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四方沙龍《場域藝術的空間譜記學》

2016-11-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涛报道:11月26日下午,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將舉辦四方沙龍本年度的第九講,由台灣著名公共藝術家、文化空間與創意設計研究學者顏名宏先生帶來的《場域藝術的空間譜記學》。 本次講座將以當代場域藝術理論中的「空間譜記學」作為「藝術介入場域」的濾鏡,講述可能呈現的城市視野,並介紹台灣近年來公共藝術於城市對話的二三案例。

 
  顏名宏說,卡爾維諾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試圖描述一座城市的偉大,認為其並不在於過往的豐功偉業和具體存在的面向,而是在於“試圖描述”的本身所意指的可能和想象,是如何穿透空間的距離和時間提供的機會,撥弄出城市「本質」的魅力與希望。
 
  城市中的文化是一個「場域的故事」,而正是這些文化背景和曆史所撰述的故事,方能形成巨大而深具磁性的「文化場域」(cultural?locus),以藝術滲入城市的開放空間,不但可以令參訪者發現一座城市思緒,更可以幫市民找到自己的文化脈絡。「藝術介入場域」是一種空間與藝術詩學的對話關系,場域藝術不是封閉的創作,而是人與社群、事件與故事在開放空間中的流動与互动。
 
  他认为,在他的空間藝術探索和創作曆程中,場域精神(field?spirit)是藝術思維的最基礎立足點,也幾乎是藝術發展曆史中,認同本類價值觀的不同藝術家共同的創作理念。場域藝術作品的觀看者及其觀看位置,是通往作品理解的一部份,觀看以及觀看的被觀看,都必須回溯作品所在空間紋理(spatial?texture)的「在場」(presence)與「不在場」(absence)。
 
  顏名宏介紹,以空間場域營造作為公共藝術創中情感互動的交流介質,在70年代後的當代空間藝術中,被視為一種評估與丈量的法則。如果將「空間」與參與的「時間」開展成一種「真實的世界」和「真相的情感」的創作圖式,則可以將所有場域內的存在事件,書寫成為獨有而不能更遞的場域藝術「空間譜記學」(notation?for?field)。在讲座中他将具体介紹台灣近年來公共藝術於城市對話的几个典型案例。
 
 
 
 
 
  顏名宏
  台灣著名公共藝術家,文化空間與創意設計研究學者。畢業於德國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副教授。多件藝術作品在德國及台灣獲獎。以空間紋理結合社群人文作為創作主題,開啟空間與文化的新視野。長期投入公共藝術研究,參與台灣公共藝術辦法立法、階段性修法以及文化部、縣市政府公共藝術咨詢委員等。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