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也斯 攝飲寫食 勾勒港澳都市品格映像

2016-10-31
来源:

   食物如地方志,可以辨識在地的風俗、歷史和文化。香港與澳門同為特別行政區,地理位置接近,受到臨近粵地的口味所影響,兩地亦同樣經過殖民時期,但彼此吸收的養分不一,發展出的菜式和食俗各有异同。兩地飲食文化不斷變遷,累積成寶貴資料,隱藏於街頭巷尾。近日,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AT深圳館特邀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與眾暢談港澳飲食文化的异同與轉變,以及它們如何在也斯的文化論著中呈現。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戰后重整香港飲食多元
 
  也斯,原名梁秉鈞,是香港中生代知名作家,其祖籍廣東新會,在香港長大,一生致力於文學創作與香港文學事業。蕭欣浩介紹,「作家也斯於文學創作中,喜用飲食元素探討歷史文化,在其小說《后殖民食物與愛情》、新詩《蔬菜的政治》,以及散文《人間滋味》、《也斯看香港》、《也斯的香港》等作品中,均可從攝照與文字里找到關於食物的線索及其來龍去脈,勾勒出港澳都市的品格映像。」他表示,探討港澳兩地飲食文化,應從根源追溯,方能深入了解,「而這,則應從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二戰結束后的飲食重整談起」。
 
香港作家也斯
 
  蕭欣浩介紹,於也斯寫作中,可窺見二戰后代表香港飲食文化的主要三類食肆,分別是「中式食物,外國流入的食物,以及由本土轉化而成的食物」。他稱,「其中中式食肆,主要包括廣州菜、潮州菜與客家菜。也斯的作品,總能反映出粵菜於香港的重要地位。」
 
  其介紹,「早在20世紀40年代,源於戰爭引起的遷徙,不少潮人來到香港,帶來了潮州菜在香港的起步」,「那時潮州菜雖已出現,但尚未為香港人所廣泛接受,規模仍然很小,大體為一些潮州牛肉丸、沙茶粿條之類街頭小食,主要供應在香港打工的潮人」。而后,於50年代發展的潮州美食,慢慢在香港扎根,也斯寫到:「傳統的潮州菜在香港上環舊區發展,后來變成散布各街市附近一般人夜宵的『打冷』夜攤。」此外,傳統的客家菜,也隨著客家人的遷徙來到香港。蕭欣浩說,「客家先民原自中原遷居南方,遷居南方后,又當再度遷移,總計大遷移五次。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客家飯店紛紛出現,其中以梅江、泉章居等為港人所熟悉。」
 
 
  而另一大菜系,則應屬廣州菜。蕭欣浩介紹,香港的飲茶文化,最早來源於廣州,「廣東人愛上茶樓飲茶,歷史悠久,即使在抗日戰爭那些年月里,人們也是喜歡上茶樓的。」其解釋,「最初是食在廣州,香港仍未是美食天堂,她只是跟在廣州尾后,廣州有什麼出名的酒樓茶室,波士們跟著就在香港開了分店了。那些著名的食肆名字,如蓮香、大同、陶陶居……全都在上世紀初移師香港,亦深受港人歡迎。」
 
  本土轉化中西合璧相容
 
 
  由於受英國殖民文化影響,20世紀50年代流行起來的還有西菜。蕭欣浩說,西菜的到來也書寫著中西交流的歷史。「其中,豉油西餐是中西合璧西菜的代表。『太平館』便是由中國人開的西餐廳」,他說,「『太平館』創始人徐老高曾於廣州『其昌洋行』做廚房雜工,洋行為美資公司,洋行內的廚房需要烹調西菜,徐老高因此學曉做幾道西菜,成為洋行廚師。其學廚的過程,習得西方烹飪技巧,后混合中西烹調方法,用中式的醬油調味,以西式的煮法烹調,成為現時的『豉油西餐』,承傳部分西方飲食文化。」蕭欣浩解釋,最初的「太平館」建於廣州,面對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想到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估計日軍不會入侵,於是決定南下香港另設新店。
 
  此外,另一種西餐的模式來自上海,「是當年上海霞飛路的白俄羅斯餐廳。」蕭欣浩說,「香港最早起於皇后飯店,始創人于永富,6歲於上海學習俄國菜,31歲到香港打工。在1952年時,他設『皇后飯店』,以出售俄國菜為主,將西式的烹調方法一并從上海帶到香港。」他說,「其中,羅宋湯可謂是人盡皆知的一道西菜代表,汽水和牛肉包亦是年長的朋友記憶里最深刻的西菜品類。」
 
  蕭欣浩稱,從也斯的食物書寫中可發現,世界各地的食物來到香港后,并非一成不變,反倒是依照香港的地理環境和本土風俗不斷調整更新,逐漸發展出頗具香港地方特色的全新樣貌。正如「皇后飯店」與「太平館」,同樣是通過與外國文化的接觸,將西方的菜式移植到香港,卻最終形成中西合璧的獨有產物,在香港土地開花結果。也斯亦言,「廣東點心的發展也逐漸離開了原來的規範,加進了受外國影響的食物如芒果布甸、蛋撻、加進本地價廉美味的鳳爪、魚雲和東南亞甜點喳喳等。」
 
  食物隱喻城市异質文化
 
 
  「當然,也斯的文學并非是單純書寫飲食文化,而是通過食物這個媒介,探索背后所隱喻的文化內涵。」蕭欣浩說。《嗜同嚐异》一文,從香港特色飲品鴛鴦落筆,開始寫香港食物。鴛鴦,是指茶與咖啡的混合,也斯由此聯想到香港城市本身,在東西交匯的背景下生長成具有异質空間和文化的都市。於是,食物成為隱喻。
 
  《嗜同嚐异》先后寫到香港傳統的中國菜式、南來菜式、西餐等,五湖四海的菜式匯聚香港,多元的食物是都市多元文化與空間的表徵。「而與食物一同引入的,是文化與思潮。如廣東南來,帶來了粵劇,嶺南畫派,混雜文言、白話與粵語方言的『三及第』文體;來自上海的文人,帶來了20世紀30至40年代在上海開始發展的現代主義文學。」他亦寫到,「在香港有印度人、越南社群、菲律賓女傭眾會……連帶不同族群的食物,互相滲染,令城市的面貌,正如它的文化身份,不斷在變化。」
 
  而和香港一樣帶著殖民文化的,是澳門。蕭欣浩說,也斯於1998年創作的《在峰景酒店》,用詩化記錄,展現了澳門獨特的飲食文化,「他說,『澳門已有400年歷史,隨著殖民帶來與异域文化的接觸,它在烹飪上也發展出一種豐富而复雜的文化,有南中國和葡萄牙的影響,也有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甚至非洲和巴西的味道,卻又因應當地口腹的需要,發展出獨特的菜色來。』」其中,「非洲鸡、巴西的紅豆煮肉」可謂是殖民食物的代表。
 
  然而,隨著澳門回歸,在澳門扎根的土生葡人也「漸漸失去了自己」,蕭欣浩說,「年輕葡人想追尋傳統的飲食文化,但是他們沒有辦法找到,因為他們太模糊,究竟自己是葡萄牙人還是澳門人,他們沒能保存自己的葡國文化,顯然有些失落。正如也斯面對峰景酒店將變成領事館時所言:『我們在一年前獲悉此事,十分惋惜。在望海的回廊上品嚐殖民地菜式,好似吃出層層歷史的滋味』,顯然透著對於土生葡人在澳門回歸后漸漸失去自我文化的惋惜。」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