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鄭州小伙一年的個人賬本在網上流傳,讓大家不禁感嘆流淚。
據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1月9日報道,1月7日中午,鄭州9路公交車長在終點站打掃衛生時,意外撿到了一個黑色背包,里面裝有一個賬本日記,日記的扉頁寫著:做最好的自己!
這個賬本記錄了一個在鄭州打拼的小伙,2016年全年的收支情況。
賬本顯示,這名“鄭漂”全年收入為92000元,支出76600元,結余15400元。
在總結處,賬本的主人寫到:“辛辛苦苦一年過去了,賬單也出來了。卻不知道錢都去哪了?”
其實,新聞中的這位小伙月入近8000的工資已不算低了,但為什么一年節衣縮食只能存1.5萬呢?
每經小編發現,2016年,有一筆費用花去了他全年收入的1/3,那就是3.2萬元的定親花費。
從這位鄭州小伙的賬本中可以看出,除了為自己的婚事開銷,每個月還會有部分紅包支出。
對于中國人來說,人情世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上面有所花費也不足為奇。但是,你知道中國人在人情往來上到底花費了多少嗎?
人情往來支出比醫療還多
1月17日,社科院聯合騰訊理財通、騰訊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發布了國內首份《國人工資報告》。
報告以國人工資與理財行為變遷為視角,詳解了不同時期國人工資的發展水平與工資理財情況。其中,很多數據時間對比跨度很長,反映了中國人的人情世故。
每經小編在這份報告中發現,除了吃、穿、用、學、住、行的開銷之外,中國為人情“一擲千金”。人情往來、請客送禮花銷占工資的14.65%,比娛樂運動、醫療保健、贍養老人和創業的花費占比還要高。
數據來源:國人工資報告
也就是說,假如你每月工資1萬元,就有約1400多元花費在人情往來上。這樣一算,是不是有點心痛?
這也讓每經小編想起了南京地區流傳的一套關于婚禮消費的順口溜:
50 年代一張床;
60 年代一包糖;
70 年代紅寶書;
80 年代“三轉一響”;
90 年代星級賓館講排場;
新世紀特色婚宴個性特張揚。
炫耀性消費,圖的就是一個“面”
報告指出,高額的人情花費反映了我國年輕人婚禮消費陡增的現實。
在具體項目上,婚紗拍照要更換多套服飾、分內景和外景進行拍攝;新娘首飾由鉑金、鉆石取代了傳統的黃金;嫁妝也由中高檔小汽車取代自行車、摩托車和電動車;空調、筆記本電腦、家庭影院成為新的婚房“三大件”。彩禮上更是相互攀比,尤其是農村地區,出現大量“天價彩禮”現象,例如魯西南的“萬紫千紅一片綠”、河北廣平的“一二三四五”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 世紀末,凡勃倫(Veblen)對美國暴發戶群體的消費行為進行考察,并提出炫耀性消費這一概念。他指出,擁有較多財富的階層通過炫耀性消費行為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處于較低財富水平的階層為了進入較高財富階層會極力模仿其消費行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工資水平持續上漲,炫耀已成為許多人消費行為的心理動因,每個家庭或個人都多多少少發生過炫耀性消費。
這種脫離實際經濟水平的非理性炫耀性消費,既有凡勃倫所述的兩方面原因,也有國人自身的因素。
首先,炫耀性婚禮是一種符號消費,通過向他人傳遞各種信息,使之對消費主體進行識別和評價,從而向他人傳達出自己的社會身份和地位。
其次,炫耀性婚禮能夠彰顯出個性,將自己與比自己低的階層、本階層的其他成員之間區別開來。
最后,炫耀性婚禮最關鍵的是為了“面子”。受儒家文化影響,國人希望他人給予自己一種認同或羨慕,為了獲得面子,必須要顯示出自身的優越性,而炫耀性婚禮是顯示財力、社會地位、人脈關系的重要場合,正因如此,普通人也經常是“勒緊褲腰帶”辦一個體面婚禮。
從現實中看,這種超出實際需求的炫耀性婚禮不僅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也扭曲了國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已經成為日常生活里的真實寫照,長此以往,“婚將不婚”。
與炫耀性消費相比,中國人的工資盈余卻有些可憐。上述報告顯示,超六成受訪者工資盈余比例不足20%。
數據來源:國人工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