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大嶼山地塘仔闊山路惹争议

2016-09-08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鄭玉君報道:清修靜地大嶼山地塘仔近日傳來修路爭議聲音,本刊接獲在該地居住僧人投訴,指政府近月展開的修路工程,將原有的山路擴闊,闊度由110厘米擴至130厘米,並計劃將部分闊梯級拆去,擴闊成斜路,批評工程不但破壞郊野環境,亦無助改善陡峻的山路,只是方便農夫車出入,增加出入居民的危險。

  ●路斜驚行人跣親才有梯級

  早前記者隨投訴人釋衍庸及其師妹視察修路情況,有工人正在地塘仔華嚴閣附近山路進行工程。她們表示,現時社會人士都希望郊野路徑盡量少石屎化,但當局現在卻打改善道路方便行人的藉口,破壞郊野,將原本只有110厘米闊的地塘仔郊遊徑山路擴闊至130厘米,一些有40厘米闊梯級的路段更被拆去擴闊成斜路,「在這裏居住幾十年,都無聽過有人話路窄,路斜驚行人跣親先有梯級,若政府的改善工程真是為行人想,不應該拆梯級,反而全條斜路應是梯級,現在擴闊成斜路,只是方便農夫車。」

  ●民政署指改建方便農夫車

  釋衍庸表示,曾接觸民政署人員,得知改善工程由地塘仔某居民申請,目的是希望方便農夫車運送建築材料進行工程,記者沿山路觀察,發覺有落斜位已加了壆位,路邊亦擺放建築材料。

  ●斥無諮詢漠視反映意見

  釋衍庸說,去年12月初,見到一架發生意外後的農夫車,被樹木擋住才不致滾下山坡,另一宗發生在同月聖誕節前,她的師妹目睹農夫車翻車。兩宗意外都有人受傷,她們認為農夫車根本不適宜在陡峭的山路行走,擴闊山路只會增加它們及行人的危險。她們又投訴,擴闊山路工程進行前從無諮詢居民意見,數度向官方反映意見無果,迫不得已坐在路中央抗議,釋衍庸本身更曾割腕表達不滿,幸未造成大損害。

  ●政府指修路是應村民訴求

  民政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本報查詢時有另一個版本,修路是因應村民的訴求,指寶林至石門甲一段行人徑的路面破爛失修,對日常出入的村民構成危險。回覆又指村民當中不少為老年人,經常需要使用購物車運送日常生活用品上山,偶然亦需要使用小型農夫車運送較重的物資。工程涉及的行人徑全長約600米,平均闊度原約1.1米,在加設欄杆後行人徑的平均闊度調整至約1.3米。工程不涉及將行人徑原有的梯級改為斜坡。回覆亦指在工程開展前徵詢相關村代表的意見,並曾多次與村代表和村民(包括近日反對有關工程的村民)視察工程地點,而他們當時並不反對民政處繼續進行餘下工程。

  對於農夫車適宜在什麼路況行使,以及監管情況,運輸署回覆查詢時指農夫車屬鄉村車輛,使用人須持有鄉村車輛許可證,而該署在處理個別鄉村車輛牌照申請時,會考慮有關車輛的種類和規格等因素,以及申請路線的交通狀況及道路環境作出審批,並將有關鄉村車輛獲批的指定行走路線、時間及其他條件詳列於許可證的附註條件內,違反發證條件者一經定罪,可被判處罰款及監禁。該署紀錄顯示,在2015年曾發生兩宗涉及鄉村車輛的輕微交通意外,而2016年(至7月底)則沒有同類型意外事故發生。

  大嶼山五大禪林之一

  今次掀起修路爭議的地塘仔,一般人只覺是偏遠的郊外之地,但在佛教界卻大有名堂,是大嶼山五大禪林之一,其餘四大禪林為昂坪、鹿湖、山和靈會山。禪林的歷史可遠溯至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當時很多僧人因政局動蕩從內地來港,在清靜的大嶼山建立靜修之地。

  ●設郊遊徑後才多了點遊人

  而地塘仔一帶確適合靜修,因地點遠離煩囂,交通不便,加上陡峭山徑,並不吸引遊人,數十年前更是人罕至。自地塘仔設立郊遊徑後,才多了點遊人。採訪當天,除了幾名建築工人,遊人亦只見三五個。目前居民約有50人,包括著名佛剎寶林禪寺的30多人。

  目前往地塘仔有數條路徑,一是由東涌乘車往昂坪,由此起步,經「東山法門」牌坊,踏進法門古道,往地塘仔方向走;二是東涌乘車往石門甲,經過石門甲村進入地塘仔郊遊徑;三是由東涌乘車往東涌道伯公坳,由此入郊遊徑,後兩者都是上行,對不少年邁僧侶較辛苦,因此不少僧侶返回清修地時,會選擇從昂坪而下。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