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嫦娥三號”最新科研成果公布:首次證明月球沒有水

2016-08-01
来源:央視新聞

  @央視新聞 官方微博7月31日消息,國防科工局日前介紹,“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自2013年12月成功著陸月球之后,已經在月球停留超過兩年半時間,創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截至目前,“嫦娥三號”獲得的大量數據已經形成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項都屬于世界首次,并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一共有8個科學設備

  據介紹,“嫦娥三號”上一共有8個科學設備,按照功能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用來觀察月球,主要設備包括全景相機、地形地貌相機、測月雷達等;

  第二類是用來觀測宇宙,主要由月基光學望遠鏡承擔;

  還有一類是觀察地球周圍的等離子層,也就是極紫外相機。

  在這其中很多科學設備都是第一次使用。

  完成首幅月球地質剖面圖

  為了更好了解月球,“嫦娥三號”首次使用了一臺新研制的測月雷達,利用它“嫦娥三號”完成了首幅月球地質剖面圖,展現了月球表面以下330米深度的地質結構特征和演化過程,并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巖石——月球玄武巖。通過這些數據,可以了解月球從形成到現在的演變歷史。

  完成首次天體普查

  在觀測太空方面,“嫦娥三號”上首次使用了一臺光學望遠鏡,它就像是“嫦娥三號”著陸器的一雙眼睛。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相當于一個沒有云層的“透明”球體,所以在抬頭仰望太空的時候,就不會受到云層的干擾。這樣一來,就可以把“目光”投向任何一片天空。

  此外,由于月球轉動周期相對較慢,為觀測同一個天體的變化情況提供了便利。于是科學家利用月基光學望遠鏡,給月球北極上方區域的天體做了一次科學普查。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魏建彥表示,這相當于人類的人口普查一樣,它是人類歷史上在紫外波段的第一次“巡天”。以后,天文學家在歷史上可以不斷用它做對比研究。

  首次證明月球沒有水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好奇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對于這個問題,月基光學望遠鏡給出的答案是:沒有。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魏建彥稱:“我們測量了月球地表層以上水的含量,得到了有史以來最低的一個測量值,這個測量值符合預期。”這是首次明確證明月球上沒有水。

  首次獲得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

  “嫦娥三號”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觀察它的故鄉——地球。在地球周圍有幾道天然屏障,其中第一個就是等離子體層,它可以延伸到地球表面以外四萬公里左右。著陸器上安裝的全球首個極紫外相機,就是專門用來觀測等離子體層變化的設備。

  太陽風暴形成的巨大脈沖,會對圍繞地球運轉的人造天體,比如導航衛星、通信衛星等的通信功能造成嚴重破壞。將等離子體層變化作為監測太陽風暴的風向標,這是“嫦娥三號”獨有的本領。目前極紫外相機已獲取了1300多幅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數據。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了大量依據,保障了地面通訊,以及地面與航天器之間的通訊安全。

  【新聞多看點】

  著陸器狀態良好,月球車停止工作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巡視器兩部分,兩個設備上共裝有8臺科學儀器。這次公布的最新科研成果,就是由這8臺儀器提供的。

  今年7月28日,“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到第33個休眠期,大概持續半個月。跟地球一樣,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休眠期,相當于是在晚上睡覺。

  一般來說一個月夜是14天左右,月夜期間,由于溫度比較低,達到零下180攝氏度,研制人員給著陸器配備了一臺電暖氣,產生的熱量可以傳導到每一個角落,讓著陸器能夠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覺”。

  不同于著陸器,“玉兔號”月球車能夠在月球行走,這次公布的全世界第一幅月球地質剖面圖,就是它所攜帶的科學設備拍攝的。目前“玉兔號”月球車已經完成了使命,停止工作。

  “玉兔號”月球車。 資料圖

  中國“組合動力飛行器”開始研制

  浩瀚的宇宙太空對于普通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現在我國研制的一項新技術有望改變這個現狀。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我國“組合動力飛行器”項目已經開始研制,這就意味著,普通人上太空的成本和門檻,未來將有望大大降低。

  中國正在進行研制的“組合動力飛行器”,是一種集成渦輪發動機、沖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多種動力的飛行器。根據設計,它在起飛時,會使用普通飛機所配備的渦輪發動機,當飛行器達到一定速度后,再使用適應高速飛行的沖壓發動機進行沖刺,最后在大氣稀薄的地方點燃火箭發動機,實現入軌。

  通過多種發動機“各司其職”,在距離地面幾十公里的大氣層以內,組合動力飛行器利用氧氣就可以完成飛行,進入太空之后,再使用不依賴空氣的火箭發動機,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進入太空的成本,未來它將主要應用于距離地球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的太空飛行。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