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可口可樂公司向《第一財經日報》披露,可口可樂公司與其在華三大裝瓶集團——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中國公司、中糧集團旗下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糧”)以及太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太古”)今天就可口可樂在華裝瓶業務特許經營權的重組達成最終協定舉行簽約儀式。重組後,可口可樂在中國的裝瓶業務將分別由中糧和太古兩家特許經營合作夥伴運營。巧合的是,百事可樂於2011年就將中國瓶裝廠業務全部股份出售給了康師傅控股。兩大碳酸飲料巨頭變相減碼中國市場,似乎預示著中國市場已不如剛進入中國市場那些年,是時候對中國區業務“減負”了。
可口可樂剝離中國瓶裝業務
中國作為可口可樂全球第三大市場,為可口可樂公司及其裝瓶系統提供了重要的長期增長機遇。目前,可口可樂中國系統已在1979年以來累計投資90億美元的基礎上,開始於2015至2017三年內繼續增資40億美元。2016年2月份,可口可樂公司宣佈了與現有的裝瓶合作夥伴中糧和太古達成非約束性意向,就在華裝瓶業務重組特許經營權進行談判。重組完成後,在中國內地,中糧將擁有並運營18家裝瓶廠,太古將擁有並運營17家裝瓶廠。據悉,此次重組將按照相關程式向有關政府部門進行申報和審批。在交易完成前,所有裝瓶廠運營業務以及客戶關係將在現有的裝瓶業務所有權下如常進行。
對於此次收購的金額,據外媒此前的報導,可口可樂作價約10億美元出讓其在中國裝瓶廠權益。對此,可口可樂(中國)發言人趙彥紅表示:“對於此次交易,我們沒有透露具體金額,雖然看到有一些外媒的報導,但我這邊還不能確認。”
可口可樂方面認為,此次達成的協議標誌可口可樂業務轉型進程進入新階段,可口可樂將重新聚焦於公司的核心優勢,即建設品牌以及領導全球特許經營系統。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泰康表示:“通過重組我們在中國的全部自有裝瓶業務,提高合作夥伴的規模、能力和效率,我們繼續看好公司在中國的長期增長前景。”
很顯然,可口可樂對此次交易看得非常重要,並稱此項協定是可口可樂30多年來在中國持續投資的重要里程碑,開創可口可樂在華業務二分天下的新紀元。中糧集團董事長趙雙連認為:“重組裝瓶業務、專注品牌和市場是可口可樂百年歷史上做出的重要戰略決策,也與中糧集團提質增效,打造市場化和專業化的現代企業長遠目標不謀而合。中國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將為飲料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良好機遇,而此次重組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區域整合及成本優化也必將助力可口可樂與合作夥伴在華業務實現新的飛躍。我相信,今天的重組會為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飲料行業低迷 外資巨頭日子艱難
雖然可口可樂高層口口聲聲說看好中國市場,此次交易是為了更好專注品牌和特許經營系統。但在業內看來,可口可樂在此時出售瓶裝業務,或許還有別的原因。中略資本創世合夥人高劍鋒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可口可樂此舉背後還是想把業務放在利潤較好的輕資產上面。”這背後也透露出重資產的瓶裝業務運營較難,採用特許經營的方式不僅可以減少資產負擔,也可以降低運營風險,特別是在中國飲料行業低迷的情況下。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6年5月中國軟飲料產量為1441萬噸,同比下跌9.20%,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事實上,飲料行業低迷早已出現,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5年前3季度,全國軟飲料銷售量約為1.3億噸,同比增長僅4%。2014年,這一數據增長率為13%。而在2001—2011年,全國軟飲料銷售量的年平均增長率曾超過20%。
可口可樂的業績也遇到了一定的衝擊,據可口可樂最新財報數據,2016年上半年,可口可樂總營收為218.21億美元,同比下跌4.6%。可口可樂銷售額的下跌主要受到了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市場的拖累;中國市場不理想的銷量拖累了可口可樂在整個亞洲市場的成績。可口可樂聲稱在中國業績不佳的原因是經濟放緩,包裝飲料市場不景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財報裡還提到在中國可口可樂的果汁產品(主要是美汁源)下降尤其明顯。據金融時報報導,可口可樂首席運營官稱,2016年第二季度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果汁類銷售額降幅達到兩位數,可口可樂的銷售額也出現了下跌。
根據財經媒體 CNBC 對可口可樂首席運營官 James Quincey 的採訪,可口可樂將採取一些挽救中國市場的措施:它計畫管道下沉,面向農村市場推出便宜的中低端產品;為經銷商提供更多的激勵;並且在消費力強的一二線城市推出高端產品。此次交易公佈後人們才發現,可口可樂還採取了甩手瓶裝業務的舉措來為中國區業務“減負”。據媒體報導,可口可樂早前估計,在處置好北美、中國、德國及南非的資產後,它的直接員工人數將從原來的12.3萬人大幅下降到3.9萬人,淨收入從443億美元下降到285億美元,但是資本開支也將減半至13億美元。
除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早已預感到中國市場的風向轉變,並在2011年11月4日,將百事可樂旗下瓶裝廠的全部持股轉給康師傅控股。同時,康師傅飲品還將成為百事公司在華的特許經營裝瓶商,負責生產、銷售和分銷百事的碳酸飲料和佳得樂品牌產品。拿到百事可樂的康師傅今年也陷入困境。今年上半年,占康師傅(00322.HK)營收比例最大(六成)的子業務飲料業務收入25.3億美金,同比下降14.4%,淨利潤3943萬美金,同比下降71.2%。由於飲料業務表現不佳,讓康師傅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大幅下跌66.49%。
事實上,除了兩大外資碳酸飲料外,兩大洋速食巨頭百勝(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麥當勞也紛紛減碼中國市場。近日百勝中國引入了戰略投資者並獨立上市,麥當勞也在積極尋找戰略投資者。“一方面,外資餐飲巨頭在中國發展多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過去簡單地將海外的模式搬到中國來的做法已經無法滿足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在他們心中,外資餐飲品牌形象已經不及老一輩心目中那樣‘高大上’,他們對餐飲有更高的訴求,甚至很大一部分在遠離洋餐飲,認為屬於‘非健康食品’。”食品行業研究專家李志起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