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风光绣进衣服 指尖传承艺术

2017-02-15
来源:人民日报

     “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月当空。”不同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含蓄,热情似火的彝族同胞们元宵节上演了狂欢盛会。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一个名叫直苴的偏僻小山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村民们都会组织盛大的“赛装节”。赛装,顾名思义,就是秀出自己服装,人们尽情歌舞、赛装比美、跳脚狂欢、通宵达旦……这一习俗至今已传承了1351年,从未间断,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

  2月11日上午,记者驱车从永仁出发,辗转近3个小时,才来到了号称“赛装之源”的直苴村,沿途碰上不少身着盛装的彝族老少们也在步行前往目的地。“赛装是当地的盛会,附近的村民很早就会开始准备自己比赛的服装,就是为了今天一展才艺和风姿。”当地人告诉我们,“不管是八十岁的老人,还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都会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聚到这里。”

  “这是一个爱美、选美、比美的日子。”赛装现场,有一个特别的“赛装者”,她要赛的不仅是自己身上的服装,还有她收藏的上千件彝绣,有的彝绣上的花样甚至已有上百年历史,这个人就是彝族妇女李如秀。

  她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加赛装节了,从唱跳赛装到组织、筹备,这一次,李如秀虽未站到赛装节的舞台上,但她并没有歇下,在舞台旁的山顶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展览长廊。远处歌舞不停,李如秀身着彝族盛装,静静地站在山头,在她身后一排排全是她收藏的各式花样的彝绣。不时有游人走近询问价格,“这些只是展示用的,不卖的,我可以给你介绍下这些彝绣的特色。”李如秀笑得有些腼腆。

  “我们彝族人爱美,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绣制而成。”从小在直苴长大,目睹家里人纺麻织布、绣花裁衣,李如秀深受影响,“小的时候在火塘边听父亲吹奏芦笙、响篾,听母亲唱山歌小调,看刺绣,我7岁时就跟着母亲纺麻织布,开始为自己绣制简单的围腰,再到为自己绣制衣服。”

  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花鸟走兽、山川木石皆是彝族姑娘们刺绣的灵感所在,五彩缤纷的衣服、帽子、围腰、鞋都是奇思妙想的杰作。“我们的衣服全靠手工挑花和刺绣,看上去花花绿绿的好像都相同,但每一个花纹只要你仔细看,都有区别。花纹都取材于自然生活中的物件,每一个彝族姑娘都是一个服装设计师。”李如秀说。

  “彝族刺绣是很宝贵的,丢了任何一件,样式都是不可重复的。”对彝绣的喜爱、与彝绣的不解渊源,让李如秀开启了收藏之路。多年前,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了一条传了12代人的裤子,“花样特别精美,如果我不收藏下来,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李如秀说,到现在为止,她已经收藏有4000多件,“家里的房间挂的到处都是,一有机会,我就把它们拿出来展览。”

  收藏之路对于李如秀来说是艰难的,没有场地,没有资金来源,李如秀几乎倾其所有。“有几年彝绣好像要失传似的,绣花的人很少,绣出的东西又卖不出去,我看到一件,就收购一件。”李如秀说,“我收藏的目的是让年轻人多看一看、学一学,很多传统的花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了。”

  为了推广彝绣,李如秀有几年费尽心思地组织、编排赛装节,力争把赛装节的影响扩大。2006年,为了创新民间赛装队的表演形式,李如秀编排了老倌队、老奶队、少妇队、儿童队、少年队、青年男女队、猎人队,让这些舞队上台一展服装。“这七支队伍一直沿袭至今,为了让赛装节更好看,我还特地加上了劳动装,把背柴、犁田耕地等都搬到舞台上。”李如秀说。

  可爱的孩子们舞步稚气,高龄的老奶奶们步履略微有些蹒跚,但五彩线绣制的服饰,美丽的鸡冠帽和绣花鞋,一针一线映衬出彝族妇女的心灵手巧与聪明才智。下午的阳光正好,李如秀远远地望向山下的舞台,充满自豪,又有些期待,“将彝绣推向全国,甚至推向世界,是我和很多热爱彝绣的人的共同愿望,而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建一座彝绣博物馆,将我的这些藏品展览出来。”李如秀说。

  如今,随着赛装节的日渐红火,彝绣这个曾经养在深山中的珍宝开始绽放异彩。2016年10月,以彝绣文化为主题的高级定制时装在“2016中国(北京)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亮相。2017年,彝绣还有望在巴黎国际时装周上演首秀,这个最质朴、最古老的乡村T台正在向国际舞台延伸。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