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3

《中場戰事》:120幀讓肉體不由自主的哭了

2016-11-07
来源:騰訊娛樂

  騰訊娛樂專稿(文/耿飏 編輯/樟木)

  11月6日的中國電影圈是被“比利·林恩”刷屏的一天。

  早上10點,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北京悠唐博納影城2號廳進行了首場4K/3D/120幀最高規格的媒體場放映。

  目前,全世界只有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臺北5個城市中的5家影院的5個影廳能夠滿足這種播放要求。北京只有博納優唐影城的2號廳,上海則是上海影城的一號廳。

  作為李安導演的最新作品,以及他運用超前電影技術進行拍攝的實驗性,本片承載了輿論巨大的期待。不過,本片此前已經在紐約電影節期間進行全球首映,北美媒體給予的評價,爭議相當大。爛番茄新鮮度53%、專業影評聚合網站Metacritic的平均打分只有53分。

  是李安失手了?還是西方的媒體有失偏頗?

  李安在北京首映禮接受媒體采訪

  正因為基于這樣的評價,影片到底成色如何?所謂4K/3D/120幀到底是什么效果?答案就子在6日早上的悠唐影院,能夠讓全中國所有有影響力的電影人、媒體人士起個大早,一睹為快。

  4K/3D/120幀到底什么樣?前所未有的真實感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只有一句老話:百聞不如一見。

  哪怕你之前再了解這種技術格式的規格、細節、對其有著無盡的想象并且對其深信不疑,在真正親眼看到的那個時候,你都會推翻自己過去的想法并且得出屬于自己的結論和體驗。

  這完全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整個觀影經歷也是一種從體驗變成個人經驗的過程。而且一定要說明的一點是:4K/3D/120幀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不能單獨而論,缺一不可。

  為什么這么說?其實,這三個技術概念單拿出來說,都并不新鮮(除了120幀比較唬人)。4K指的是畫面分辨率達到4096×2160,也就是普通2K電影2048×1080分辨率的四倍。如今家用電視普及的1080P格式,是逐行掃描下達到1920×1080的分辨率。3D的含義自然不用再贅述了,畢竟中國觀眾看了比全世界觀眾都多得多的3D電影。

  在亮度上,李安給本片制定下的放映標準是:觀眾觀看到的亮度要達到28fl(亮度單位)。一般的3D電影亮度大概在2.5到4.5fl左右,最尖端的IMAX激光放映系統的3D放映亮度是14fl,杜比視界激光放映系統在放映3D電影的峰值亮度也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當然,這都不及李安的標準。

  最讓人難以想象的,就是120幀這個概念。簡單說,相比于電影24幀/秒的畫面,這部電影變成了120幀/秒,這樣會讓運動的物體看起來無比流暢真實。

  這是全片最難拍的長鏡頭中的一幀

  在家用電視的領域,比如 “倍速驅動”功能就是一種類似的技術,通過在運動畫面中增加額外幀數的畫面,讓畫面更加流暢。

  坦白說,用文字解釋真正看到這種格式畫面的感受,是非常蒼白的。(不然大家看小說原著不就好了?)

  用語言描述起來:電影的第一個場景,是還在睡夢中的比利·林恩被手機鈴聲吵醒,躺著的他翻了個身,伸手去拿手機。

  那一刻,你就知道,4K/3D/120幀到底是個什么概念了——太真實了,甚至比自己肉眼所見的真實世界中的場景都更加真實。看上去可能覺得銀幕上演員的動作比現實中的動作會有一些加速(高幀速拍攝實際上就是一種高速攝影)

  在這種格式下的任何運動場景的畫面,都顯得極其真實,太真實了,以至于讓你開始懷疑。

  高幀率拍攝下人物的運動速率與我們日常經驗中的視覺體驗有所不同,這種差別非常細微,不過,足以讓我們的大腦產生一定的“抗拒反應”。如果你用家用播放設備播放《美國隊長3》這樣的特效大片時,就會有類似體驗。因為電影的24幀被電視變成了60幀,就會讓觀者產生出“肥皂劇效果”,也就是“看起來像在看電視。”120幀,讓這種感覺有所減弱,但是仍然容易讓人抗拒。

  至于大多數人所說的:“我感覺自己要被演員的視線看穿了”、“太清楚了像是能看清演員的皮膚”、“男主角的藍眼睛讓人心碎”……這些都是真的,都是對的。

  打個比方說,就像你要和一個從來沒有嘗試過鵝肝或者金槍魚魚腩的朋友,解說那種獨特的口感和體驗時,那種詞不達意的感覺以及想拉上他直接到餐館大快朵頤的那股沖動。

  這也是為什么說,最高版本的《中場戰事》是一次體驗。在我們過去的觀影經歷中累積的經驗,這回可能都不管用了。甚至導演李安也是。

  影片劇照

  形式還是內容?李安借內容表達形式

  《中場戰事》毫無疑問是一次實驗,甚至是賭博。在我們通常的觀影經驗中,一部電影,一部好的電影,通常意味著它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一個令人印象深刻角色。在首輪觀影之后,大多數評論集中于影片的主題、故事等傳統電影評論上的關鍵詞和話題也無可厚非。

  不過,《中場戰事》所要實現的遠遠不止于電影所要承擔的一些功能。

  李安在關于本片的采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可以視作是解讀本片的一個關鍵原因:“我原來(技術的規格)是60幀、2K,那個我比較有把握,我決定要拍《中場戰事》的時候已經決定是這個方向。一直到開拍前的三個禮拜,我才第一次看到120幀,一點點試拍的實驗……可是它的化學變化好像變了,變成另外一個東西,非常奇怪,琢磨不定。其實是互相影響。”

  客觀來說,從文學性和現實意義上,《中場戰事》的原著小說都并非出類拔萃的作品。不過,這個作品中包含的元素卻非常豐富。電影中,有著日常生活的場景、有眾多的人物、有情緒激烈的對手戲、有戰爭場面、有運動比賽的展現、有愛情橋段、有中場秀絢爛的舞臺效果、甚至還有士兵們互扔橄欖球以及關于宴會美食的畫面。

  在一部電影中能夠包含如此多如此不同類型的元素的故事,并且如何用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呈現在銀幕上,還有比《中場戰事》更好的選擇嗎?

  “《中場戰事》倒不是,這個要怎么拍,技術上怎么讓它運轉,是相當困難的,我沒有碰過這么難的。因為以前再怎么困難,你有個底的,這個好像是沒底的,很可能突然這個東西就沒有了。心里會著慌的,不踏實,不著底,長期處于那樣一種狀況其實是最痛苦的一件事。”

  這樣看來,就更容易理解為什么李安有著這樣的心理狀態了。

  全新的技術規格帶來的是傳統電影語言和電影文法的改變,甚至在《比利·林恩》的觀影過程中,你會反思自己眼前的電影到底應該如何定義?《中場戰事》畫面上的真實性和細節的豐富程度,完全不是過去哪怕膠片IMAX格式的紀錄電影《穿越洛基山脈》能比擬的。那是一部IMAX“看家之寶”的紀錄電影,影片分辨率之高足以讓你分辨畫面上每一棵樹木甚至樹葉。

  在《中場戰事》中,一個體育場全景的鏡頭,你看得清體育場每個觀眾的表情和長相,每一個。那是一種撲面而來式的體驗,你會被畫面上數不清的細節吸引,不知所措。

  極高的畫面清晰度讓一些電影常用的手法也發生了變化——比如主觀鏡頭。之前,《赫芬頓郵報》《名利場》供稿的評論家Mike Ryan認為 120幀對演技的要求精度太高,即使是當代最偉大的體驗派演員、三屆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都未必能讓你滿意。

  他說得很有道理,在極其真實的語境下,“演技”會顯得格格不入,讓情感只是流于表面。電影中喜劇界老戲骨史蒂夫·馬丁飾演的達拉斯牛仔隊老板,從始至終都可以讓你看出他是在“表演”。

  另一方面,這讓本片的男主角,一位毫無表演經驗的演員喬·阿爾文在片中的發揮更加令人動容,非常可信。

  在某些時刻,比如男女主角對話時候使用常規的過肩正反打鏡頭這樣的方式,讓你重新意識到自己身處影院之中。在更多的時候,你都被畫面上的真實所深深吸引,“走神”不是你的錯,這是新技術的一種必然體驗。

  作為一次非常大膽的實驗,《中場戰事》也相對保險。首先,影片成本為4800萬美元,李安的上一部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本高達1.2億美元,《制造伍德斯托克》花費都要3000萬美元。另一方面,影片也有范·迪塞爾和KK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的加盟,在情節設計上也平鋪直敘,并且在最后用情感作為影片的落腳點。

  主創在北京首映禮

  《比利·林恩》告訴了我們什么?電影要變了,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事實上,在新世紀對于電影藝術和科技都有巨大推動的電影作品,比如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和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都曾經因為“形式大于內容”而遭到一定的批評。這就像那時候常說的一句話:“沒有看過3D IMAX版本的《阿凡達》,等于沒有看過《阿凡達》。”

  4K/3D/120幀的《中場戰事》也是這樣的一次體驗。就像《奇異博士》中古一法師對奇異博士說的那句臺詞:“我無法預知你的未來,我只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正如《中場戰事》中包含的豐富元素一樣,我們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展望4K/3D/120幀技術的未來可能。在臨場感和真實程度上,4K/3D/120幀完全超出了目前VR技術所能夠提供的效果,至少在消費品級別上,少有能與之匹敵的場景。不用說電影里橄欖球“飛出”鏡頭的畫面,在體育直播領域,4K直播已經是主流,4K/3D/120幀的技術對于體育愛好者來說更加令人興奮。

  今年Netflix已經推出了4K分辨率的演唱會紀錄電影《JT + The Tennessee Kids》在多倫多電影節上進行了放映。《中場戰事》中中場表演橋段的震撼程度,讓這項技術在音樂舞臺領域上的可能性得到了實現。

  還有觀眾在看完《中場戰事》只記得了電影里4K/3D/120幀畫面下的美食“都能聞得著香味”,那么,如果這種技術用來拍《舌尖上的中國》呢?

  現在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夠播放最高規格的《中場戰事》,如果未來,4K/3D/120幀成為主流了呢?

  “由奢入儉難”,李安已經透露他的下一部作品《馬尼拉之戰》將要用4K/3D/120幀進行拍攝。可想而知,這樣的實驗過后,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李安與兒子李淳在北京首映禮現場

  騰訊娛樂編輯部短評

  大寶劍:作為技術盲,并沒有覺得120會怎樣,除了開場10來分鐘被清晰度,景深等分散注意力,后面很快就回來了。拋開技術仍然是一部很好以及很好看的電影。電影不停在揉搓撕扯美國的國民性,還非常克制的點到了宗教上,立意準且深。故事的敘事也非常棒,剪輯很贊,不覺得它會讓人犯困。最喜歡的一個畫面放國歌時比利流淚的戲,但這場戲也太不像李安,有點太楊德昌了。有點懷疑這部電影李安受年輕人也即他兒子的影響較深,那樣的刻薄在李安以前的作品中不多見,它更像是年輕人才有的憤激。

  張小干:相比《少年派》,李安這次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我估摸著是為了4K120幀的新技術讓路。但是這并不阻礙對《比利林恩》的反復咀嚼,畫面細節是如此清晰生動,讓銀幕中人呼吸可聞。這樣觀影的恐怖之處在于,畫面給你造成的沖擊,不,更準確的說是浸染,令你的情緒流露變成了純粹的生理反應。你還來不及做出思考,就已經淚流滿面。肉體在哭,卻與大腦無關。

  王其:120幀清晰到身臨其境,快速滑過的鏡頭如行云流水一般,中場表演的展現真的像在看一場高清的TV SHOW。看的時候你會慢慢忘記是在看電影,而是覺得在真實的感受比利的生活。他搖擺的選擇,他內心的掙扎,和最后對自我命運的信仰。而這種“沉浸式”觀影體驗確實多多少少削弱了電影感。 技術是無以倫比,無人可及,但劇情比起李安之前的電影差了點味道。同時閃回的處理略有簡單粗暴,敘述也顯得溫吞、中庸了很多。盡管如此,還是會二刷,畢竟安叔開啟了一個新的電影里程碑,值得再去電影院玩味一把。

  狠狠紅:男主角真是有一雙很會哭的藍眼睛,讓人想到塞林格小說里的一些男孩,永遠活在巨大的成長的委屈中。李安的120幀就是為了讓這雙藍眼睛永遠活在電影里吧。喜不喜歡這部電影,大約就取決于這雙眼睛對你的殺傷力。反正我是被他的藍眼睛和紅嘴唇,弄得很心碎,很想給他一個成長的安慰。

  三替:觀影過程沒有任何不適,震驚體驗也沒想象中那么大。120幀、4k疊加在一起,帶來的是真正的3d視覺效果,你會發現人物真的是三維的了,有遠有近。男主角也是很可愛的,皮膚薄薄的,嘴唇紅紅的,藍眼睛滿含淚水。少年派里的神又客串回來了,也不知道男主怎么就確認并接受了自己生下來就要當兵的命運,也許是東方神和耶穌基督共同的召喚吧!就覺得吧,都上升到宗教了,李安導演怎么還能把這片拍得這么俗呢,也是奇怪了……

  一帆:我覺得這片最讓我想跪的地方在于,大部分導演真的是像李安說的,3D或者新技術在他們手里,最多是fancy版的好萊塢黃金年代復刻,但是這部是有意識地把120幀作為一個敘事手段在用。尤其是在蒙太奇轉場的時候,幾場戲精彩到我想跪下。超高清帶來的強共情效果可能會是真正打破第四道墻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個的浸入度要遠高于VR。舉個栗子,在影片里,主角是被觀賞的對象,但是120幀能讓觀眾同時成為觀賞這個行為的主體,在這一刻,觀眾被迫和里面的美國民眾發生了立場上的聯系,然而劇情告訴觀眾這樣的觀賞是對主角的傷害,于是這種批判的力度更震撼。劇情方面見仁見智,小說本身一般,李安也沒有在劇情的深刻性上下功夫的野心。但是我的看法和大家批判的說李安什么都講了一點什么都沒講透不同,我覺得李安其實是在一個特別短的故事里容納了非常豐富的關于戰爭的議題,里面有《西線無戰事》、《靜靜的頓河》,甚至有《隆隆的炮聲》和《K軍》的影子,但是顯然,李安沒有試圖去重復這些議題重復過的故事,而是把這些作為一個梗,一個角度,他做的就是擺出關于戰爭的若干個視角,任由觀眾評判這種事。(畢竟已經逼PTSD患者重上戰場了這個本身就不是什么前現代的英雄史詩or后現代的殖民反思),但是這種做法的效果就是給觀眾帶來了大量的觀影隔閡。所以觀眾們才會有他沒有講透的誤解。不過這種做法真的跟120幀的效果不兼容,觀眾一會被要求在情感上強制浸入一會又被要求在理智上強制抽離,太痛苦了。

  我覺得大部分人覺得李安膚淺了,是因為他們對所謂“深刻”的認識只停留在《驢得水》那種簡單粗暴的控訴層面。事實上,對于戰爭,尤其是美國主流對于戰爭的書寫和敘事其實是以越戰前后分為特別明顯的兩個方面的,越戰前,包括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直到兩次世界大戰,對于戰爭幾乎都是有“殘酷和勝利”為主題,主角一定是英雄,要么是亂世中求生的斯嘉麗,要么是英勇作戰的戰斗英雄,但是越戰中后期,越來越多的敘事開始反思戰爭的本質,隨著PTSD的被發現(PTSD被列入精神障礙就是因為越戰中大量退伍老兵),關于戰爭的敘事開始轉入對人性的摧殘、或者對戰爭國家的傷害,尤其是在后殖民時代,外來“侵入者”這個角色一個兩難的境地,其實在比利林恩里也有體現,美國大兵蓋學校,但是當地人并不領情。然而李安無意做這樣的一個“揭露者”,他幾乎是用上帝視角去呈現出了一個普通士兵在戰爭中被“異化”的現實。在結局,明顯有PTSD癥狀的士兵依然自愿回到戰場,他們是當下美國社會的局外人,在戰場上才能找到歸屬感。而這樣明顯的“異化”完全不屬于上面提到的任何一個敘事套路。所以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啊,這樣就沒了?”

  fanfan:Lynn的三條回憶線(伊拉克,中途歸家,綠茵場)引出片子的3個關鍵詞:因果、擔當、利益。李安拋出幾個命題,卻在答案上欲說還休,反戰,非也,民主,非也,貧富,非也。也許就是片中人物的語言,每個人對戰爭的想象不盡相同。總之,辯證和內心,戰爭與責任,金錢與道德編織在一起,匯成伊戰美兵這個美國特殊的群體的現狀。俗人看特效,高人看內核,導演扔了一塊石頭到水潭,聽聽響而已。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