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新思維——院舍券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
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高齡化的挑戰。政府一直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后援」的方針,多管齊下加強各方面的安老配套,近年更不斷自我挑戰固有的管理思維,尋求突破,并致力以不同的模式,提升服務的質與量,以期為不同需要的人士提供更多選擇。
多管齊下增安老院舍
大多數長者都希望能居家安老,但一些體弱長者因健康或家庭理由而未能繼續在家中居住,須通過院舍滿足他們的護理需要。我們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在過去4年(2012至13年度至今)增加約2000個資助安老宿位,目前亦已在13個發展項目或空置建築物內預留地方興建或改建為新的安老院舍,預計可提供額外約1400個安老宿位。另外,我們以嶄新思維推出「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如所有建議項目均能順利落實,預計可增加約7000個安老宿位。
除了致力通過「傳統」方式(例如津助院舍、合約院舍,以及從私營院舍購買宿位)增加資助宿位數目外,政府亦需探討其他提供資助院舍照顧服務的新模式,為正在輪候資助安老宿位的長者提供更多選擇。我們於2013年在社區照顧服務試驗「錢跟人走」的資助模式,開展「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政府其后更進一步,於2014年委託安老事務委員會(安委會)研究將相同模式引入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
院舍券可擴長者選擇
經過2年的工作,安委會已完成研究并向政府提交報告,建議可推行「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院舍券試驗計劃」)。安委會報告指出以「錢跟人走」形式運作的院舍券可以為長者提供更多選擇、增加其購買力、鼓勵院舍提供更高質素服務,以及縮短服務輪候時間。而按長者經濟能力作出資助,可以讓公帑用於最有需要的人士身上和鼓勵服務使用者共同承擔責任。
現時輪候資助宿位的長者中,有相當部分正居於一些非買位計劃的私營院舍,當中不少更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每月所得綜援金平均約8400元)。由於私營院舍所提供的服務往往與長者的綜援金額挂恥,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服務質素。
大增資助額5層監管
報告建議院舍券面值為12416元(2016-17年度價格),不論是由社福機構營辦的院舍或私營院舍,只要其人均空間及人手水平達甲一級買位院舍或以上均可參與。上文提及的綜援長者如選擇院舍券將大大受惠。由於院舍券的資助金額遠較綜援金為高,他們將有能力選擇質素更佳的院舍,而院舍也有較大誘因提升其服務質素。
除了大幅增加的資助額,計劃更設有個案經理,由專業社工提供貼身服務,協助長者及其家人選擇院舍、適應院舍生活、提出意見、處理投訴以至轉換院舍,務求以長者利益為首要考慮。整個計劃共設有5層監管,分別是:社會福利署、參與計劃的長者用家、使用者家人、社區人士以及個案經理。計劃亦有6個月試用期,認為計劃合適的可繼續使用,否則隨時可離開。
在計劃下長者以自己的一雙腳對院舍投票,進可攻,退可守。選擇權完全在長者手上,完全實踐「錢跟人走」的理念。而未來院舍亦需要更加重視其服務質素。
我們已預留合共約8億元,并正積極籌備計劃,預計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開展首階段試驗計劃,在3年內分階段合共推出3000張院舍券給長者。
與傳統資助雙軌進行
「錢跟人走」的理念,目的是通過服務券的形式,為長者在選擇服務提供者及所享用的服務時提供更大的彈性,達致用家為本的目的。在多元選擇及合理的競爭環境下,長遠能推動安老服務提供者向優質方向發展,而「錢跟人走」及傳統的資助模式將會雙軌進行。
我已多番強調,「院舍券試驗計劃」不會影響政府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提供資助院舍的進度和名額,亦完全不會影響政府加強社區安老服務的配套。除了上述一連串宿位規劃,過去4年(由2012至13年度至今),我們增設約500個長者資助日間護理名額,并在11個發展項目中預留用地興建新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預計可提供額外約540個日間護理服務名額。另外「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下預計將提供2000個日間護理服務名額。
此外,政府已於今年1月宣布,將於今年內推出第二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擴展至全港18區推行,并增加1800張服務券至總共3000張。第二階段試驗計劃涉及獎券基金撥款6.4億元。
要充分協助長者居家安老,除了不同類型的社區照顧服務外,護老者亦擔當着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亦非常重視對護老者的支援。關愛基金援助項目「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第一期將延續至今年9月,并會於10月開展第二期,為期2年。兩期受惠名額總數達4000個。整項計劃涉及逾3億元的額外開支。
政府推出種種不同的新措施,是希望從服務使用者角度,為他們提供更適切的選擇。在推行「院舍券試驗計劃」的同時,投放在其他社區安老和院舍照顧的資源不會減少。事實上,政府在2016至17年度投放在安老服務的經常開支約為74億元,較5年前的約50億元,已增加約五成。
長遠而言,安委會正全力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希望可於明年中完成,全方位檢視政府安老服務政策的前路如何去走,以達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
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