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團結香港基金倡設慢性病醫療券

2016-12-14
来源:香港商報

  團結基金倡設慢性病醫療券

  滿45歲獲千元體檢 為盛齡城市早綢繆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煒強報道:不少先進城市都面對人口老化問題,香港亦不例外。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首份老齡社會研究報告,指出香港面臨前所未見的人口老化挑戰,倡議特區政府建立個人化綜合護理系統,包括「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人士每人最高1000元作身體檢查,以便及早診治,期望藉此提升整體人口的健康狀況,減少社會對醫療及長期護理服務的需求。

團結香港基金昨舉行研討會應對老齡社會,圖為出席嘉賓合照。

  糖尿病患者獲3040元補貼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指出,香港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將在2064年達到51歲,每3個人就不只有一個是65歲以上長者。人口結構變化將引致勞動力下降,醫療及長期護理的開支亦將攀升,並對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構成重大挑戰。基金會預計2064年的勞動參與率將從2014年的59.3%急跌至48.6%;長者贍養率則會倍升,即每1000名勞動適齡人口需要贍養567名長者。

  基金會又指出,根據統計處的數據,本港45歲以上人士罹患至少一種慢性疾病的比率急劇上升。相比14至25歲的年輕人,45至64歲的人士患上至少一種慢性疾病的風險高出6倍,65歲以上長者更高達18倍。

  有鑑於此,基金會建議政府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一方面資助45歲或以上人士每人最高1000元作身體檢查,以便及早診治;另一方面,為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提供每年3040元的醫療費補貼,讓他們使用社區內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

  鑑於計劃可能對社區基層醫療服務造成壓力,報告建議分階段推行計劃。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罹患多種疾病的機會較高,故報告建議先以低收入家庭作為試驗,若試驗計劃成效理想,便可考慮推展至較高收入家庭。

  建構地區「健康促進網絡」

  為照顧社區內不同長者的需要,報告建議衛生署、醫院管理局和社會福利署,以至私營長者服務機構,建立地區的合作夥伴關係,為長者提供有系統的個人化綜合護理服務,稱為「健康促進網絡」。網絡將涵蓋健康推廣、預防保健服務、基層醫療及復康服務等。

  負責領導是次研究的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強調,社會需要投放資源,令香港成為「盛齡城市」。同時,政府需重新釐定退休年齡、鼓勵跨代共融的文化、應用創新科技等,都有利建設可持續的老齡社會環境,從而釋放老齡人口的潛能,最大限度發揮社會資本,將人口老化的挑戰化為社會受益的機遇。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表示,香港作為全球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政府必須制訂與經濟實力匹配的政策,因應社會人口老化所衍生的各種需求,提供適當的服務。期望報告能促成政府與社會各界合作,為所有曾為香港打拼成長的「戰後新生代」安享晚年作出貢獻;讓老弱有所依,老壯有所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