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从三份报告看港粵深施政繼續注重合作

2017-01-2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伍敬斌報道:近日,特首梁振英也作了最后一次施政報告,而深圳市與廣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先后出爐。

  三份報告中,均對合作作出了闡述。廣東省與深圳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到了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廣東省更提出要攜手建設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而CY的施政報告則提出香港應把握「十三五」機遇,將既定的合作路線做出成果。專家表示,香港與內地的合作雖在前幾年進入瓶頸,但現在形勢已發生變化,香港內部的許多社會問題應藉助與內地,特別是廣東的合作來化解。雖然內地發展迅速,但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仍有許多優勢在,應大力推動粵港合作實現共贏。

  粵港澳灣區受重視

  昨日,廣東省代省長馬興瑞在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到,廣東要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而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今年也被寫入了深圳、佛山、珠海、東莞等多個地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在香港與內地合作的話題上,梁振英則在18日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要把握「十三五」的機遇。他表示,「十三五」的港澳專章,確立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包括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也強調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支持香港參與國家雙向開放。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已於去年6月實施,基本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特區政府現正進一步與內地探討在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範疇,擴大和優化CEPA,期望今年中取得實質成果。

  梁振英指出,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加快前海、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臺建設。特區政府會繼續在粵港合作機制下,在合作區為港人港企掌握好創業、就業及事業發展的新機遇。

  比如,香港深圳合力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推進「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積極進行連接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及香港接線工程,配合大橋通車;監督廣深港高速鐵路工程,實現明年第三季度通車的目標。

  深圳綜合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堅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深圳和廣東都提到了粵港澳灣區的建設,香港也提到了連接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及香港接線工程,配合大橋通車;監督廣深港高速鐵路工程,實現明年第三季度通車的目標。這些都是粵港澳灣區的範疇,說明粵港政府對大灣區都十分重視。而粵港合作里,河套地區的開發是討論比較深入,也可能是比較容易突破的一個點。

  合作今年將更上一層

  對比粵港兩地報告中對於粵港合作的內容,有論者認為廣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僅提到粵港澳灣區建設,而香港的施政報告對內地合作的闡述則詳細很多,表明兩邊態度不同。彭堅認為,廣東省對香港的重視是一如既往。無論是在產業之中的分工合作,還是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承擔國家的政治性任務來講,廣東和深圳對香港都抱有積極的合作態度。但由於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使得珠三角也進入高級化階段。如金融、國際貿易、物流等產業,與香港也出現了競爭關系,使得香港與內地的合作進入瓶頸期。再加上政治和文化的因素,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成果寥寥。

  不過,形勢在近期發生了變化。彭堅認為,香港內部政治因素使得香港的投資環境面臨著不穩定的前景,且由於多年的服務業高端化、經濟空心化的發展,使得本地的產業結構與貧富差距結構產生了更加突出的問題,香港僅靠自身無法解決。所以,CY才會如此細化與內地的合作,以期打開為本港年輕人和創業者向內地的出路。香港必須要更加主動地與內地合作,將自身的金融資源、國際貿易資源、產業聯絡窗口資源和供應鏈管理資源去和內地的戰略新興產業,如新一代資訊技術、消費電子、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產業相結合,香港服務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才能更上一個臺階,這些合作帶來的效益將讓香港得到更好的前景。可以說,目前香港與內地合作的主動性已發生了變化,香港的主動性開始提升,結合內地一貫積極的態度,相信粵港合作在今年會更上一層臺階。

  本港應充分利用優勢

  有專家認為,粵港澳地區產業各具特色,珠三角地區有以深圳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以及先進制造業,香港則有金融業,加上廣州的貿易和物流,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相比中國其他城市群擁有獨特性和優越性。實際上,香港的優勢遠不止金融。彭堅認為,金融優勢固然是香港最為明顯的優勢之一,但除此之外,還有自由港優勢和一大批貿易商,這意味著內地的很多產品往往都要去香港集結貨物。而內地貿易商還無法與香港相比。這就使得香港在物流、供應鏈管理和國際貿易結算方面的合作中占據優勢。

  另外,彭堅還表示,香港在法治與城市管理方面相對內地擁有更好的經驗。在這方面的合作中,香港也可以發揮優勢。實際上,這些合作做好之后,對投資環境的促進有很大作用。內地過去的發展著重於經濟領域,隨著人口的集聚,城市化功能的提升,城市配套服務實際上是一個短板,香港仍然可以利用這一優勢輸出經驗,既能提升內地的投資環境,亦能加快自身與內地戰略的融合。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