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意在浦東陸家嘴某標志性建築中打造大規模混合經營的實體書店。上個周末,記者看見位於靜安寺剛開張不到一個月的鍾書閣芮歐店頗有人氣,裝修得如同迷宮一般的店堂內,有人在長條桌前看書,有人在林立書架間的椅子上發呆,更多人則逡巡“迷宮”中期待與心儀書籍的一次“邂逅”。出了鍾書閣往下一層,是灣裏書香的一家旗艦店,靠牆的書架上滿是外文原版書,中間的桌上則鋪滿了以生活類為主的圖書。在與芮歐百貨相距沒幾步路的靜安嘉裏中心則可以找到現代書店。人來人往的新天地,言又幾、貓的天空等品牌書店已悄然入駐。在徐家彙的港彙樓上有現代書店,美羅城則有大眾書局。還有五角場的萬達樓上有上海書城,大悅城引進了西西弗……在不知不覺中,曾淒惶惶從市中心各主要商業區退出的實體書店已悄然重新入駐,甚至連遍布全市的肯德基都領了圖書發行的放可證。一度被“嫌棄”的實體書店,似乎開始有了成為商圈“標配”的潛質。
實體書店是否在複蘇?一直有不同的聲音。因為在一批書店開出的同時,也不斷有書店在關閉,甚至從數量上來看,關閉的書店超過開出的新店。在“鼎盛時期”,上海的新華書店門店超過400家,而2015年的統計數據為105家。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隨著城市的改造而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網絡書店和數字閱讀已經很大程度上代替了這些書店來滿足讀者的一般閱讀需求,甚至更便利、更價廉。“互聯網時代再建大型綜合性書城意義不大,現在一個手機、一個電腦就是一個書城,還有當當、京東,這些已經滿足了很多老百姓的基本閱讀需求。”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而另一方面,一大批民營的個性化書店相繼開張。特別是2012年上海出台了對實體書店的扶持政策後,目前全國比較好的品牌書店幾乎都開始落戶上海。江蘇的大眾書局,浙江的博庫書城,蘇州的貓的天空,北京的字裏行間、蒲蒲蘭,貴州的西西弗,四川的言幾又,廣州的方所,還有上海本土品牌的鍾書閣,新華傳媒旗下轉型的新華一城書集……用琳琅滿目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些新的品牌書店幾乎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書店”——這些品牌書店同時也是一個閱讀空間,大量的活動、講座,當然還有幾乎“必不可少”的簡餐、飲料,文創產品等。
不過,要說到盈利對於書店來講依然是個難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場地的租金。不要看鍾書閣入駐了靜安寺的芮歐百貨,上海三聯書店開在了朱家角最熱鬧的放生橋畔,這些都是以低租金甚至免租金為基礎的。據介紹,書店盈虧的一個臨界點是房租在每天每平方米3元以下。而在書店的“大本營”福州路,由於“曆史原因”,書店的租金更低至每天每平方米僅幾毛錢。也許正是這樣低廉的租金,才讓福州路“保住”了那麼多家書店。但某商業地產公司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海核心零售商圈商鋪租金為57.8元/天/平方米,非核心區域為29.7元/天/平方米,與書店的承受力差距幾乎至少在十倍以上。
由此可見,如今大量“回歸”主流商圈的書店,若以所在商圈的正常租金而論,恐怕少有能生存下去的。它們所依靠的是商圈重新萌發出的對書店的熱愛。上海新聞出版局一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研究,書店與人的“粘合度”一般情況下在一小時左右,現在不少百貨公司、商業地產邀請書店入駐,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書店與人有粘合度、有文化氣質,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新建的百貨公司就有引進新華書店的傳統,“現在大環境都講文化,所以很多公司希望書店入駐,給了很多好的條件。”
书店该如何盈利?
越來越多“個性化”書店開進了主流商圈,這自然是好事。書店不再單純賣書,也算“新鮮”。只是眾多的“個性化”書店,從某各程度上來講,又頗有同質化傾向,小清新、文藝范的選書標准和裝修風格,賣點文化產品,來點茶和咖啡,一家兩家的確讓人覺得新鮮,但家家如此,卻可能再次陷入無個性的窘境。
據說朱家角的上海三聯書店,營業額中圖書占了65%,文創產品占20%,餘下的是餐飲。從某種角度來說,可以看出人們進書店,主要的目標還是書。這家三聯書店的選書以北京、上海、香港三家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為主,也算是一個特色了。
但現在很多個性化書店在選書上卻極少個性,把更多的力氣化在了裝修風格、文創產品等方面,雖然現在看來,也依然有人追捧。但長此以往,恐怕會失了個性化書店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