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偉
尽管早已對香港政客的辯論不帶任何期望,但這幾天看各大媒體機構的選舉論壇,還是對部分政客的言行大吃一驚。「白癡」、「傻仔」、「食屎」,很難能想像一個宣稱民主文明的社會,政客在辯論之時會出現如此「潑婦罵街」似的言語。另一方面,建制派陣營在選舉論壇上氣勢仍有待壯大,下一步如何提升自己在選舉論壇上的表現,如何對付有「文化」的「流氓」,是選戰的重要工作。
激進派言語低俗
距離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只剩下三周的時間。候選人除了積極落區爭取選民支持之外,出席各大媒體機構的論壇,公開表述自己的政綱也成為必須要做的功夫。只是,大概也有不少市民和筆者一樣,在看如此混亂的選舉論壇,聽到候選人可笑的論點時,會感慨香港的政治環境和政治人物竟然淪落到如此沒有水平的地步。
「白癡」、「傻仔」、「食屎」這樣的字眼,往往從部分激進本土派候選人口中吐出。他們的話語低俗,除了人身攻擊,還是人身攻擊。有選民會認為激進派的這些話語是個性,辯論就是「唇槍舌劍」,但是,筆者只想說一句:辯論不是罵街,辯論也有底線,也應該有道德和規矩,不是人身攻擊,更不能誹謗。當然了,這類候選人,本身也沒什麼底線可言。
建制派宜加強默契
至於傳統「泛民」陣營,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言語不會如激進派那麼低俗,但可惜的是,言行一味停留在口號形式,議題的討論集中在攻擊特首梁振英、以及所謂用特權法調查廉政公署的人事變動問題。除此之外,反對派的候選人,鮮有認真討論政綱的,也不知道他們除了為反對而反對之外,真正要為市民做什麼。
遺憾的是,目前社會政治處於「立場為先」的非理智環境,加之本屆候選人眾多,一場論壇有最多22張候選名單,令辯論處於混亂、非理智的狀態。這其實要求我們普通市民更需要保持理智的頭腦,去觀察哪些候選人只是有「文化」的「爛仔」,哪些候選人是「玩弄文字游戲」的小人,而哪些又是干實事的。
說到辯論能力,建制派的表現未見突出,因為在立場為先的環境之下,建制派過往在立法會上支持政府施政的表現,容易受到抹黑和攻擊。
建制派在選舉論壇上也要表現得更為團結和有默契,當一人被「圍攻」之時,其他人及時為之「解圍」,又或「群起而攻」某一候選人。
需要指出的是,媒體平台的展示機會往往才是最有效接觸選民、爭取選票的機會。因此,建制派本身也需要對自己在媒體公開辯論中的表現作出積極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