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和個人藏品將要被出售”的消息,仿佛給低迷的中國當代藝術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在北京運營了9年之久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創辦人尤倫斯夫婦的藏品一旦易主,將標志著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尤倫斯時代的謝幕。誰將接手這家在中國當代藝術圈具有絕對話語權的藝術機構?成為藝術圈的焦點。
尤倫斯夫婦“大撒手”
“老尤早有退意,堅持到現在已屬不易。至於誰來接手,得看手上還有哪些藏品可以打包一起賣。”正如收藏家唐炬所言,尤倫斯夫婦出售UCCA的決定並非突然,並且藝術圈內一直有所傳言。
直到6月29日晚,“66號公路”在豆瓣上一篇文章《UCCA尤倫斯中心很快會被出售》引爆微信朋友圈。第二天,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尤倫斯基金會聯合發出了一則正式聲明,稱“創始人尤倫斯先生打算將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及個人藝術收藏托付新主”,確定UCCA確實將易主。
在這份聲明中,尤倫斯先生表示:“過去30年以來,我一直支持中國藝術的發展,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和美好的經曆。我現在已經80歲了,需要考慮如何將我的藝術藏品和UCCA交付予更年輕的藝術贊助人。”
據稱早在2010年,尤倫斯夫婦曾與民生銀行(600016,股吧)討論收購事宜,因為UCCA只是租用798藝術區的空間,沒有實際資產,因此民生方面建議同時收購一些尤倫斯的藏品,但最終因為條件不合未能成交。
這期間,尤倫斯夫婦通過北京和香港地區的拍賣會以及私人洽談等出售了數億元的中國藝術藏品,包括2009年曾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08億元成交的曾鞏《局事帖》和7906萬港元成交的張曉剛作品《生生息息之愛》、1.8億港元成交的曾梵志作品《最後的晚餐》等。
對於尤倫斯夫婦大批出售中國當代藝術藏品的舉動,曾引發外界關於他們要轉型放棄中國當代藝術和UCCA的猜測,但被尤倫斯基金會予以否認。
如今由於UCCA沒有藏品,而蓋伊·尤倫斯本人的藏品和機構獨立,來自UCCA本身的只有品牌價值和團隊。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自2007年創立以來,最初重點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生態與發展,2012年館長田霏宇上任後,策劃了多個重要的當代藝術展覽,包括勞森伯格、艾默格林與德拉塞特、肯特裏奇等國際藝術家的展覽,同時關注更加年輕的新銳藝術家,開展公共項目包括教育課程、講座與論壇、藝術影院等。
不過相比較UCCA在當代藝術界的學術地位價值,可能打包藏品是讓UCCA賣出的最有效方法。誰將接手?是機構還是收藏家?目前有著各種猜測,有人提到了風頭最勁的收藏家劉益謙,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私人美術館館主,他曾經買走了尤倫斯夫婦送拍的宋徽宗《寫生珍禽圖》,放到他的龍美術館裏展覽,此番他是否會對尤倫斯手上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感興趣呢?
非營利藝術機構之痛
高大上的私人美術館看起來不差錢,實際上背負的巨大運營壓力只有創辦人最有體會,一座中大型美術館目前的運營成本每年在幾百萬到上千萬元,若加上展覽、運輸、保險、展品進出口的費用則又是一筆龐大的資金開支。關於UCCA虧損的傳言好像一直都沒消停過,UCCA尋找新主,其實是一場正常的機構運營操作,不過,UCCA易主之後能否持續目前的運營模式,無疑使其面臨新的挑戰。
據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去年年底公布的2015年總運營成本,去年其運營總共花費是4092萬,其中,創始人尤倫斯先生出資25%;企業贊助25%;每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於年底舉辦的慈善義賣占20%;另外,藝術品商店的盈利占20%;還有10%則來自個人的贊助,即尤倫斯的理事會成員的贊助。
可以說這已經是一份很漂亮的成本比例分配,創建人尤倫斯先生由原來的百分百投入,到逐年減少,並慢慢只占到了總運營成本的15%-25%左右,說明UCCA的管理團隊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造血機制和模式。
UCCA藝術商店創造了非營利藝術機構藝術商店的一個新可能,孵化出中國自主的設計品牌,年收益能達到近兩千萬元;UCCA 贊助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模式也開創了個人贊助非營利藝術機構的先河。
據說作為海外機構的尤倫斯基金會沒法直接在國內開展活動,不得已選擇了比較快速便捷的公司注冊。對於非營利與獲取商業盈利之間的界限,CEO薛梅表示,UCCA的底線是從來不出租給藝術家或者其他機構做藝術展覽。
這樣一家風生水起的非營利藝術機構,雖然也面臨新的危機,相比國內其他的私人美術館還處於創辦人一人出錢,一家做主,或依靠出租場地來獲取運營成本的模式,UCCA造血機制和運營模式依然很值得非營利藝術機構借鑒,但學術品牌價值的未來尚無法確定。
“當代藝術收藏時代”的落幕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美收藏者和藝術資本開始逐漸撤離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到2012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開始大幅滑坡,原有的價值體系遭受沖擊動搖,而新的價值判斷標准還沒有形成,多元化的力量湧現試圖尋找新的可能性。
此時,對於尤倫斯夫婦的退出,批評家呂澎表示,整個藝術領域的狀況本來就很差,堅持一下給大家一點鼓勵只是情緒上的,在根本上當代藝術的境遇已經很糟糕。
也有人持相反觀點,“尤倫斯夫婦是中國當代藝術舉足輕重的收藏家,在他們的時代建立了一種藝術市場運作體系和話語權體系,而如今新的市場模式和價值評判標准正在建立,藝術創作、收藏更加多元化,某一機構或個人,已不能完全影響掌控當代藝術的發展。”
紐約佩斯畫廊行政副總裁彼得·伯瑞斯則認為,許多中國藝術家已經在國際藝術市場上擁有穩定的地位,其“中國性”反而表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今以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知美術館、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為代表的新一輪民營美術館強勢而出,在它們背後支撐的是來自金融、地產行業的明星資本。收藏家李蘇橋表示,近年本土私人美術館的激進其實也在催生著當代藝術界的新舊更迭、中外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