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美國債務逼近20萬億 黨報:一旦崩潰后果不堪設想

2016-12-12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1日05版)

  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債務快速增加,短短8年增加了近10萬億美元,正在逼近20萬億美元大關,其積累的風險引起世界各國警惕,美國政府債臺高筑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影響?

  每經小編注意到,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布整版評論,聚焦美國債務問題。主要觀點如下:

  威脅世界經濟安全

  美國國債是由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公債,可分為公眾持有和政府持有兩大類。公眾持有者包括外國政府和投資者、美聯儲、共同基金、州與地方、銀行、保險公司和個人等,政府持有者包括230多個聯邦政府機構。

  數據顯示,美國建國到1980年,其國債總量只有近1萬億美元,但到1995年就達到5萬億美元,2008年達到10萬億美元,2016年很可能突破20萬億美元。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周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付隨鑫認為,美國政府借新還舊寅吃卯糧,妨礙美國經濟增長,威脅世界經濟安全。

  美國政府債臺高筑已經積重難返,高額債務凸顯美國制度缺陷,不僅制約著美國經濟增長,而且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如果美國國債規模繼續不加約束地大幅度擴大,而美國又不能為緩解債務狀況采取有效措施,就會引起國際社會對美元信用的擔憂。從理論上講,美元信用下降不僅會降低美元國際地位,還可能引起美國國債持有國在國際金融市場 上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導致美元快速大幅度貶值,甚至引發美元危機。

  在目前全球貨幣和金融體系依然是美元獨大的局面下,美元危機會導致全球性的金融恐慌和股市震蕩,危及世界金融安全。

  此外,由于美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美元貶值會造成國際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造成全球性通貨膨脹(例如,20世紀70年代美元危機的直接后果就是全球性通貨膨脹),從而造成世界經濟動蕩甚至陷入衰退。

  全球貨幣金融體系不穩定性加劇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美國國債迅速增長、規模巨大,使全球貨幣金融體系不穩定性加劇。

  到2016年9月底,美國累計國債接近20萬億美元,債務與GDP(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106%,遠超過60%的國際警戒線。這相當于美國政府頭頂一個“國債堰塞湖”,一旦崩潰,后果不堪設想。

  美國國債積累的巨大風險已經引起全球警惕,一度被認為是全球最安全資產之一的美國國債正在被各國中央銀行以創紀錄的速度出售。根據美國財政部統計,今年1—9月份各國中央銀行就已凈賣出3931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無論是出售的速度還是規模都創下了197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面對巨額國債,美國政府不可能直接違約,但會采用增發貨幣、推動通貨膨脹的方式進行技術型違約,稀釋債務負擔。

  美國的做法實際上是在“偷盜”全世界的財富,同時也造成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不穩定性加劇,使世界暴露在越來越大的金融風險之中。

  應對美國國債劇增帶來的風險,一方面應加快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步伐,推動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特別是增加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徹底改變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過度依賴單一主權貨幣的現狀。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應加大藏匯于物的力度,增加石油以及銅、鋁、鉛、鋅、鎳等稀有金屬的戰略儲備和黃金儲備。

  給世界帶來巨大風險

  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陳鳳英認為,美國債務滾雪球式增長,給世界帶來巨大風險。

  新當選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將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債務問題。據分析,特朗普經濟新政的核心將集中體現為“減稅+基建+加息”。減稅和基建將增加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而加息將加大還債成本,這一財政擴張與貨幣收緊的政策組合存在嚴重的矛盾與沖突,結果難免使債務負擔呈現滾雪球式增長。

  今天的美國經濟已經陷入“借新還舊”的債務泥潭而不能自拔,猶如一個踏上不歸路的“癮君子”,可能永遠也償還不清。

  無疑,美國政府債務狀況不可持續。即使在當下史無前例的低利率情況下,付息負擔也已耗盡美國財政預算,嚴重擠壓其他必需開支。這也是美國經濟至今遲遲難以強勁復蘇的原因之一。

  解決債務問題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實現經濟高增長,做大GDP蛋糕,縮小債務占比;二是提高通脹率以及推動貨幣貶值,稀釋債務負擔,讓債權人承擔損失;三是債務違約,讓債權人顆粒無收。

  后兩個渠道無論選哪個,都是對外轉嫁危機和輸出經濟風險。如果美國采用擴張性貨幣政策刺激全球通脹和新的資產泡沫,將加劇全球財富分配不公,并可能通過債務與流動性傳導形成新的危機鏈,誘發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

  美國發燒,日本感冒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劉紅軍認為,二戰后,日本經濟經歷了三次波動,每一次都與美國政府債務及其應對策略有著不同程度的關聯。正是這些波動導致日本政府陷入債務泥潭。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尼克松總統執政后,終止了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固定兌換比率,結束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引起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劇烈動蕩。日本政府為了確保制造業出口的競爭力,繞過《財政法》推出“例外措施”,發行“特例公債”,從此走上了債務擴張的道路。但由于那時日本并沒有全盤采用與美歐國家類似的擴張型政策組合,其財政仍能維持健全結構。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債務開始膨脹。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后,日本的結構改革并未成功,同時擴大內需又成為政府推行財政赤字政策的借口,公共投資擴大、政府債務膨脹,擴張性財政引發了日本國內物價和資產價格飛漲,最終形成泡沫經濟,將日本經濟帶入了長期停滯期。

  上世紀90年代之后,日美匯率博弈上升為爭奪國際貨幣主導權的競爭。日本政府大力打造強勢日元,推動日元急劇升值,但最終還是在1995年被美國的“強勢美元政策”所反轉。日元匯率一升一降的過程不僅刺破了日本經濟泡沫,還釀成了罕見的日本金融危機。自此以后,日本政府債務有增無減。

  特朗普當選總統后,未來,日本恐會重蹈美國覆轍,采取開放國債市場、擴大海外購買、對外轉嫁債務危機的政策。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