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煒強報道:特區政府正就下年度《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展開諮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昨日與行政長官梁振英(CY)會面,表達對上述兩份報告的期望,並就改善社會民生、發展多元經濟及財政預算案三大范疇提出58項具體政策建議,包括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保障勞工福利等,以及24項一次性紓困及降低薪俸稅的建議(見表)。
建議設多方平台研土地供應
就《施政報告》方面,民建聯建議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設立多方平台,共同商討增加土地供應方法,包括在維港以外填海,發展岩洞及地下空間,開發綠化地带、農地及棕地。增加公屋供應量以達至3年上樓目標,同時推出租金津貼計划作為過渡性支援措施。
為完善社區規划及設施,民建聯建議在馬鞍山、天水圍、將軍澳及東涌等地區開設墟市/市集及公共街市,以增加商舖/檔位供應,令街坊和小商戶有更多選擇,有力量抗衡領展壟斷。
對保障勞工福利,民建聯期望爭取凝聚各方共識,提出最佳方案以取消強積金對沖,而政府亦需要有所承擔,以免打工仔的退休保障被蠶蝕。另外,又建議委托金管局作為強積金管理人,為市民提供與外匯基金回報相適應的基金回報。
失業保險金取代強積金對沖
民建聯主席李慧會面後指出,成立失業保險金以取代強積金對沖,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法,但該保險金是否由政府承擔,或承擔多少,則需要再商討。她認為,以失業保險金取代強積金對沖會較易被資方接受。
其他建議還包括,盡快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提高申領長者生活津貼資產上限,及將生果金免審查年齡及醫療券受惠年齡降至65歲。李慧指,對於是項建議,市民期待已久,期望建議可獲落實通過。
發展多元經濟方面,建議把握「一带一路」及「十三五」規划等重大國策的機遇,協助本港不同企業、專業人士及創業者於內地及世界市場推廣商品及服務。以產業發展基金、稅務優惠、土地政策及入境政策作誘因,吸引及推動新產業發展,以發展多元產業,優化目前的產業結構。
提一系列財政紓困寬免措施
對於《財政預算案》,李慧表示,民建聯對一切利民紓困措施都持開放態度。具體上,民建聯提出一系列的紓困建議,包括寬免差餉,每戶每季上限2500元;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上限均為20000元;寬免商業登記費;寬免公屋租金1個月等等。
稅制方面,建議將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年期由目前15年延長至20年;設立居所租金扣稅額,上限10萬元,享用期為20年。降低自住物業差餉徵收率水平,同時,豁免退休長者自住物業應繳付的差餉等。
李慧琼表示,雖然現屆政府余下的任期只有約半年,民建聯認為仍有許多工作可以做,包括改善行政立法關系,提升管治水平,努力協調各種社會矛盾。她指,新一屆議員即將進入立法會,政府有需要積極與各党派溝通,改善行政立法關系。
倡率領創科局官員內地考察
她又透露,民建聯建議政府促進議員與內地官員的溝通,加強雙方的交流。她舉例指,本港在創新科技發展上明顯落後於內地,政府可率領創科局官員到內地了解行業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