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惟悟
香港有结构性的社会矛盾,但近年「港独」思想和势力在香港蔓延却有非结构性的因素。不难发现,一股外部势力在幕後支持「港独」分子,包括金钱资助;通过媒体宣传一些「港独」人士或其同路人如黄之锋等,企图在海外增加他们的国际知名度,诱惑本地青年向他们学习,从事反华的活动;这股势力甚至还试图协调包括「港独」势力在内的反对派阵营各派力量,但後一种努力却并不十分成功。在激进反对派势力和「港独」势力连串闹事并引起社会关注以後,「港独」势力越发疯狂,其中一些人更希望通过政治炒作,获取个人的利益。国民党大佬郝柏村对港媒说,「港独」分子「不忠不孝」;事实的确如此。在香港,黄之锋、梁天琦、黄台仰等的政治活动实际上是以反华为主线的,可以说是汉奸行为;不仅如此,他们更从自己的政治活动中获得了个人的好处。
对港独势力的制约
目前特区政府对「港独」势力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港独」分子进入建制,包括拒绝部分「港独」分子参与立法会议员的选举,明火执仗的「港独」分子甚至也可能不那麽容易地参加政府工作。一些反对派人士说政府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又说会让更多的人走上街头等等;实际上却是为了游说政府放纵「港独」势力。我的看法正好相反,特区政府拒绝让「港独」分子分享本地的社会资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这样的手段连一点作用也没有,一些反对派人士又何必如此紧张呢?
在另一方面,政府也拒绝在本地校园内进行「港独」思想的宣传和串联等活动。
所谓的「颜色革命」是一种谋求以「和平和非暴力」手段变更某国政权的方式,组织者往往更会打拥护民主和普世价值的旗号。而要实现政权变更的目标,「颜色革命」的策划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群众参与策划者所煽动的群体活动。为此,他们需要炒作执政者诸如贪污等的政权阴暗面;如通胀、失业等居民普遍的不满或担忧,在香港,就有炒作2047年议题等。
青年人往往有挑战权威的倾向;他们入世未深,思考欠缺周全,言行也易偏激,比较容易被煽动。当他们走上街头,却又容易彼此团结,在短时间被组织起来。而一旦闹事,青年人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他们的缺点也比较容易被社会所谅解。
学校成了争夺的战场
「颜色革命」重视学校,这里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向下一代人灌输价值观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动员和联系群众,往往需要通过社团或传媒,包括互联网等方式来进行;而在学校,宣传的方式可以更直接,而且是面对面的。同时,学校又是青年和未来青年人最集中的地方;在学校,更不难能找到集群众、青年和学生於一身的对象。在香港,所谓的「港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推翻根据《基本法》成立的特区政府和夺取中国对香港的主权。在操作上,「港独」活动与「颜色革命」是类同的。在连串闹事并取得一定的曝光率後,「港独」势力除了希望通过参选等手段进入建制外,还在一些反对派的支持下企图染指学校,他们的胃口已经不止於大学,中、小学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当然,在这些「港独」学生、甚至在反对派的背後,都可能还有操纵者。
特区政府已经明言禁止在本地学校校园内散播「港独」思想;诚然相关的措施或许还需要完善。纵然反对派纵容「港独」,对拒绝「港独」参选和在校园禁「独」提出各种反对意见;「港独」分子还能进行实质性的反制吗?看来不行,因为政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里;但诸如邮寄刀片或粉末、搞些集会、几位反对派人士公开站出来为「港独」分子辩解、炒作一些「民调结果」等等,却都改变不了政府的任何决策。
双方的斗争迄今还在继续。而反对「港独」,宣传是重要的,行政手段却更重要。政府不能不做它应该做的工作,却让市民或社团去完成。因此,应该寄望特区政府抑制「港独」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