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揭秘“水軍”:千元制造一條10W+

2016-10-25
来源:大洋网

  他們能瞬間讓你的公眾號閱讀量過10萬,也能短時間內讓你的視頻觀看量過百萬。雙十一來臨,他們還能為你的店鋪創造巨大的流量,吸引消費者。每個直播平台熱搜榜上,都有他們的影子,他們是罵名不斷的“水軍”,是互聯網繁華和泡沫的制造者。

  文/ 廣州日報記者陳詩藍

  有利可圖灌水者

  提到水軍,梁曉(化名)不以為然,24歲的他大學時便開始兼職做網絡推廣,如今已是一家互聯網推廣公司的負責人,盡管團隊不大,只有十幾人,然而只要客戶需要,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十幾萬水軍。

  隨著互聯網的繁榮,“灌水”這種行為逐漸被發現有利可圖,這部分人搖身一變成為網絡推廣兼職者,發帖,回帖,頂貼,回答百度知道,點開某個視頻,打開某個鏈接,下載一個APP,為某部電影評分,與某位女神互動,所有這些普通的行為,都能帶來收入。

  於是,一個個規模不等的網絡推廣公司、公關公司逐漸成立,他們,通過無數人輕輕地點擊,引導了互聯網潮水的走向。

  “水軍”自稱營銷者

  被稱呼為水軍,梁曉並不覺得尷尬。他語速奇快:“我覺得自己就是在做新媒體啊,和做廣告是一樣的,只是幫助企業去宣傳。”

  在記者提到水軍等同於數據造假時,梁曉雖不是很服氣,語速卻慢了下來,“數據造假?這個…這個…比如高德地圖說他有7億用戶,某個軟件經常說他有多少閱讀量,無非要價的時候好要一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嘛,可以理解。”

  “哪有不做水軍的,比如某個領導在台上演講,下面的人就刷刷地鼓掌,這不也是水軍嗎,誰知道提前有沒有打過招呼。我們只是把線下的事情做到線上而已。”梁曉顯得頗為不在乎地補上一句。

  談到水軍不太好的名聲,杭州一家網絡推廣公司的運營總監白建也強調自己 “營銷者”的定位:“我們只是作為一個助推器,從營銷的角度幫他有更好的曝光,但是最終怎么樣還是看他自己的產品。我們並不為他的產品背書。”

  微信公號閱讀可包月

  在梁曉的公司裏,一切涉及刷量的業務都是可以做的:微信刷閱讀量、微博刷話題榜、微博加粉、豆瓣電影刷分、視頻網站刷觀看量,直播平台加粉等等。

  9月底,騰訊微信團隊通過打擊軟件刷量造成許多公眾號閱讀量跳崖式下降,眾多公眾號涉嫌刷量。記者聯絡一些互聯網推廣人員,他們均打出“暫時不接受微信刷量”的通知。

  梁曉的團隊也受到了影響,“微信包月閱讀量穩定嗎?沒有什么穩定的,騰訊管一下就不穩定了。”而在此之前,只要花上一兩千塊錢,就可以通過軟件使一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10萬以上。

  白建告訴記者,微信閱讀量充水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可以通過發布時間、高峰期、留言數、點贊數等判斷。如果一篇文章過了十萬加,點贊數超過3000的話,基本上都是有水分的。如果留言的數量沒有達到30條左右,評論裏的點贊數也沒有達到相應比例的話,那也是有水分的。”

  不止如此,通過閱讀量的增長速度也能判斷是否注水,“一般真正的高閱讀量,在你看到的那一秒它的閱讀量已經很大了,出來的那一秒應該就有幾千的閱讀量,不可能從幾百突然變到10萬。”

  微博話題榜打榜

  作為互聯網裏最為活躍的社交平台之一,盡管2015年微博宣稱它的月活躍用戶高達2.36億,但在白建看來數據並不可靠。“微博裏面水軍其實是最多的,因為他的粉絲,本來很多就是僵屍粉。微博某些大號的水分至少超過30%。”

  每個小時更新的微博話題榜,在梁曉看來,“前十裏面基本都有通過水軍刷上去的。”在某個公司提供給記者的報價表裏,微博話題榜按照排行明碼標價:前三9500,前五8500,前十6800,前二十5200。

  不僅話題榜可以買,大V們的軟文後者轉發都可以買。“有些名字起得很好的,什么全球之類,可能粉絲都是買的,這種便宜一點,一兩千可以買到。真正有影響力的可能價格要幾萬。”

  在推廣公司提供給記者的報價表裏,微博上常常出現在熱門榜單的一些大號赫然在列,價格並不以粉絲數為准,一個粉絲超過千萬的大號,一篇軟文僅僅只要1060元,而另一個粉絲不到千萬的大號,價格卻過萬。

  豆瓣電影刷分更貴

  涉及多種業務的梁曉團隊卻不怎么做電影刷分業務,在他看來,這類業務比微信微博刷量難得多,效果也不能保證。

  不僅效果難保證,豆瓣知乎等用戶特征比較明顯的平台賬號價格也更貴。如今互聯網上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賬號買賣市場,通過淘寶,便能以每個幾毛錢的價格買到大批論壇賬號,同時,有公司專門通過注冊、盜號等手段獲取大批各類平台的賬號用於出售。

  而豆瓣等平台的賬號卻更難獲取,白建告訴記者:“豆瓣有老號和新號,用了三年以上沒有違規的老號,可能幾十塊錢一個。便宜點的0.5~5元的,應該是以前通過郵箱注冊的賬號,這種號很可能是通過盜號來的,可能很快就被盜走了。安全性是不能保證的。”

  創造泡沫和就業

  水軍隊伍的龐大也創造了大量的互聯網泡沫。

  “其實這是一個惡性競爭。”白建無奈道,“比如APP下載量,中小企業好好做的話可能做個幾千,撐死做個幾萬,可是別人輕輕松松一刷,一兩天的時間就幾十萬、上百萬,量越大的話排名就越靠前。”

  而這種趨勢下,中小企業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這個市場被瓜分得太厲害了。”在行業內打滾多年的白建盡管知道行業弊端,仍找不到出路,“如果企業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斷打磨,之後再有用戶,就必須投入非常多的錢,還要有很強的融資能力。如果你想在你沒什么用戶的時候,讓投資人看到你的價值,幾乎是不可能的。”

  梁曉公司頁面首頁顯示,他們三個月收入達到40萬,而這,僅僅是他們的線上收入。龐大的水軍早已與互聯網發展綁在一起,共同繁榮,共同衰落。然而水軍行業的繁榮,無疑擴大了互聯網的泡沫,表面上繁榮的網絡,背地裏充滿水分,並沒有看上去那么無堅不摧。

  但梁曉並不覺得自己所從事行業擴大了互聯網的泡沫。“像水軍基本上都是一些殘疾人,還有大學生在做,我們這個行業也養活了至少十幾萬人吧,一個兼職每天都做的話一個月可以掙兩三千,這個行業徹底沒有的話,可能會有很多人失業吧。”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