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繡娘在刺繡
從年初“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年尾“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於我國的非遺保護領域而言無疑是提振士氣、激發活力的一年。
無論是廣大的非遺傳承人、非遺保護工作者,還是致力於非遺保護研究的專家學者,這一年,都給他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瞬間。將那些被提及最多的事件、最務實有效的舉措和表現最為突出的發展趨勢梳理出來,我們或許可以得到這些關鍵詞。
研培計劃
2016年可謂中國非遺研培計劃“元年”。2016年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聯合啟動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以下簡稱“研培計劃”)正式全面實施。計劃以非遺中覆蓋面最廣、有助於帶動脫貧增收的傳統工藝類項目為切入點,以提高傳承能力為抓手,委托高校等相關單位開展研修、研習和培訓,幫助非遺項目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57所高校,160期培訓,近萬名培訓學員……一年來,研培計劃所取得的效果和發揮的作用遠不止這些可以被量化的數字。研培計劃促進了傳承人群與高校的平等溝通,讓學員們樹立了自信、激發了潛能,同時還提振了社會各界參與非遺保護的士氣。一些學員還成為了當地非遺的領頭人,他們將培訓中學習到的理念、知識消化後,再傳遞給地方百姓,延展了研培的范圍,持續釋放了培訓效應。在各高校開展的深入生源地和項目所在地的回訪學員活動中,許多指導老師都驚喜地發現學員的作品比以前更有設計感、更實用、更有市場潛力。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優秀成果展”上,學員們交上了讓人滿意的答卷,許多作品都是他們在培訓結束之後自發合作,將不同的工藝形式融於一體的作品,強強聯合、相得益彰。
提起研培計劃,凡是參與其中者總有講不完的激動時刻,道不盡的感動瞬間。它讓非遺保護事業得以有力推動,讓許多有遲暮之感的非遺項目被重新激活。
振興傳統工藝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2016年,從文化部到全國各地均探索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傳統工藝振興。
文化部將研究制定《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納入新時期非遺保護工作六大任務之一,研究起草的文稿將於近期報送國務院審議。山東、浙江、江蘇等地也陸續啟動了省級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研究和起草。
在制定計劃的同時,一系列振興傳統工藝的探索實踐也陸續展開。2016年,在文化部的支持和指導下,雅昌集團、木真了服裝公司、清華大學、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大學、故宮博物院等企業、高校和機構分別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貴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黃山設立了5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工作站的任務是在尊重當地文化傳統和民間手工藝人的前提下,幫助當地傳統工藝企業和傳承人群解決工藝難題、提高產品品質、培育品牌、拓展市場、擴大就業。目前,工作站已初見成效,有的已開發出新的系列產品,形成批量訂單,幫助當地擴大了傳承隊伍。2016年10月,以“為民族傳承、為生活創新”為主題的傳統工藝創意生活展在北京恭王府舉辦,展覽在展出工作站階段性成果的同時,也提供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的模式與范例。
許多社會力量也加入到振興傳統工藝的隊伍中來。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阿裏巴巴公司共同開展了“傳統工藝互聯網推廣模式研究”課題項目,推動在淘寶網上設立非遺頻道,為非遺傳承人群搭建起傳統工藝產品的網上展示和銷售平台。
補助經費提檔
2016年,對於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而言還有一件喜事:自2016年開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習補助經費標准由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至2萬元。文化部辦公廳還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大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支持力度、落實好傳習補助經費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門協調財政部門,相應提高省級及省級以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習補助經費標准。
自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予以補助,補助標准為每人每年0.8萬元,2011年補助標准提高至1萬元。此次再度提高補助標准對於解決部分傳承人傳習活動中面臨的現實困難、提高傳承人積極性、引導全社會關心重視傳承人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采取了各種措施逐步加強對拿到補助資金的代表性傳承人履職情況的監管、考核,積極督促代表性傳承人履行傳承義務。
非遺展會
2016年舉辦的一些大型非遺展會更添新意。
2016年9月,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是曆屆之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展覽創新性地實施融展覽、展演、賽事、論壇、互動體驗和交易為一體的辦會模式,不僅全面展示了近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果,而且向社會公眾傳達了在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政府對於非遺保護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
一些地區的非遺展在辦展形式上開始向藝術主題展的方向發展,2016年2月由上海朵雲軒集團承辦的“江南百工——首屆長三角非遺博覽會”主打江南氣韻,巧妙借用展品的藝術形態進行再設計,展現展品的藝術美感和實用價值。此外,強調觀眾深度體驗手工技藝的非遺展會也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以“手造分享、快樂加倍”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刷新了觀眾的觀展紀錄,3天的參觀人次從去年的近5萬人次攀升至8萬人次,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手工愛好者親身體驗各國手造文化、傳承匠人匠心。
《公約》培訓
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非遺保護工作已經進入到提高保護傳承水平的縱深發展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准確理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客觀認識我國非遺保護傳承的實際狀況是正確有效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的前提。2016年,兩個面向全國范圍的《公約》培訓班的開班,將全國非遺保護領域學習《公約》精神的熱情推向高潮。
2016年10月,文化部非遺司、外聯局在北京共同主辦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培訓班”。來自各省區市文化廳局、非遺保護中心、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保護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參加研培計劃的57所高校的相關代表,共計260多位學員參加了培訓。受邀的國內外專家圍繞《公約》的基本概念及精神內涵、保護非遺的倫理原則、國內外實踐經驗等進行深入的解析。對於許多一線的非遺保護工作者而言,此次系統地學習《公約》精神的機會難得,激發了他們思考和規劃符合《公約》精神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的非遺保護之路。
時隔一個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遺國際培訓中心等單位在上海舉辦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師資培訓履約班。”該培訓的對象定位於參與研培計劃的57所高校的講師、教授和院系負責人,以期培訓一批能使用中文講解《公約》要義的師資力量,將公約精神傳授給參加研培計劃的廣大傳承人群、傳遞給更多的學生和民眾。
理念之辨
盡管如“二十四節氣”等許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了千百年的文化瑰寶,但單就非遺保護這項工作而言,我國不過開展了十餘載,非遺保護工作的正確理念與認識也是在實踐和探索中被逐步辨析、厘清的。
2016年,就如何正確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的問題,在非遺保護領域展開了許多討論。面對各方不同的聲音,文化部在多家主流媒體發布《正確認識非遺,是正確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的前提》《文化部非遺司負責人就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答記者問》等一系列文章,就相關的理念和認識問題進行了認真、科學和透徹的解答。
進一步明確了:非遺是鮮活的而不是靜止的。它是傳統在今天生活中的現實體現,並在傳承中不斷被賦予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非遺的傳承是能動的而不是消極的。在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等非遺形成、保持的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不斷提升非遺的當代實踐水平,對於保護並增強非遺的生命力、維護並豐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至關重要。
非遺的持有者是社區、群體或個人,他們既是傳承者,也是實踐者,更是創造者,是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最為重要的力量。尊重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和權利是非遺工作的重要原則。有效的保護措施是能夠確保非遺生命力的措施。努力實現傳承非遺與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統一,提升年輕一代對非遺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從而不斷增強非遺傳承活力與後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非遺工作的重要目標。
搶救性記錄工程
提起2016年的一部小眾題材電影《百鳥朝鳳》,許多人可能想到的是制片人方勵的一跪,但在非遺保護領域,大多數非遺保護工作者或許想到的是正在開展的搶救性記錄工程。
截至2016年底,有近300餘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去世,可見開展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工程業已成為當下刻不容緩之要務。在“十二五”期間實施搶救性記錄工程基礎上,2016年,文化部又展開了對253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的記錄工作。為確保搶救性記錄工程的質量和效果,文化部組織編寫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操作指南》。2016年9月,舉辦了全國搶救性記錄工程培訓班,對搶救性記錄工程中的文獻搜集、田野調查、口述史訪談、非遺實踐拍攝、資源後期整理編輯等方面開展專題培訓。
《非遺法》檢查
201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頒布實施的第五個年頭,為了進一步掌握各地依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督促各方切實履行非遺保護法律責任,文化部部署開展了《非遺法》貫徹落實情況檢查工作。
在檢查工作啟動前期,各地文化行政部門進行自查,並將自查報告向社會公布。非遺司在各地自查的基礎上,委托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遺保護中心開展評估,並根據實際情況組成檢查組對10個省份進行實地檢查。檢查成果顯示,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區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規,剩餘省份正在積極推動出台地方非遺保護條例,有些省份正在向省政府申請加大非遺專項資金投入力度。
文化生態保護區
2016年,我國逐步建立起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績效評估機制。
為使每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真正成為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文化生態保護區,2016年文化部開展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評估。福建閩南、安徽徽州和山西晉中3個實驗區進行了自評估和交叉評估工作。《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評估報告》還通過文化部網站向社會公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對青海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已批複總體規劃的實驗區開展第三方評估。
同時,新一批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工作也在去年陸續啟動。青海玉樹、福建龍岩、西藏拉薩、河南寶豐等申報地區報送了申報材料。已經建立的18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了62個非遺傳習中心、增設287個非遺傳習點。其中,為向年輕一代傳播格薩爾史詩文化,青海果洛成立了格薩爾史詩童聲合唱團,2016年暑期,36名果洛藏族兒童在北京參加了藝術夏令營。
二十四節氣
在2016年末的文化事項中,或許再也沒有什么比“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更令人振奮了。社會各界對此都表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關注和熱情,全社會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激情也被重新點燃。
對於中國人而言,二十四節氣是融於民族血脈的文化傳承。相較於某個具象的非遺項目而言,二十四節氣更像是一個文化的集合,它不僅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同時也蘊含著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深意,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哲學。
專家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不斷發生著變化,一直以來,我們總是處在“關注傳統”和“擺脫傳統”兩個傾向的“角力”中。借助“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契機,我們應該從頂層設計上去思考如何讓傳統與生活合拍,讓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民族風格、民族氣派不只停留在口號上。
全民樂享
這一年,能夠明顯感受到在人們的心田,非遺保護這片土地愈發溫暖起來。
在2016年的文化遺產日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組織開展了800餘場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展示宣傳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全民參與、共享非遺保護的成果。《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和電影,從年初紅到年尾,更值得一提的是最先掀起這一觀看熱潮的是一批“90後”“00後”粉絲。網友說,這部片子不板起面孔說話,而且讓人“不明覺厲”。其實對於非遺,年輕人有自己的方式了解它、走近它,比如“直播”。2016年暑期,清華美院的碩/博士生就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將他們“探寶之旅”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廣大網友,同時也為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帶來了更多的關注與支持。去年,阿裏巴巴文化中國還在浙江杭州舉辦了一場“網絡紅人向非遺傳承人一對一拜師學藝”的同步直播,據統計,當天的直播吸引了百萬網友的圍觀。
可以看到,2016年,越來越多的社會企業加入到非遺保護行列,許多時候,這種源自社會的支持同樣切中要害。如長期將非遺保護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汽車企業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去年6月與清華大學正式攜手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非遺保護創新基地,幫助傳承人獲得活化非遺的資源、技術和渠道,使傳統工藝能夠融入現代生活。(記者 王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