做也是一個問題。」
港府組跨部門督導會 制定參與一帶一路政策
港府正成立由行政長官主持的跨部門「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負責制定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策略和政策,並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負責推動研究工作,統籌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及貿發局、旅發局等機構,以及與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香港的業界、專業團體和民間團體聯絡。
財政司司長早前在《財政預算案》中要求金管局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建立平臺匯聚投資者、銀行和金融業界,為沿線基建項目,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金管局正在籌備成立IFFO,預期今年夏季啟動。
融資需求帶來大商機
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點領域。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年至2020年間亞洲基建發展需要約8萬億美元。港府預期「一帶一路」的融資和資金管理需要將為區內金融業帶來大量的商機。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強調,「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潛力龐大,對各類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香港可以在資金融通方面積極發揮優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投融資平臺建設,協助沿線各國開展基建項目投資、融資、資產管理等金融業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拓展資金渠道。
檢視金融科技新發展
蘇錦樑續說,金融科技透過運用流動通訊技術、人工智能等科技,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理財體驗,提升金融機構的營運效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高度發達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產業,是開拓金融科技產品的理想地方。政府會檢視金融科技相關倡議的進度,並繼續跟進市場最新發展,以及探討有利金融科技發展的政策。
另外,為了吸引更多跨國和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財資中心,立法會剛通過修訂《稅務條例》,訂明在符合指明條件的情況下,企業經營集團內部融資業務的相關利息支出在計算利得稅時可獲扣除,而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的指明財資業務的相關利潤則可獲寬減利得稅百分之五十,期望有助吸引跨國及內地企業在香港集中管理其財資職能,以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