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申紀蘭:要不是男女平等 連家里代表都當不上

2017-03-09
来源:央廣網

  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

  原標題:【我們的兩會】申紀蘭:要不是男女平等 我家里代表都當不上

  央廣網北京3月9日消息(記者 郭靜 李楠)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本屆29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中,有一位代表非常特別,她就是唯一連任12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申紀蘭。今天,特別節目《我們的兩會》對話申紀蘭:要不是男女平等,我家里代表都當不上。

  “每天都能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我每天聽新聞,中央領導和播音員我都認得。”88歲的申紀蘭是個“廣播迷”。她沒什么架子,不像傳說中那樣躲避記者,一見面就很親熱地把我們往她的房間領。

  申紀蘭1954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恍眼已經63年了。回憶起第一次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情景,申紀蘭說:“我還記得住到東四的一個小旅館,山西代表還裝不下,很小一個旅館。有個司機是山東人,拉我們山西團。”

  1954年,申紀蘭25歲,她是全國勞模,一年前名字還登上了《人民日報》,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參加了第二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而這人生傳奇的開始,得益于一個樸素的決定。

  當年,申紀蘭帶領村里25位婦女走出去,和男人一樣去干活。“在那之前,規定兩個女的頂一個男的,因為說婦女沒技術。我說你不能這么看待問題,不公平,我也是個人你也是個人。”

  在申紀蘭的倡議下,山西長治平順縣西溝村,一場男人和女人的比賽開始了。

  “我們沒輸,婦女干完了技術也不低,也沒落到男人后面。這點連男人都說話了,哎呀,這個可得跟記上工分了,記了不是掙工了,這個就得給你們記上”,申紀蘭回憶說,“真正使男女得到了平等,自己也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要不是來了,連家里代表也當不上。因為當時只有男的才能代表。”

  1954年,申紀蘭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這個原本連家里的代表都當不上的普通農村婦女,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想參加一次會議,見見毛主席”。

  第一次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時候,申紀蘭是騎著毛驢離開西溝村的。她回憶說:“我們這兒沒路,4天才能到北京。從平順縣出來,7個小時才能到長治,羊腸小道,不要說汽車了,連自行車都沒有。到長治倒汽車到太谷,到太谷還得倒車才能到太原,太原再倒車才能來到北京。”

  就是在這第一次人大會上,申紀蘭和1200多名代表一起,舉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這部憲法的第九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聽到這條規定時,申紀蘭說自己“當時很激動”。“一通過《憲法》,大家都高興,高呼‘共產黨萬歲’,北京街上也游行,敲鑼打鼓地慶祝,都非常激動。《憲法》有規定了,國家有了法就好辦了。”

  申紀蘭沒念過書,是在掃盲班里識的字。她常說,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對黨是有真感情。申紀蘭說,自己那時候不敢說話。問一句也說不上一句,后來還能說兩句。后來之所以敢說,一是因為開會多了,二是因為有黨的培養,三是因為有群眾支持,腰桿兒硬氣。

  申紀蘭說:“我每次總要提幾條合理化建議。群眾就等著我,問我,你去了反映什么問題,反映農民問題。現在說了一遍還要說一遍。這次提了沒能完成,下次還要提,我們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不是代表個人。”

  和那個年代的老人一樣,她有一套自己的語言體系;和老人聊天,說著說著,她就會進行今昔對比——這在她,是一種最自然的觀察視角,也源于一種發自內心的樸素情感。

  至今,申紀蘭仍清晰地記得周恩來總理請她到家里吃飯的事情。“1958年那會兒,周總理請我到中南海紫光閣,開了三個小時會。他問我種了多少樹,我說3000畝。三千多多少?我汗都出來了,擔心說差了。總理問特別細,要具體數字,現在25000畝全部種好了。我們是山區,小流域治理綠化荒山,現在樹都長大了。”

  申紀蘭告訴記者,他們做過規劃,山上村邊核桃溝,河邊兩岸種楊柳,梯田發展蘋果樹,西溝發展農林牧。整個西溝村種滿了樹,大變樣,也幫助群眾解決了吃飯問題。

  申紀蘭現在在兩會上參與提交的議案,大多數還是和家鄉脫貧致富有關。有人粗略算過,這些年申紀蘭提交的議案數目加起來,起碼有上百個。對此,申紀蘭說:“每年要提幾條,代表山西,代表市里,代表縣里,代表村里。”

  今年,申紀蘭帶了兩條建議來參會,仍然是有關山區脫貧致富的。“山區要脫貧致富,還是要把路和交通修好。”申紀蘭告訴記者。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